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如何从“摇篮”走向“灯塔” ?我们来到秦山找答案|科技观察

2025年03月20日22:30:23 科学 2406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站在杭州湾畔,九座核电机组如银龙盘踞,电缆织就的星河向天际延伸。

在这片海湾中,书写着中国核电的发展史。40年前,1985年3月20日,秦山核电站浇筑第一罐混凝土,在荒滩上崛起“国之光荣”。

40年后,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全国政协委员、来自中核集团的卢铁忠在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发展要求,中国核能发展将按照“三步走”战略实施,一批先进核能技术将加快推进。

近年来,中国核电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装机容量激增,技术也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华丽转身是如何实现的?3月20日,封面新闻记者走进秦山,探寻中国核电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的答案。

中国核电如何从“摇篮”走向“灯塔” ?我们来到秦山找答案|科技观察 - 天天要闻

秦山核电站。(封面新闻记者边雪 拍摄)

破土:从“国之重器”到“城之脊梁”

1970年,周恩来总理一句“解决上海和华东地区用电问题,要靠核电”,点燃了“七二八工程”的星火。15年后,海盐秦山从地质图上的无名山丘,一跃成为中国核电的“摇篮”。彼时,海盐县腾出县政府招待所、仓库,甚至调拨蜂窝煤保障大多来自北方的建设者们御寒,以“倾全县之力”的姿态托举起民族核电的“破冰”。

40年间,这片土地见证了核工业的几何级裂变:从30万千瓦原型堆到百万千瓦级自主化机组,从单一发电到同位素生产、核能供热、核医疗等全产业链延伸。如今,秦山核电累计投资超858亿元,带动130余家关联企业扎根海盐,年产值突破300亿元,吸纳就业2万余人。而海盐县专设“核电产业发展服务局”,首创全国县级放射性药品监管机构,以“专班+政策”的硬核服务,中国同辐、护航诺华等23个核药项目落地,总投资超80亿元。

“这里没有‘甲方乙方’,只有命运共同体。”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告诉封面新闻记者,从“零碳未来城”的蓝图到全国同位素产业基地的崛起,海盐与秦山的每一次战略握手,都在重塑中国核能产业的版图。

蝶变:从“工业心脏”到“民生脉动”

2024年4月,秦山核电重水堆内,首批国产碳-14同位素成功出堆,实现批量生产,彻底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同年12月,我国首个商用堆在线辐照装置在秦山核电投运,可批量稳定生产包括镥-177、锶-89等在内的多种医用同位素,让“救命药”不再受制于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柴之芳评价:“这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生命权利的回归。”

核能的光热也照进了寻常百姓家。2021年,南方首个核能供热项目在海盐投运,暖流涌入4000户家庭。文汇景苑居民王趣英算了一笔账:“每月供暖费省了30%,再也不用挨冻搓手了。”养老服务中心里,核能集中供暖让风湿病老人舒展眉头;而“零碳未来城”的规划,更将核能供冷供热融入城市肌理,每年减排二氧化碳76万吨。

科普与文化认同是另一场静默革命。中国核电科技馆开馆至今接待超40万人次,将“恐核”转化为“亲核”。海盐县科协与秦山核电联办的“核力助企”活动,让核电工程师走进车间,用技术反哺地方经济。

医用同位素是核医学诊疗的物质基础,利用其独特优势进行诊断治疗,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推动医用同位素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2024年4月20日,青山核电站首次利用核电商用堆批量生产碳-14,中国也从此彻底破解了国内碳-14同位素依赖进口的难题,实现碳-14供应全面国产化。“实现碳-14医用同位素自主供应,事关‘健康中国’战略。利用商用重水堆辐照生产碳-14,是秦山核电同位素生产基地建设的首个医用同位素项目。”中国秦山同位素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炤告诉封面新闻记者,秦山核电碳-14生产的成功实现,对于国内同位素应用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致远:从“东海一隅”到“世界坐标”

站在40周年的节点,秦山与海盐的融合,已超越地理边界:无人机进行“智巡”,5g专网全覆盖让安全管控迈入“数字孪生”时代;而“核能+算力”的跨界联姻,正为长三角数据中心提供稳定绿电,助力“双碳”目标。

未来,这里将崛起千亩同位素产业园,汇聚“两基地、两中心”,剑指全球核药高地。海盐县经信局局长朱国华透露:“10亿元融核产业基金已启动,我们要让‘海盐标准’成为世界标杆。”而秦山核电的“1+1+2+4”发展蓝图,更将“零碳未来城”与核医疗、核文旅等新业态深度绑定。

四十年,从“借核生火”到“以核铸魂”,秦山与海盐用一座城的温度,诠释了大国重器的民生底色。当杭州湾的潮水拍打堤岸,核电反应堆的嗡鸣正与时代的脉搏共振——这里书写的不仅是能源传奇,更是一个民族“驯核为民”的文明进阶。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