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很私人的书单,有些书可能比较小众,但保证每一本都是读过的好书!
1、《动物妙想国》
出品方:海豚传媒
这是一套关于动物科普的书,全套一共18册,我家只有12册,但毫不影响给大家分享。每一册都介绍了一种动物,有大象、章鱼、恐龙,还有老虎、企鹅、猴子,其实动物科普并不少见,但这套书我家常年c位,因为真的太太太有趣了!
书里用拟人手法,把那些动物变成孩子身边的朋友,把想象力和动物的知识巧妙结合起来,既让孩子哈哈大笑,又让孩子对一些知识点记忆深刻。
一册书厚度适中,亲子共读10分钟左右就能读完一本,也不费妈。
全书插图为主,知识点密度不大,非常适合3-6岁孩子阅读。
我以其中一册《梁龙爱吃沙拉?》为例,给大家展示下:
每册书开始先整体介绍,之后再提出一个假设性问题,围着这个假设性问题进行想象。这一册提出的问题有这些:
假如梁龙去餐厅吃饭,会发生什么?梁龙是素食主义者,只会点一盘沙拉。
假如梁龙闹肚子了怎么办?吃下一些石头会让梁龙好受些。
书里提出的问题非常贴近小朋友的生活,吃喝拉撒玩,所以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小朋友感兴趣的,同时又结合了动物,这就拉近了孩子和科普的距离。
好的科普书从不会假装正经,它们一定想方设法贴近孩子的认知,蹲下来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去讲述世界的模样。
就像这套《动物妙想国》,不但给孩子科普了有趣的动物知识,还打开了孩子的想象力。
这样的书不仅仅是3-6岁的孩子能读,大一点的孩子写作文,写到动物的时候,这样的书就能充分打开孩子的思路,让孩子的灵感天马行空!
2、《我的艺术小书》系列
出品方:浪花朵朵
这是一套艺术启蒙系列的书,在这套书之前,我从来没有想到竟然有一套关于艺术的书,可以占据我娃的C位,毕竟咱们也不是艺术家庭。
这套书分为四本,分别对应快乐、爱、朋友、睡觉四个主题,四种颜色,书中选取了103位世界知名艺术家的135副作品。
在书里,你能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也能看到现当代摄影作品、展览作品,甚至街头涂鸦,可谓是审美大集合。
有人会说名画集合有什么看头?那我不如买个名画集欣赏。
这套书当然不是这么简单!
它用选取的名画做成了一个系列主题,这样就等于把艺术和我们普通人的生活联结了起来(这句划重点!)。
对于艺术,其实普通人真的是敬而远之的,因为我们实在欣赏不动,也不明白好在哪。
但是这套书恰恰就把那些高高在上的艺术作品拉下了神坛,拉到了我们的生活里,串成了我们日常关心的那些话题:爱、朋友、睡觉、快乐。
当你日常关心的话题,突然被演绎成了名画集合的形式,是不是就突然来了兴趣?
所以这套书既接地气,又提升审美,即使是我们成年人买回家去看,也特别治愈。
如果给孩子作为美学启蒙书,那真的再好不过了。当孩子看过如此惊艳的一套书,那他们还会看上那些丑陋的东西吗?
人只有见了足够多的美,才能慢慢屏蔽假恶丑。
3、《加古里子:地球的力量科学绘本》
出品方:小猛犸童书
这是一套地理科学启蒙绘本,一共有10册,包括10大主题:高山、河流、大海、火山、风雨雪等常见的地理自然知识。
作者加古里子是“科学绘本之父”,他的书真的属于闭眼入!
在这套书里,加古里子用简单易懂的语言,以及生动的线条给孩子讲述地理科学的知识点,帮助孩子打开科学的大门。
因为是给孩子的科普类绘本,所以书里的知识点密度并不特别大,比如《雨雪雾云朵》这一册,作者从云开始讲,告诉孩子云最初是水,被加热后变成水蒸气,上升到天空,就形成了云。
之后又讲到了雨雪冰雹等知识,层层递进,让孩子一点点消化理解。而且讲述的时候配的插图也很童趣,帮助孩子更好去理解知识点。
除了自然现象,还有关于地震、火山以及高山河流的科普,让孩子从各个层面去了解生活的地球!
科普类的书读起来速度要放慢点,因为孩子们越读书,问题就会越多,面对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要尽量引导孩子探索发现,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
出品方:中信出版社
这是一套超级费妈的书,因为孩子会让你反复陪他阅读。
一共有5册,分别是:
《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
《如果你有动物的牙齿》
《如果你有动物的耳朵》
《如果你有动物的脚》
《如果你有动物的头发》
Ps:前段时间看到这套书出了续集,现在已经有11册版本了。
这套书的奇妙之处和《动物妙想国》有一拼,都是在科普中加入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孩子一边爆笑一边吸收有趣的知识点。
但这套书会让孩子更有代入感,因为作者每本书选定主题后,不是常规按部就班的介绍,而是想象出孩子的器官变成了动物的这些器官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情。
比如《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里,如果你长了大象的鼻子,夏天就可以喷水玩。
比如《如果你有动物的脚》里,如果你长了袋鼠的脚,你一跃而起就能拿到货架上的零食。
类似这样让孩子代入式的想象,会引起孩子极大的阅读兴趣,真的是百读不厌。
另外这套书的画风特别夸张,让孩子从插图里就能想象出自己的身体变成动物后的滑稽模样,从而从侧面提示孩子们注意健康,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5、《动物便便百科》
这套书是我女儿强烈推荐的书,也不知道为啥孩子们就疯狂喜欢关于“屎尿屁”的绘本,百读不厌!
这套《便便动物百科》总共有3册:
《食草动物的便便》收录了奶牛、大象、鹦鹉、青虫、草鱼等9种食草动物。
《食肉动物的便便》收录了老虎、企鹅、蛇、鲨鱼、螳螂等9种食肉动物。
《杂食动物的便便》收录了人类、熊猫、狗、乌龟等9种杂食动物。
书里以食草动物、食肉动物、杂食动物吃下的食物和消化系统结构为切入点,介绍了便便的形成、颜色、形状和便便的重要作用等知识点,能让孩子全面了解这些不同动物的不同便便。
有意思的是书里还加了很多好玩的知识点,比如熊猫的便便并不臭,而是有一股竹子香,因为熊猫只吃竹子,树袋熊的便便散发着一股桉树的清香,因为树袋熊只吃桉树叶。
这些有趣的小知识点让娃爱到不行,疯狂迷恋这套书的那段时间娃一张嘴就是:“妈,你知道吧,熊猫的便便不臭,还很香。”
介绍便便时虽然出现了很多陌生名词,但作者在书里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完全能满足孩子们求知的需求。
前面的都是套装系列,下面分享一些单本的科普书。
6、《细菌小不点儿历险记》
出品方:浪花朵朵
这本书帮我女儿克服了害怕吃药打针的心理恐惧!
孩子们害怕打针、吃药,往往是源于心理的恐惧。
为什么恐惧呢?因为未知啊,不了解啊。所以这时候我们就应该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细菌病毒在身体里的知识点,当他们了解之后,或许恐惧就大大减轻。
这本《细菌小不点儿历险记》就是把身体里的细菌、细胞、病毒生动展现了出来,让孩子意识到原来我的身体里有那么多保护我的细菌。
但细菌也会生病,当他们生病时,就没有办法再去保护我们,所以我们需要吃药、打针。吃了药,打了针,才能让身体里生病的细菌好起来,继续保护我们。
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免疫系统”,但你直接给孩子讲这些,估计他不能理解,也无法沉下心接受。
因而我们就可以借助《细菌小不点儿历险记》,给孩子展现身体不同部位的细菌如何运转,让孩子进一步认识“免疫系统”。
这本书我逢人就推,因为真的可以解决大多数家长烦恼的孩子吃药打针问题。
7、《未来的工作》
出品方:神秘岛
这也是一本大大打开孩子认知的书!
关于职业启蒙的书市面上不少见,但这本职业启蒙书角度很妙,科普了未来的职业,比如这些“极地造冰人”、“太阳水手”、“空气清洁工”、“外来物种捕猎能手”等。
而且作者在科普时,穿插了大量的学科知识来支撑他的解说,所以阅读时一边涨知识,一边开眼界。
每一篇开头作者总用拟人化故事引出一个未来工种,如“捕云的人”、“能和树交流的园丁”等,然后开始介绍工作背后的物理学、地理学、生物学等学科知识,同时还附注了从事这项工作需要的技能和态度对照表。
这些小贴士中的每一项技能,都有可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努力踮起脚尖,就能够触及。
《未来的工作》不仅是一本科普读物,更是一本为孩子们描绘未来的梦想之书。
唯一的缺点就是这本书字数比较多,学龄前孩子可能需要亲子共读!
8、《一颗小种子》
出品方:浪花朵朵
这本书拿到手,你可能会觉得这么薄,能讲点啥?但只要你翻看认真读一读,就会被震撼。
首先这本书的形式特别好,风琴折页的形式,类似于街上常见的广告页,一拉就全部拉开了,全部展开观看阅读的形式超赞。而且这本书无所谓正反面,从正面开始读可以,从反面读也可以,并不影响阅读的体验。
除了形式,书里的语言特别诗意:
小苗儿一边舞蹈一边生长。
有时会害怕,有时又感到幸福。
就这样,它长成了一棵小树。
小种子和春天的新雨、阳光一起醒来。
地下,泥土的深处,生命在它体内萌动。
所以这本书虽然是一本科普,但我觉得更像是一首诗歌,一首关于生命赞歌的诗。
这样的书适合陪着孩子大声地诵读,在诵读中一起感受生命的神奇。
9、《黄河:中国人的母亲河》
出品方:狐狸家
这本书的知识点比较丰富,读起来比较费妈。
这本书从黄河发源地开始,直到黄河入海流,对流经的每一个城市人文、地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孩子既能感受到黄河的壮观浩瀚,又能体会到黄河是怎么滋养了我们。
这本书适合带着孩子慢慢读,细细读,因为它涉及的内容不止是地理人文,还有历史现状,这些书里没有涉及的内容,在亲子共读时,父母都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
比如我和孩子第一次读这本《黄河》,我们没有逐字逐句阅读,而是从刘禹锡的一首诗《浪淘沙.其一》开始,一起捋一捋这本书里和黄河有关的那些诗:
《浪淘沙》
《登鹳雀楼》
《将进酒》
《敕勒歌》
《凉州词》王之涣
《送元二使安西》
《满江红》
《洛阳牡丹图》
《望岳》
这些诗有的孩子背过,有的没有,但正好趁这个机会,把诗和现实的地理人文联系起来,对黄河的认识就会更加立体。
除了在诗中读书,我们还可以用视频带着孩子读,比如书中讲到了河西走廊、西安洛阳时,我们可以带孩子看看视频,感受下真实风景的壮观美。
10、《小鸡鸡的故事》
出品方:蒲蒲兰
这是一本性启蒙绘本,其实市面上的性启蒙绘本特别多,这本书还有个配套绘本《乳房的故事》。
我推荐这两本书,主要是我觉得把男女分开来讲述,能让孩子的性别意识更加明显,而且这两本书画风故事也比较温馨,父母讲述起来尴尬会少一点。
书里先告诉孩子如何分辨男女,之后又讲述了男孩女孩身上构造上的不同之外,还特别讲解了注意卫生和提防坏人。相对来说,《小鸡鸡的故事》内容更全面,男孩女孩都能看。
最关键的是这套书的插图和文字都比较简单易懂,孩子听起来不会费力,父母讲起来也不会难为情。
11、《嘭!宇宙和你》
出品方:浪花朵朵
看到书名先别发憷,书里面的知识点并不高深复杂。
如果单看书名,你会误以为这是一本宇宙科普的书,但实际上作者把宇宙的诞生和人的诞生巧妙联结,从而传递出来的哲学理念才是本书最有意思的点。
这本书字数不多,作者用大篇幅插图描述了宇宙从137亿年前的一声巨大的“嘭”,开始有了恒星、星系,再有了行星、地球,不断演变进化的过程。
在后半段作者讲述到了人类诞生,然后就把宇宙和人类巧妙结合了起来,所以这本书到最后反而有了“一瞬即永恒,人类即宇宙”的哲学意味。
除了生动的插图,作者描述的语言也很有感染力,让孩子在阅读时,有一种和作者面对面交谈的亲切感。
不过书里关于宇宙地球演化的知识点不多,所以比较适合低龄孩子,如果孩子对宇宙星空有更多兴趣,可以去阅读更专业的科普书籍!
12、《我们为什么穿衣服》
出品方:天略童书馆
我以为这本书是讲“为什么穿衣服”,还疑惑“穿衣服有什么好讲的”,没想到这竟然是一本科普书,一本关于“衣饰”的发展史,比较小众的一本科普书!
从日常穿着开始讲起,先给孩子展示了世界各地不同特色的服饰,又介绍了不同职业的不同服装。随后又介绍了各种各样的丝巾用途、各种各样的内衣、各种各样的鞋子、帽子以及眼镜,还有女人们爱的包包、扇子、手帕。
衣服当然不仅仅是穿,它还有更多用途。
当我们盛装出席宴会时,我们需要华丽礼服。
有时候,我们也会用穿着来表达我们的态度,甚至我们的穿着能成为时尚,引流潮流,比如时尚圈的那些名人们,香奈儿、梦露、赫本等。
当人们需要做不同事情时,他们需要穿不同的衣服,比如芭蕾舞演员要穿芭蕾舞鞋才能跳芭蕾舞。
一般人们穿衣服都是为了实用,因为不能光溜溜出门。
但是时尚圈的好像对衣服有不同理解,所以每年的秀场上总能出现一些稀奇古怪的衣服,大家纷纷猜测怎么穿?
实际上,这些衣服可能本来就不是穿的,只是为了彰显设计师的风格特色。
书里的插图色彩鲜艳,非常吸睛,再加上有趣的“衣服”科普,孩子们读起来肯定很喜欢。
好看的科普书不少,但好看又奇奇怪怪的科普书就不多了。
而这一本《我们为什么穿衣服》就是从我们日常常见又容易忽视的“衣服”入手,给孩子摆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知识盛宴,让孩子们大饱眼福!
选书的过程真是太煎熬了,因为还有很多好的童书想给大家分享,但是篇幅有限啊,所以今天就选了特别喜欢的12本(套)推荐给大家,也非常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更多的好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