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喊就喊,我不管。”
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家长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提出这些要求的动机,如果只是想显示自己或与其他同学攀比,家长就可以对孩子的要求进行“冷处理”。
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对他的要求不做任何回答,给她几天冷静期,等他确定这个物品是否真的需要,再和他一起讨论是否需要购买。
即使家长的观点孩子不能完全接受,他也不会再轻易向家长提出过分的要求了。
孩子:“妈妈,你给我买个新书包吧。”
妈妈:“不是刚买了书包吗?怎么又要买?”
孩子:
“我的书包不好,现在有一款新书包,能起到保健的功能,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都买了。
一个书包有多种功能,多好呀,你就给我买一个吧。”
……
面对孩子的唠叨,妈妈不予理睬,继续忙自己的家务。
看妈妈不为自己的要求所动,孩子大喊一声:“我想要个新书包!”
可是,妈妈却说:“想喊就喊吧,反正不买!”
孩子看到妈妈不理睬自己,只好作罢!
不可否认,案例中妈妈的做法是正确的!
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做家长的千万不要轻易地满足他,否则只会助长她的虚荣心,降低孩子对诱惑的抵抗力。
在育儿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几乎每个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可是不同的家长采用的方法是不同的,所产生的教育效果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家长屈服于孩子的要求,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发展成“给我东西”这种习惯。
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一旦被拒绝,有些孩子就会大哭大闹,这时家长完全可以采用“冷处理”的方式。
那么怎么使用“冷处理”?
首先,简单地说清楚你拒绝他的理由;
然后,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对他的哭闹行为不予理睬。
这样,孩子就会从家长坚决的态度中了解到,哭闹是没有用的;
反之,如果孩子一哭闹你就妥协,只会让孩子提出更多的不合理要求。
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任性、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专横跋扈,完全没有自我控制能力。
他们不能忍受外来的任何约束,生活中经常会碰钉子、遭遇挫折,如果家长采用粗暴的教育手段,比如:“赏”她一巴掌、关她的“禁闭”
……
这样不仅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巨大的伤害。
因此,怎么样拒绝女孩的不合理要求,就成了一门学问。
“冷处理”确实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但是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原则问题,不能妥协
遇到生活中的小事,比如:孩子放学的时候想去游乐场玩,看到路边可爱的小玩具想买一个。
这样的小要求家长可以满足孩子,同时可以提相应的条件。
比如:要求孩子玩耍完后,回到家要乖乖吃饭;买到玩具后,要认真做功课等。
但是,如果遇到原则性问题,不管孩子如何哭闹,家长都要坚决拒绝。
如果孩子看到同学有平板电脑等贵重电子产品,自己也哭闹着要买一个,这时家长就要对其进行严厉的教育,防止她形成攀比和从众心理。
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许多长辈对孩子宠爱有加,甚至可以说是“溺爱”,只要孩子想要的,他们就会无条件地满足。
家长一定要杜绝这种做法,要给孩子设立一个“底线”,当孩子提出过分要求时,家长要坚持原则,不能妥协。
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冷处理”
如果孩子很固执,在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家长可以运用冷处理的方法,自己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就当乱发脾气的女孩根本不存在。
等他自己觉得没意思、达不到效果后,就会自己收场。
当孩子提出某些要求时,家长可以先了解一下孩子购买该物品的动机。
如果孩子一发脾气、哭闹,你就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会得寸进尺,认为只要采取这种方法,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会助长她们的错误行为。
如果女孩提出的要求比较无理,家长只是一味地同意,会让孩子变得更加骄纵;可是,如果家长一味压制,也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所以,如果不想答应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就要将理由跟她们说清楚。
如果孩子哭闹不停,就等他哭闹完了,再跟孩子说道理、讲原因。
同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孩子的无理要求,也可以起到正确引导女孩的作用。
例如,如果孩子要吃巧克力,你却说:“晚饭前不准吃任何东西”,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生气。
如果家长说:“可以,饭后我会给你吃糖,现在咱们先吃一个苹果吧”,这样说会使女孩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