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么办?不吼不叫,试一试这些有效的方法

2025年06月08日19:22:07 育儿 1294

朋友吐槽她4岁的儿子说:

“在幼儿园玩具收拾得可好了,玩完了立刻收拾到原处,可是一回家就啥玩具都摊一地,不吼不收,有时吼了也不收。”

孩子玩完玩具后随地乱扔,看着家里到处都是玩具,跟战场一样,尤其是一些如积木般的细小玩具,头都大了吧。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么办?不吼不叫,试一试这些有效的方法 - 天天要闻

你对孩子说:“玩完玩具要放好。”但孩子却无动于衷,不愿收拾。

然后你又提高了点分贝跟孩子说:

“快点收拾好,你要是不收拾,我就把玩具全扔到垃圾桶了,下次你再想玩可就玩不成了。”

看着满地的玩具仍然一动不动,你的情绪也不好了,冲孩子吼道:

“你咋还不收拾?你要是再这样玩完玩具不放回原处,以后再也不给你买玩具了,一会儿我就把这些玩具全都送给别人……”

靠提高音量换来孩子不情愿的收拾,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呢?

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玩完玩具后,能把玩具收起来,这是一个特别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解放了家长的双手,不用总是跟在孩子屁股后面收拾,还保持了家的整洁,真是一举多得啊。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么办?不吼不叫,试一试这些有效的方法 - 天天要闻

那么,如何让孩子养成玩完玩具后收拾的好习惯呢?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育儿困扰,今天一定要看看这篇文章。

01.

一般来说,2岁以内的宝宝,别指望他收拾玩具,不过家长要有一个意识,你跟他玩玩具后,你要主动把玩具收拾到该放的地方,并且告诉宝宝你正在干什么,收拾什么玩具,宝宝是会看到眼里的,后面也会模仿。

2岁左右时,玩完玩具后,家长可以跟宝宝一起收拾玩具,当宝宝能听得懂指令了,可以给宝宝下一些指令,比如,你把红色的海洋球收到红色的箱子里,妈妈收拾黄色的球,我们一起不让海洋球乱跑,怎么样?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么办?不吼不叫,试一试这些有效的方法 - 天天要闻

不过,2-4岁阶段,是孩子秩序感和物权的萌芽探索期。

他们“我的玩具”概念强烈,但责任意识模糊,觉得“我想放哪就放哪。”,甚至当家长要求孩子收拾玩具,孩子还会要求家长收。

并且这阶段的孩子还喜欢固定地把某个玩具放在一个特定得地方,因为他在心里面已经给玩具编好了故事,但是大人不知道,这时要求孩子把玩具收拾起来,必然会遭到孩子的拒绝。

所以,如果孩子还沉浸在自己的想象游戏里,家长可以等孩子结束了游戏,再提醒孩子收拾。

02.

孩子不愿意收拾玩具,也有这些因素在作怪:

一、这个任务太难了

家长在让孩子收拾玩具时,要能够评估孩子的能力与任务是否匹配。

一般来说,孩子缺乏分类、规划、执行等技能,面对散落一地的玩具,你让他都收拾好,会让孩子觉得特别难,无从下手,根本无法收拾完,他就会本能地选择逃避。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么办?不吼不叫,试一试这些有效的方法 - 天天要闻

二、爸爸妈妈会收拾

很多家长发现,你越吼,孩子越不会收拾,这是因为吼叫已经成为了一种信号。

有的孩子会捕捉到一个规律:“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吼,只要我拖得够久,爸妈总会收拾好的。”

所以你吼孩子时,不仅没有效果,反而还会强化孩子的被动依赖。

三、收拾玩具一点儿也不好玩

与色彩缤纷的玩耍相比,收拾玩具显得枯燥而乏味。

这对于喜欢即刻满足,活在当下的孩子来说,无法吸引他主动参与。

如果家长想让孩子主动参与,就要让收拾玩具变得有趣、好玩。

03.

这些收拾玩具的一些小策略,家长一定多试一试。

1.把“任务”变成“游戏”

没有一个小孩是不喜欢玩游戏的,家长根据这个特点,可以把收拾玩具的任务转化成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么办?不吼不叫,试一试这些有效的方法 - 天天要闻

比如,通过角色扮演,趣味竞赛,让玩具回家。

“小汽车想回家了,你能把它送到车库(盒子)里吗?”

“洋娃娃想要睡觉了,咱们一起把它送到房间(箱子)去。”

“我们来比赛,看谁能让所有的红色小汽车回家。”

“这首歌唱完,看我们能不能把积木都收到箱子里。”

2.明确指令

让孩子收拾玩具时,可以给孩子有限的选择:“你是先让洋娃娃回家,还是先让绘本回家?”

同时一定要避免指令模糊,你的指令越具体,就越能降低孩子的难度。

不要对孩子说“把玩具收拾好”,而是说:“把积木放进红色的箱子里”,“把绘本放在书架上。”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么办?不吼不叫,试一试这些有效的方法 - 天天要闻

如果要收拾的玩具比较多,可以帮助孩子分解任务。“我们先把洋娃娃放到架子上”,“棒极了,下一步我们将海洋球装进这个袋子里。”

当然,为了让孩子更方便辨认,我们也可以在收纳箱用不同颜色做标记,“红色箱子是红色玩具的家”,或者在收纳箱贴好图片,让孩子清晰知道各个玩具所要放地方。

3.让孩子形成收纳的预期

如果想让孩子收拾玩具不抗拒、形成习惯,我们可以提前提醒,形成规律。

比如,

“再过10分钟就要吃饭(睡觉/出门)了,我们再玩最后10分钟,就得让玩具休息了。”这样提前可以给孩子一个心理缓冲,不会因为突然的打断而抗拒。

收拾的过程,可以多问孩子:“我们先收拾哪个玩具?”“我们是先把小汽车送回家,还是积木送回家?”

这样更能能提升孩子的掌控感和合作兴趣。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么办?不吼不叫,试一试这些有效的方法 - 天天要闻

4.真诚表扬和感谢孩子

当孩子把玩具收拾好,家长要进行正面强化,具体而真诚地表扬孩子:

“你把积木放进了篮子里,把小汽车放进了桶里,把绘本放在了书架上,你收拾得真整齐,谢谢你,下次我们玩具,读故事的时候,就方便多了,能很容易找到它们了。”

这能让孩子感到被需要,有成就感。

04.

总之,生活即教育,从小引导孩子玩好玩具之后,然后学着归类归位,是十分有教育意义的事。

因为孩子在收拾玩具的过程中,收获的不仅是整洁的空间,还能体验数数、排序、分类、空间感知等原始的数学能力,提升语言表达,更是受益终身的条理感、责任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玩完玩具不收拾怎么办?不吼不叫,试一试这些有效的方法 - 天天要闻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当然,习惯养成不是一日之功,孩子刚开始肯定不会收拾得很好,要相信孩子,经过多次练习,他以后一定能自己收拾得很好的。

想让孩子养成玩完玩具后放好的习惯,需要放下吼叫的武器,用耐心和智慧,科学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搭建内心秩序,收获一个良好、融洽的亲子关系!

我是一名育婴师,幼儿教师,二孩妈妈,多平台原创作者,全网粉丝30万+,关注我,我会持续和您分享、交流母婴护理、亲子养育、家庭教育类干货知识。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到什么年纪,这4句话永远不要对兄弟姐妹说 - 天天要闻

不管到什么年纪,这4句话永远不要对兄弟姐妹说

手足之情,是世间一份难得的珍贵缘分,并非每个人都能有幸拥有。多少人内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却始终无法体会到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倘若我们足够幸运,拥有了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争什么?气什么?愁什么?(精辟) - 天天要闻

人,争什么?气什么?愁什么?(精辟)

人生匆匆,不过数十载春秋,可我们却常常在无谓的争斗中耗尽心力,在莫名的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忧愁里蹉跎时光。其实,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于明了何事当争,何事不必气,何事无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点,是指哪四大特点,你知道吗? - 天天要闻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点,是指哪四大特点,你知道吗?

小暑,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标志着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即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点,分别是闰月加持、恰逢“出梅时间”、出现“秋包伏”现象以及小暑节气在晚上。这些特点不仅
宝宝二月闹真相!满月后多做3件事,大脑发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闻

宝宝二月闹真相!满月后多做3件事,大脑发育快人一步

新手妈妈玲玲最近头都大了:二宝满月后突然变得特别难带,整天哼哼唧唧哭个不停,便已经是二胎宝妈,也不知道宝宝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吗?这种被无数妈妈恐惧的“二月闹”恰恰是妈妈想要的宝宝大脑发育的黄金信号!
刘海栖《万物生长》:童年憨里憨气,孩子自由生长 - 天天要闻

刘海栖《万物生长》:童年憨里憨气,孩子自由生长

每一代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美好回忆。在没有手机、电视、网络、快餐的年代,童年又会是什么模样?翻开作家刘海栖的新书《万物生长》,答案就藏在11个带着阳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里。它们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间把我们拉回那个没有电子屏幕却野趣横生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不讲大道理,只讲少年们憨里憨气的童年故...
人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闻

人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着,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体,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报,而是要脚踏实地,知足常乐,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让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