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图片中爸爸说的那句“你饶了我吧”。让我想起自己辅导儿子作业的时候,不知道多少次,抓着自己的头发,痛苦地跟他说“求求你了,饶了我吧。”当时内心的崩溃指数是要崩盘的节奏啊!甚至有时候会说“我不活了,活不了了”。没有辅导过孩子的人,永远体会不到这种内心的煎熬。
这段话里的“小菜一碟”“讲了两遍”“孩子还是一脸茫然”这些词简直就是我每天都在感受着的。一道简单的应用题,他就是读不懂题意,我哪是讲两遍,五六遍也是家常便饭,孩子还是似懂非懂。当时血压蹭蹭往上走,手就一直想抬起来打在他身上。有时候就真的动手了,可看着孩子可怜的样子,又心疼。这种又生气又心疼的情绪,真的让人崩溃。
不过,我最近看了很多关于教育孩子的文章。自己也经常反思。孩子还那幺小,我们给他讲的这些所谓的“小菜一碟”的知识,对他来说都是全新的,他需要时间来消化,需要大量的训练来内化。如果给我们一堆全新的知识,我们能一下子会了吗?想到这些,我便能淡定了很多。告诉自己,不要发火,应该帮他找到问题所在,到底是因为读不懂题意,还是计算不认真,还是这类题不会?找到问题根源,加强训练。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再来说“只有坐在妈妈的位置,才真正明白妈妈的脾气为啥不好”。妈妈辅导作业,这真的是一件挑战内心情绪底线的任务。每次我因为辅导作业跟孩子发火,拍桌子,他爸就会说,有点耐心不行吗?直到他参与了辅导,才发现,他桌子拍得比我更劲儿大。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感受。静下心来反思一下。小孩子在写作业出了错的时候,本来就很怕被家长批评,家长一边骂一边讲题,孩子提心吊胆的,是在听你给他讲题?还是在担心自己的安全?孩子越怕越听不懂,家长越讲不明白越生气,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我个人总结出来的经验,也是现在突然醒悟的事,以后再辅导孩子的时候,他越是错了,我们越应该心平气和地给他讲解,这样他才能安心地听,才能尽快地懂。如果实在控制不住情绪,可以先出去冷静一下,平静一下情绪再来讲。
从幼儿园到现在三年级,我也辅导二少爷有五六年了。也曾经打,也曾经骂,也曾经哭,也曾经笑。现在想想,在陪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学习。与其说是我在教育孩子,不如说是孩子在教育我。
陪读的路还很漫长,继续学习吧。
大家有没有过辅导作业的崩溃瞬间,欢迎评论区聊聊您的感受或者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