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说:“育儿路上,阻碍我们的不是学历也不是能力,而是情绪。”
不良情绪就是一个心魔、一个隐形的杀手,你不控制它,它就会吞噬你。有时,我们甚至会因自己情绪失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在武汉江夏区一中,14岁的张某锐上课时跟同学玩扑克牌,老师因此把他的妈妈请到了学校。
据学校的监控显示:在走廊上,妈妈扇了孩子一个耳光,孩子挡了一下,紧接着妈妈又打了孩子另一边耳光。妈妈越打越激动,用手掐着孩子的脖子,还用手指戳孩子的额头。
孩子在妈妈离去后,沉默了几分钟,突然翻过走廊的围墙,跳了下去。不幸的是,孩子由于伤势严重,不治身亡。
事后网友们的评论,有的说孩子承受能力太差;也有的说父母应该控制情绪,如果回家教育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人在愤怒的那一瞬间,智商为零。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情绪失控,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都是自己始料不及的。不懂控制情绪的人,很容易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来。
拿破仑说过:“能控制好自己情绪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愤怒是最难控制的一种情绪,一旦被触发,愤怒的情绪就会支配我们的行为。父母如能控制好情绪,不让情绪“指挥”自己,就可以避免很多过激行为的发生。
有教育家说:“父母的情绪稳定,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在综艺节目《不可思议的妈妈 》中,胡可的儿子小鱼儿,在一次吃饭时,想玩刚买回来的玩具 ,要求妈妈立刻组装机器人。胡可却明确表示,吃饭时间不可以玩玩具,小鱼儿听了很不高兴。
两人僵持着,眼看母子间的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出人意料的是,胡可看着正在发脾气的儿子,却很温和地说:“我知道你很想要玩具变身,你很想让它变成拿着武器的机器人。但是要等到把饭吃完再玩,这是规则,你要遵守规则。”
孩子在听完妈妈的话后,情绪慢慢缓解了,并点头表示听从妈妈的意见。
在面对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胡可没有用不耐烦的语气责备孩子 ,也没有表现出愤怒的情绪,而是很聪明地用“我知道”开头和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理解他想要做的事情,从而有效安抚了孩子那颗焦虑的心。
父母保持稳定的情绪与孩子沟通,不但如春风细雨般滋养孩子的心田,还可以化解母子沟通上的冲突。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崔馨认为,家长要做好情绪管理。面对孩子的不配合,父母要用“我”的句式,跟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父母主动和孩子建立情感的联系,让孩子了解自己的想法,同时引导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情绪。
情绪本身没有错,对与错在于表达情绪的方式。无论我们因为何种原因产生情绪,都不要压抑在心里,那样对自己的身心无益。
我们应该学着拥抱情绪,把情绪发泄出来,放声大哭或与朋友倾诉,甚至可以把委屈告诉孩子。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会得到孩子的认可,还能拉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距离。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将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作为父母的我们,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脾气,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
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做事的孩子,很难听进别人的意见。我们要给予孩子权利,让孩子享有自主权的同时,也要让他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做事情要求完美的孩子,我们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和时间,他的成功是指日可待的事。
活泼的孩子,我们可以引导他找个同伴一起学习。孩子在相互鼓励的气氛中,会逐渐养成学习的习惯。
而平时不争不吵的孩子,在他做出成绩时,我们要适时给他鼓励和信心,在润物细无声中帮助孩子成长。
《大学》曰:“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父母要想教育好孩子,必先从自我修身做起。控制情绪是父母的必修之课。善于控制情绪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不会控制情绪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悲剧。
- End -
作者|自由,一名教育工作者;喜欢孩子,专注于育儿写作;希望用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
图片 | 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即删。
本文由@大鱼带娃 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