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2020年12月13日11:21:14 科学 1085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国家的发展需要一大批能人志士不断地去探索。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看到国家的动荡,开始了探索之路;时至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百废待兴,很多人在为了国家的发展,而不断地奔波。现如今,国与国之间的较量已经从战场上,转移到各种实力的比较,因此我国要均衡的发展军事、科技经济等领域,其中先进的科学设备,则是国家发展的重点。

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 天天要闻

现如今,很多国家纷纷将发展的目标放到了外太空。开始向外星探测,例如现在各国都开始研制卫星导航,GPS定位系统更是一大重点,随后问题也出现了:到底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91岁的北斗之父曾经说,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 天天要闻

孙家栋出生于1929年的辽宁瓦房店,小时候,他曾经因为左撇子而被劝退,回到家中一年,但他却没荒废学业,反而苦练写作,能够用右手熟练地干各种活,可见孙家栋有着超强的毅力。到了他21岁时,孙家栋有去苏联学习的机会,他便开启了长达7年的异国求学之路。在28岁时,孙家栋获得了苏联颁发的“斯大林金质奖章”,随后踏上了回国的征程。

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 天天要闻

直到新中国成立20年,我国开始大力的发展航天事业,不过那个时候,我国的各项技术还很落后,既没有经验也没有资料,只能够艰苦卓绝的奋斗。一穷二白并没有打倒我们的科研人士,当我们看到外国升起一颗颗卫星的时候,激起科学家们的斗志,奋力拼搏。

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 天天要闻

国外先进的科技,需要我们奋起直追。这时期,钱学森亲自点名孙家栋,作为东方红1号的负责人,当时孙家栋并没有在这项艰巨的任务面前退缩,反而勇敢挑起大梁,迎难而上。

30多岁的孙家栋意气风发,既有爱国之情,又有一腔热血,他曾经说出豪言壮语:别的国家有的一切,我们也要有;祖国需要他做什么,他便去做什么。于是,在孙家栋的带领之下,我国于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1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

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 天天要闻

在那之后,在浩渺的宇宙当中,终于有了中国的落脚之地,那里飘扬着我国的五星红旗。转眼间过去了4年,当时我国第1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升空后,并没有满意的结果。只见这颗火箭,满满是残渣的飘散在宇宙当中,于是我们经过数次的修整和检测,终于再一次升起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 天天要闻

在那以后,我们相继发射嫦娥号、风云号等,这一切都有孙家栋的功劳,他带领着我国航天人员奋勇前行,将自己的热血挥洒在航天事业中。孙家栋做了一辈子的航天事业,航天早已经融入到他的血脉之中,直至90岁高龄,孙家栋依旧战斗在航天工作的第1线。

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 天天要闻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卫星系统更是各国研究的重点,无论是人民生活还是军事、科技都离不开卫星,于是2000年,孙家栋又主开展了我国的卫星导航事业。在2018年底,我国共有38颗北斗卫星系统在轨卫星,可见我国的卫星事业已取得突飞猛进的成绩。

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 天天要闻

如今,我国的北斗卫星事业已有质地飞跃,并且将运用于海洋、交通等方面,可当全国人民都沉浸在这种喜悦时,孙家栋老人却明确的指出:其他国家用百年研制的成果,并非是我们二、三十年就可以赶超的,因此前路漫漫,我们还需要努力。

如今,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好的开始,相信我国的北斗卫星事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与此同时,在取得小小的成绩后,我们也不能骄傲和自满,未来我们所要做的事儿还有很多,希望我们能够如大鹏展翅一样,扶摇直上9万里。

北斗系统和GPS相比谁更强,北斗之父告诫:清醒一点,路还很长 - 天天要闻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孙家栋老人非常爱国,他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我国的航天事业。直到90岁高龄时,孙家栋依旧奋斗在第1线,为我国航天事业而潜心研究。当然,孙家栋也非常的睿智,即便现在我们小有成绩,但是不能骄傲自满。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们需要学习和发展的还有很多,不应因为一些小的成绩而止步于此。

参考资料:

屈原《离骚》

文天祥《过零丁洋》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 天天要闻

月球内部“异常贫瘠”?嫦娥六号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谜底

月球正反面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关键谜题?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日前正式发表了中国嫦娥六号月球背面采样任务的又一重大科学成果。该成果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壳-幔演化历史提供了关键信息。该成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团队对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带...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 天天要闻

嫦娥七号明年前后将发射,还会带这个仪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样品返回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围绕这些样品已经取得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彰显了我国行星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也为下一阶段开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一年来我国科学家对嫦娥六号返回样品的研究取得了多个首创性的关键进展,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 天天要闻

光子器件,接连获突破

新型光子设备已可以兼顾灵敏与耐用。长期以来,先进光子器件因制造困难而发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学在光学设备制造领域取得了关键突破,解决了包括设备的可扩展制造、灵敏与耐久度兼顾等问题。
影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寿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闻

影响电子元器件使用的寿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电子元器件在现代电子设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寿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许多因素会影响电子元器件的实际使用寿命。那么哪些因素会容易影响到其寿命呢?一 过载与过压当电子元器件所承受的电压或电流超过其额定范围时,容易造成内
我国成功开展“无人集群”科考试验 - 天天要闻

我国成功开展“无人集群”科考试验

据新华社客户端消息 连日来,在蔚蓝色的南海北部,我国科研人员在“向阳红10”号科考船上,成功开展了多种类型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器科考试验。由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牵头,联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业及科普机构开展的“深蓝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风吹浪打中,实况检测了各种无人科考设备的“i3”性能——创新...
驻青高校研发,这一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 天天要闻

驻青高校研发,这一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东方红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个科考航次实现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7月10日讯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船结束“南海深水油气勘探大功率可控源电磁新技术首次示范应用”
肃北盐池湾大天鹅繁殖记 - 天天要闻

肃北盐池湾大天鹅繁殖记

图为在盐池湾湿地生态监测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湖心岛筑巢产卵孵化。(资料图)肃北县委宣传部供图  中新网甘肃新闻7月10日电(呼和巴尔斯 朱倩)近日,盐池湾保护站工作人员在湿地生态监测中,再次记录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在湖心岛筑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