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不要碰!这种花已在街头出现,《甄嬛传》中也有“科普”

2025年05月26日11:20:17 科学 8083

初夏的街头有一种花正值盛开期,让很多市民驻足拍照,殊不知,它美丽的外表背后隐藏着致命危险。

它就是鼎鼎有名的夹竹桃,花虽美,却有毒!

有毒,不要碰!这种花已在街头出现,《甄嬛传》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闻

这就不得不提到

《甄嬛传》中安陵容的“科普”

有毒,不要碰!这种花已在街头出现,《甄嬛传》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闻

有毒,不要碰!这种花已在街头出现,《甄嬛传》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闻

有毒,不要碰!这种花已在街头出现,《甄嬛传》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闻

有毒,不要碰!这种花已在街头出现,《甄嬛传》中也有“科普” - 天天要闻

全株有毒,严重可致命

据了解,夹竹桃又名笔桃、白羊桃,是一种广泛种植的观赏花,常见颜色有白色、粉红色等。不过夹竹桃虽然有着漂亮的花朵和四季常青的绿叶,但它却是全身带毒的植物,只可远观而不能“亵玩”。

夹竹桃的所有部分,包括茎、叶、花粉、种子、枝叶都有毒,它的主要毒性成分为强心苷类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是夹竹桃苷,对人和动物有着很高的毒性,如果皮肤接触到夹竹桃汁液,会引起过敏、疼痛、起疹子,如果误食,轻则恶心、腹泻、肌肉无力,严重的会危害心脏,摄入过量会导致呕吐,心脏收缩变强变慢,心脏传导阻滞最终停止跳动。也就是说,成年人吃几片树叶,就可能造成致命风险。

这种物质主要存在于夹竹桃的汁液中,甚至夹竹桃燃烧后的产物都具有毒性。“一般情况下,夹竹桃的气味对人不会有什么影响。”医生介绍,虽然夹竹桃的叶、皮、根、花粉都有毒,但远距离观赏或路过花丛并不会引发中毒。若不慎误食或伤口碰到夹竹桃分泌的乳白色汁液,可能会造成中毒。轻微中毒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腹泻等,严重的中毒可能会危害心脏甚至诱发死亡。

既然有毒,为什么还要在路边种?

夹竹桃因其花艳丽、花期长、观赏性强,深受市民游客的喜爱。它主要通过插条、压条的方式进行繁殖,植株极易成活,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凭借着易萌芽、不挑剔的特征成为园林绿化植物中的首选。

此外,夹竹桃号称“环保卫士”或天然“绿色吸尘器”,能抗烟雾、抗灰尘、抗毒物、净化空气、保护环境。

夹竹桃的叶片对汽车尾气排出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吸收效果强,抵抗性也强。即使全身落满了灰尘仍能旺盛生长。

其实,生活中常见的有毒花卉不仅夹竹桃。

常春藤、一品红、杜鹃花、苦楝等与夹竹桃一样,汁液含有毒素;紫藤、国槐、皂荚等的果实和种子有毒;而家养植物常见的滴水观音、万年青、水仙、绿萝和龟背竹等也有一定的毒性。

它们有很多优点,非常有利于园林绿化,只要不误食,不触碰汁液,一般不会中毒。

资料来源:央视网、现代快报、阜阳广播电视台、都市快报、光明网等

(大众新闻记者 黄鑫 整理)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 天天要闻

跨越约4亿公里距离,耗费10年时间,“天问二号”开始探测小行星

中国行星探测将迎来里程碑的一刻,“天问二号”任务发射窗口期正式敲定,准备在5月29日实施发射,开始进行中国首个小行星与彗星联合探测任务。这次任务将耗费10年时间,探测器将飞越4亿多公里,为我国深空探索再添新篇章。“天问二号”将采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任务主要有两大核心:一是对近地小...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 天天要闻

面对AI抗命,该不该“如临大敌”

(一)新华社援引英国媒体报道,美国一家研究机构最近公布了一系列针对各AI大模型的测试结果,其中,OpenAI的o3推理模型在得到“关闭”指令后,不仅拒绝执行,还篡改了代码以免被关闭。只看这条简短的新闻,很多人心头一惊。“AI拥有自主意识”是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 天天要闻

集装箱造粮仓 机器人当“管家”——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侧记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旋机器人能当粮仓“管家”了!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在粮油重大科技创新展览上,河南工业大学带来的多款粮食仓储机器人,引来大家围观。(5月27日,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在长沙启幕。郑旋 摄)“别看它们小巧,行动却非常灵敏,可代替人工,大幅提高效率。”面对...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都市夜空中的行星“眼缘”

2025年,其实是观赏火星的好时辰。1月12日,地球迎来了久违的“火星冲日”(即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依次排成近似一条直线的现象),这是2022年以来这颗红色星球离地球最近、也是亮度最大的时候,星等高达-1.3等,在此前后一个月都是火星的“最佳观赏期限”,目前,火星的星等仍有1.2等。再见如此耀眼的火星,要等到2027年了...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 天天要闻

新民·科技前沿|从科幻到现实,永不停歇的火星探索

【编者的话】备受瞩目的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加注等工作后,顺利转入发射区,计划5月底择机实施发射,开启宇宙之旅。它的前辈“天问一号”出色完成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等火星探测任务,其继任者“天问三号”也将开展火星采样返回任务。启程在即的“天问二号...
记者手记|看见那头“熊”,一个年轻记者找回了“饥饿感”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看见那头“熊”,一个年轻记者找回了“饥饿感”

在写这篇报道前,我先去翻看了《冰点周刊》副主编从玉华在《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中写下的一篇手记:此前读书时,从老师对如何写一头“熊”的讲述让我一直念念不忘——她既不了解熊的领域,甚至对动物也无甚兴趣,不怀期待地去了成都,出发前连同编辑在内的预期都是“因为缺稿,你就去吧,也就是个二流稿子了,没...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 天天要闻

糙米中或含有更多的砷

多吃糙米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然而美国一项研究表明,糙米中有可能含有较多的有毒物质砷,尤其是无机砷的含量较高。原因在于,大米的外壳,包括米糠会吸附较多的无机砷。糙米保留了稻谷的胚芽和麸皮,也留住了许多营养物质,如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叶酸等。视觉中国|图砷(Arsenic)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种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