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以后,决定你生活上限的,不是你的脑袋,而是你的屁股

2025年07月05日21:30:20 育儿 2006

美国有一个化学教授得了诺贝尔奖,《纽约时报》找不到他的照片,就派了一个摄影记者去给他拍照片。

化学教授问,为什么要替我拍照片?

记者脱口而出,因为你得了化学诺贝尔奖,很伟大。

化学教授却说:我伟大不是我的脸蛋,而是我的屁股,因为我可以一天工作十五个钟头就做化学实验,所以请拍我的屁股吧。

以前单纯认为,越聪明的人,越能立得住、走得远。

现在反而觉得,35岁以后决定你生活上限的,不是你的脑袋,其实是你的屁股。

01

蔡志忠很喜欢化学教授的这个故事。

他有一次在演讲中也自夸:我自己也是屁股最厉害,我脸蛋长得并不怎么样。

然后,列举了一番自己屁股如何厉害的光辉事迹:

比如他曾经坐在椅子上58个钟头做一个4分钟的电视片头;

曾经42天没有打开门,关在屋子里面做一件事;

曾经花了4年时间,到日本画了40本诸子百家跟四格漫画;

曾经花十年零四十天研究物理、数学。

他还一边半认真半玩笑地说:我可以持续用电脑工作18个钟头,不过椅子的工学位置要对:椅子45公分,桌子70公分,手放在桌子上,唯一会动的就是手指头。

他画画时,绝不再想物理、数学;研究物理、数学时,就把画画完全抛在脑后。

不三心二意、不浅尝辄止,蔡志忠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建树。

这就是,屁股决定人生。

话糙一点,就是你屁股要坐得住、熬得住。

文雅一点的说辞,也就是如蔡志忠所言:制心于一处,制身于一境,则无事不办。

35岁以后,决定你生活上限的,不是你的脑袋,而是你的屁股 - 天天要闻

02

棋圣吴清源也很推崇“制心一处”这个做事准则。

有两件关于他的事。

第一件事,是他有一次看到聂卫平与沈君山在大侃特侃桥牌。

吴清源走过去,很认真地对聂卫平说了七个字:博二兔,不得一兔。

后来聂卫平懊恼地表示,当年要是听从他的劝告,一心执着于围棋,也许在棋上的成就会更大些。

第二件事,是梅兰芳喜欢围棋,向吴清源讨教。

吴清源说,你啊,还是好好演你的戏吧,你脑子里想着围棋,台上就不行了。

聂卫平和梅兰芳这种心态,叫制心二处。

人往往成于一,而败于二三。

到了中年,如果还是坐这山,望那山,就很难真正登顶。

作家耶胡达·阿米亥在《人的一生》中写道:人的一生没有足够时间去完成每一件事情,没有足够时间去容纳每一个欲望。

我们这一辈子,可以喜欢几件事。但在同一时间内,只能专注于一件事。

得其一,万事毕。

先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了,下一件事的成功自然也有迹可循了。

03

“制心一处”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杂阿含经》中。

佛陀曾对弟子们说:“心住于一处,无事不办。”

意思是说,如果能够让心安住在一个地方,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被称为灵魂艺术家的露西·里,把一生时间都倾注于陶艺上。

20岁时,露西在维也纳工艺学校学习,一次偶然的蹭课让她接触到陶艺,从此就像失魂般着了迷。

她把60年光阴,都献给了一间狭窄破旧的工作室。

她一生都专注在陶器上,她说:“只有专注于当下,才能听到材料的意愿。”

当同学们在一起聚会和狂欢的时候,她埋头在工艺室里研究陶器。

当同学们组织春游游玩时,她在绘制下一件陶器的设计图。

专注投入创作,使她的作品得到无数收藏家和艺术家的推崇。连以刁钻闻名于世的英国评论家们,都给予极高评价“当你把它们拿在手里,就感觉像是在跟另一个宇宙连接对话。”

唯有纯粹,可抵岁月漫长,可抵世间万难。

乔布斯一辈子都在跟技术死磕,饺子导演可以几年磨一剑,在于皆有强大的愿力想把手头的事做好。

制心一处,就是让心变纯粹、变专注。

这也是古人说的: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35岁以后,决定你生活上限的,不是你的脑袋,而是你的屁股 - 天天要闻

04

一位出版社的编辑敬佩当年明月的一点,是他坐冷板凳的功夫。

很多作家为了赶进度、凑字数,有时乱引野史,有时甚至直接复制粘贴百度百科。

但当年明月却不同。

编辑在审核《明朝那些事儿》时,逐句地比对史料,拿着放大镜挑刺。整本书比对下来,他硬是没挑出来一个硬伤。

有些内容,他以为是当年明月瞎写的,但是一翻史料,当年的正史就是这么记载的。

他最后这样写道:可以很负责任地说,《明朝那些事儿》是一部很严谨的历史类作品,比你见到过的绝大多数明史作品都要严谨。

这也是《明朝那些事》这本书火到现在的原因。

制心一处,不过是坐得住冷板凳。

想要写好文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磨笔力;想要修好技艺,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练技艺。

我们与天才缺少的不是那一万个小时,而是一万个小时的打磨与精益求精。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精。

05

最近一段时间,有一个很火的作家:刘楚昕。

他被拒稿了十多年,今年他创作的小说《泥潭》,终于获得漓江文学奖虚构类奖。

但是在聚光灯下,在读者的期待下,他反而说道:此刻我最紧迫的事是回到书桌前,专注文字。谢谢你们对一名平凡写作者的理解和宽容,请允许我暂时沉默。

这就是制身于一境。

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集体病症。

我们追逐浮华,又困于繁华,心无所定,惶惶然过日子而不可得。

偏偏有一些人守着内心方寸之地,静静地做事,静静地蜕变。

伟大的作家,皆是如此。

希姆博尔斯卡从不参加任何文学聚会和诗歌朗诵会。

她回避正式场合,在几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只接受过一两次采访。

平时,除了钓鱼和收集旧明信片,就是写诗,不慌不忙地写,一年也就写十来首。

作品虽然不多,但用有关评论家的话说“几乎每首都是精品”。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她只举行了一个极为简短的记者见面会,就又销声匿迹了。

希姆博尔斯卡是个把宁静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诗人。

世界很嘈杂,但总有人圈出一片自己的天地。

到了一定年纪后,要学会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因为鲜花会迷乱你的眼睛,掌声会打乱你的心境。

人,要么在专注中伟大,要么在繁华里沉沦。

35岁以后,决定你生活上限的,不是你的脑袋,而是你的屁股 - 天天要闻

06

为什么我会很推崇蔡志忠的“屁股决定论”的观点。

因为我也是受益者。

掐指一算,洞见也快11周年了,有几分唏嘘,几分庆幸,几分引以为傲。

唏嘘这一路走得那么远、那么久。

唏嘘自己改了命、改了阶层。

庆幸自己当初屁股能粘得住椅子。

庆幸自己做到了制心于一处,制身于一境。

自豪自己当时真的全身心投入到这份事业上,一篇篇文章去挑选,一个个文字去打磨。

自豪自己不心动于一时浮华,而是潜心地专注于内容。

这才有了如今的我。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修行到最后,修的是一颗心。

定心、静心、专心,人没有不可成的事。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到什么年纪,这4句话永远不要对兄弟姐妹说 - 天天要闻

不管到什么年纪,这4句话永远不要对兄弟姐妹说

手足之情,是世间一份难得的珍贵缘分,并非每个人都能有幸拥有。多少人内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却始终无法体会到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倘若我们足够幸运,拥有了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争什么?气什么?愁什么?(精辟) - 天天要闻

人,争什么?气什么?愁什么?(精辟)

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春秋,可我们却常常在无谓的争斗中耗尽心力,在莫名的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忧愁里蹉跎时光。其实,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于明了何事当争,何事不必气,何事无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点,是指哪四大特点,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点,是指哪四大特点,你知道吗?

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即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点,分别是闰月加持、恰逢“出梅时间”、出现“秋包伏”现象以及小暑节气在晚上。这些特点不仅
宝宝二月闹真相!满月后多做3件事,大脑发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闻

宝宝二月闹真相!满月后多做3件事,大脑发育快人一步

新手妈妈玲玲最近头都大了:二宝满月后突然变得特别难带,整天哼哼唧唧哭个不停,便已经是二胎宝妈,也不知道宝宝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吗?这种被无数妈妈恐惧的“二月闹”恰恰是妈妈想要的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信号!
刘海栖《万物生长》:童年憨里憨气,孩子自由生长 - 天天要闻

刘海栖《万物生长》:童年憨里憨气,孩子自由生长

每一代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美好回忆。在没有手机、电视、网络、快餐的年代,童年又会是什么模样?翻开作家刘海栖的新书《万物生长》,答案就藏在11个带着阳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里。它们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间把我们拉回那个没有电子屏幕却野趣横生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讲大道理,只讲少年们憨里憨气的童年故...
人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闻

人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着,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体,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报,而是要脚踏实地,知足常乐,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