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引领 新质未来 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Light国际会议开幕

2025年06月10日17:03:07 科学 1646

6月10日,以“光电引领 新质未来”为主题的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Light国际会议(以下简称2025长春光博会)在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光电引领 新质未来 2025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Light国际会议开幕 - 天天要闻

2025长春光博会秉持“因光而荣、为光而来、聚光而动、逐光成梦”的核心理念,将目光聚焦于光电信息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产品,通过搭建科技与市场、项目与资本、产业与人才的对接交流平台,为光电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值得一提的是,Light国际会议首次与长春光博会联名举办,吸引了来自6大洲26个国家的近千名专家踊跃参会。作为国内光学领域顶级的学术盛会,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也将首次与长春光博会同期同地举办,吸引了国内2000多名学者参与20余场学术研讨,为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展会规模方面,本届长春光博会更是超越往届。展会总面积达到8.6万平方米,较去年增加了1.6万平方米;展区规划科学合理,涵盖了6大光电产业集群、15个产业方向;将举办55场会议,较去年增加了41%;还特别增设了低空飞行与无人驾驶动态展示区,为观众带来了全新的观展体验。

此次展会吸引了来自中、美、英、德、意、日、韩7个国家的850家知名光电企业参展参会,较去年增幅达26%,世界500强、上市企业占比显著提升。杭绍临空示范区、苏州、南京、安徽等11个展团也分别携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参展参会,展团数量较去年增幅达120%,整体的展商结构更加优化。同时,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等本地科研院所积极参展,充分彰显了长春的雄厚科研实力。


来源:长春日报


初审:付妍妍 复审:丁 申 终审:李旦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