打坐调息一口气讲明白

2022年07月03日12:16:08 佛学 1757

这半年我教打坐以来,我发现99%的人他连调息都不会。今天我决定一口气把跟打坐调息有关的知识一步到位告诉你。

关于调息会有八个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和启发。第一,打坐为什么要调息?首先咱们学习打坐,盘腿坐在蒲团之上,首先就要要求我们身体一定得稳定,如果我们身体不稳,我们的心就不稳,心不稳就入不定,进入不了静,就用不了功。

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稳如泰山的能坐在蒲团之上呢?必须要把我们的呼吸给调好,我们得做到呼吸断,气息绝,真息现前。

到了那个阶段,你才会发现,你坐在蒲团上再也不会前倾,后仰或者左右晃动,因为在打坐入静当中,你一点点晃动都会让你出静。

第二点,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是否已经调好息呢?这个问题非常的重要,我发现好多同学打坐,他根本就不是为了用功,他们喜欢追求一个时间长短,追求打坐是不是舒服,我告诉你,打坐你只是求个养生坐,过程当中你会打瞌睡,尤其是昏沉,陷入境界或者陷入无意识的状态当中,那当然是舒服的,可是你打瞌睡会陷入昏沉,你为什么要打坐,为什么不去睡觉呢?打坐是会让你学习入定的功夫,只有你入定,你才能去观照,你才能产生智慧。

所以当我们把息给调好之后,我们有三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脸会发痒,第二个特征,我们会感觉我们毛孔全部打开,所谓的炸毛感。第三个特征,所有的念头我们都会变得清清楚楚,他的生生灭灭,起起落落,你都可以在觉知当中明明白白,一清二楚。

第三个关键点,咱们可以学习主动的调息法。我们得掌握一二三的次弟法,把我们的息调好。

第一学习意守丹田,第二学习气沉丹田,第三学习心止两孔的止息法。

第四个关键点,我们也可以学习被动的调息法。你到底适合练习耳根之音,眼根之光,鼻根之息,舌根之味,身根之觉,还是意根之念呢?所谓今生始学已是迟。你得找到你曾经一直在学习的那个功法,这就是属于你的缘,我们在一门深入去学习它,那么你就会发现,你终于可以做到一心不乱地安在这个功法之上,你的息自然就调好了。

第五个关键点,六妙门是怎么教我们调息的呢?它主要是教我们数、随、止,所谓的数息,我们每呼吸一次,我们脑海里面就默念一个数字,随息就是我们不要再数这个呼吸,而是我们的心跟随着我们的气流走动而走动,气在鼻孔,心在鼻孔,气在丹田,心在丹田。

第三,然后再学习止息,就是我们不要再跟着我们的气跑了,把我们的心,把我们的觉知安在鼻孔的位置即可。

第四,第六个知识点,关于《太乙金华宗旨》的回光调息是怎么练呢?我们的光一直往外泄露,我们得学会让光回来,所以叫回光法,回光调息的第二个关键点就是一边练习回光,一边关注我们的鼻息,以后我们有机会专门给你讲,《太乙金华宗旨》的回光调息法。

第五,第七个知识点我想告诉你, 息和心其实是一体两面的,就像量子纠缠态一样,就算是一个电子在宇宙的这一边,只要你改变任意其中一个量子状态,其中另外一个自然就会跟着变化。那打坐调息也是一样的,你把息给调好了,你心自然就静,你把你的心给静下来,你自然就可以把息给调好。第八个知识点,调息到底有什么好处?如果你只是想滋养身心的话,你在调息的过程当中,你可以自然地瞌睡和昏沉,你只要安分地坐在这里,让天地之能量主动地回到你的身心之上即可。

但是,如果你想学止入定,学观得慧,那么你就必须得踏踏实实地把息给调好,调好息你才能用功。就像我们泡茶,火候到了水才开,水开了才可以把我们的老茶给泡开,我们呐,才能探索那个不可思议的冥想世界。你学会了吗?

打坐调息一口气讲明白 - 天天要闻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 天天要闻

一个忠告:本事再大,也不要叫醒“认知低下”的人

01佛陀说过,智慧不可传。在佛陀看来,这尘世间真正的智慧,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对于那些悟性不够的人,哪怕你倾囊相授,也只能是对牛弹琴,毫无作用。对此,不少人都疑惑,人与人之间的悟性,真的就相差极大吗?很遗憾地说,人与人之间的悟性、认知差距,比人与哈士奇之间的物种差距还要大。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 天天要闻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下雨有啥怕的?

今天是四月初八浴佛节,这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日,许多地方都会举行相应的庆祝活动。然而,老话“最怕四月初八雨”却让人对这一天降雨产生了恐惧。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雨又有哪些可怕之处呢?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由来四月初八浴佛节,又称佛诞日,是佛教的重要节日之一。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 天天要闻

这个“宝”要赶快找到?

缘生如幻,自性本空。大家好,欢迎收看《妙志禅悟》,我是妙志。本期视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个"宝"要赶快找到?接下来请花几分钟时间收看。佛教里形容菩提心叫"菩提心妙宝",就是指每个人觉醒之后的心灵的力量。但这心灵的力量里面又是无我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 天天要闻

想不到葫芦岛还藏着一座宝寺,建筑错落有致,佛法景致富有禅意

何为明性?明性既明心见性,在佛教当中的意思是真心显露出来而测地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可以理解为,明性即为本我!我们常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也是明性的一种,如果连自己的本来面目都不知道,又该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呢。也许只有认识本我,才能够又勇气面对一切苦难。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 天天要闻

四月四“菩萨生日”不一般“百年难遇大吉日”,有啥不一样

头儿,四月四到了,俺们东北的人都知道这一天,有个特殊的名字,叫“菩萨生日”。你信不信,这可是百年难遇的大吉日呢!咱们来看看,这个菩萨生日有啥不一样的地方吧。有福之人,评论区留下一句:“一顺百顺,菩萨保佑”,为自己、为孩子、为全家接福纳福。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