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知道的是,打骂带来的伤害,远比孩子犯错要严重很多。尤其是脾气暴躁,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伤害更是不言而喻。未来的很多年,孩子只要想起父母,就会想到曾经被打骂的岁月。
朋友小乖,从小是在父母打骂中长大。直到现在,他依旧是唯唯诺诺的性格,每次说话和做事时,都会不自觉地胆怯。那份自卑,仿佛印刻在骨子里,他的成绩很好,但却不擅长与人沟通,到头来还是一事无成。
每次跟小乖聊天,都觉得特别心疼,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卑微,一点都不大气。甚至有很多次,只要身边人吵架、打架,他都会不自觉地发抖。或许未来的很多年,他都要治愈童年。
打骂,是最失败的教育方式
若是有通往孩子内心的方法,很想劝父母走进去看看:他们的心灵,早已经千疮百孔,连一片好的地方都没有。那些愤怒时说过的话,以及毫不留情的巴掌,都深深印刻在孩子的心上,始终无法愈合。
父母的打骂,确实让孩子变得乖巧,但这并不是教育起了作用,而是打骂起了作用。说到底,是孩子害怕再次被打骂,才被迫选择听话而已,是他们自我保护和伪装的一种方式。
1、孩子会变得暴躁
常年和脾气暴躁,喜欢打骂的父母相处,那孩子的性格肯定不会太好,说不定会跟父母一样,也是脾气特别暴躁的人。遇到事情,孩子不会想着去处理,而是大喊大叫,要么撒泼打滚。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的示范,日常带娃的途中,让孩子误以为打骂是正常的交流方式。一旦孩子的性格变得暴躁,那他的未来,基本上就废了。因为暴躁的人,不管是人际关系,还是做事、做人,都特别失败。
2、孩子会变得胆怯
不想被再次打骂,那就只能谨小慎微的做事,以此来减少犯错的几率。或者,直接选择放弃,直接站在原地。当然,也有一部分孩子,他们会选择听话,完全按照父母的想法做事,毫无自我。
当孩子越来越胆怯的时候,那他和成功,就真的没有缘分了。勇敢,不是让孩子逞强,做一些夸张的事情,而是让他们有敢于尝试,以及面对失败的勇气。若是连勇敢都没有,那何谈成功呢?
可能会有父母说:小时候,谁没有挨过骂?挨过打呢?
不可否认,几乎90%的孩子,小时候都被父母打骂过。但前提是,打骂的频率,以及被打骂时候的状态,大不相同。有些孩子,只有犯特别严重的错误,才会被打骂;而有些孩子,却每天都在打骂中度过。
也正是因为这些不同,造就了孩子不同的性格,以及未来。长期被打骂的孩子,他们每天都瑟瑟发抖,生怕说错话、做错事,再被打骂一顿,性格当然会受到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所以长大后,这些孩子依旧保持着幼年时的心态,说话没有底气,做事不够勇敢。在他们来看,跟父母之间也毫无亲情可言,更多的是恐惧和害怕。若是可以,孩子肯定希望离父母远一点,而且是越远越好。
从现在开始,换一种方式教育吧
不想让孩子成为可怜的人,不想让他们的未来受限,那就调整教育方式,而且要从现在开始。
每次忍不住坏脾气,想要打骂孩子的时候,先让自己冷静下来,顺便问自己这个问题:
“孩子,到底犯了怎样的大错,真的到了不可饶恕的地步吗?”
犯错,本来就是个人权利,就算是大人,也会有犯错的时候,何况是三观还没有形成的孩子呢?他们犯错,岂不是更正常吗?
听孩子解释:任何时候,都给孩子辩解的机会,听听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做错了,而是他们根本分不清对错。
容忍孩子的错误:父母小时候,没有犯过错吗?试着包容孩子的错误,站在他们的角度看待事情,好像问题就没有那么严重。当然,该有的惩罚也不能少,结合事情本身就好。
写在最后:打骂,会成为无形的枷锁,甚至是无形的牢笼,一直把孩子困在其中。不管过去多少年,那些被打骂的记忆,总是无法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