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2022年10月31日07:09:40 科学 1821


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 天天要闻

分形是一种几何形状,它在整个尺度范围内都显示出相似性——也就是说,无论它们是大是小,它们看起来都是一样的。事实上,它们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分形的例子。菠萝的生长遵循分形规律,冰晶也以类似的分形形状形成。分形可以让植物最大限度地暴露在阳光下。它们使心血管系统能够有效地将氧气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在这里,我们将解释自然界中14个迷人而美丽的分形例子。

罗马花椰菜

罗马花椰菜生长在金色螺旋形,这是一种基于黄金比例的模式。螺旋每转四分之一圈就变宽φ因子。这种蔬菜有加速发芽的倾向,导致了这种螺旋形状和锥形形状。随着花椰菜的生长,花尖会越来越高。

自然界中其他的金色螺旋包括螺旋星系和鹦鹉螺壳。

松果

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 天天要闻

松果,是一种木质的、有鳞的果实,悬挂在常青树上,是树木的结籽器官。毫无疑问,你已经注意到它们那令人满意的螺旋状鳞片,这反映了它们所保护的种子。在潮湿或寒冷的时候,它们会紧密闭合,然后在种子最适合随风传播的时候打开。

同样,分形设计是由加速增长引起的。这是对数或等角螺旋的自然例子。

肉质植物

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 天天要闻

在植物生物学中,分形设计被称为螺旋叶状排列,“叶状排列”一词简单地指植物叶片的排列。螺旋芦荟和一些月牙莲的叶子向上卷曲是有原因的:它们有助于把雨水引导到植物的核心,防止顶部的叶子遮挡底部的叶子。

在21世纪中期,一位数学家假设植物和指纹的螺旋图案出现的原因是相同的,那就是缓解压力。他说,相反方向作用的力会导致皮肤和植物组织在生长过程中向内弯曲。

冰和雪

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 天天要闻

没有两个雪花的设计是相同的,但许多雪花的分支产生自己的侧枝,以此来表示分形。如果雪花不停止积累水分并最终融化,它可能会永远这样下去,变得和地球一样大。

最著名的分形雪花图案被称为科赫雪花,源于一个等边三角形形成另一个等边三角形,再形成另一个等边三角形。这是最早描述的分形之一。

树枝

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 天天要闻

树是自然界最典型的分形之一。随着它们的生长,树干上会长出枝条,每一根枝条就像一棵更小的树,长出自己的枝条。如果你观察一个复杂的树,你会注意到Y形的重复贯穿始终。

这种分形设计,就像多肉植物的螺旋形一样,帮助树木优化它们在阳光下的曝光度,并防止顶部的枝条遮挡较低的枝条。

铜晶体

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 天天要闻

分形几何在化学中也很常见。铜晶体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现象,它们像树枝一样向各个方向伸展。每一根“树枝”都是一个新的生长点——当它伸展出来时,就会发展成固体金属铜。由于其树状的性质和独特的红褐色,铜晶体通常用于艺术种植。

河流

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 天天要闻

河流分叉成小溪,因为水是从主干道向下流动的,但为什么总是蜿蜒的S形呢?虽然河流有时可以形成一条直线,但它们很快就会变得弯曲,因为它们适应了野生动物巢穴的干扰。仅仅一个扰动就能打乱河流的流向,使其在整个河流中弯曲。

这些流有多广也是非常公式化的。专家们发现,这些曲线总是海峡宽度的六倍。这种自相似性是分形的特征,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河流看起来都很相似的原因。

叶脉

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 天天要闻

事实上,树木从种子到根再到叶子再到树冠都是分形的。如果你仔细观察树叶的叶脉,你会发现它们是多么的自我相似。最小的看起来像主中脉(中脉),而中脉看起来像带着树枝的树干。

这只适用于网状脉(网状的,不是平行的脉)。

泡沫

自然界中发现的9个惊人的分形 - 天天要闻

你早上拿铁上的泡沫是分形的。在自然界中,当海浪破裂或雨滴落下时产生的气泡会形成一种自相似的模式,由液体薄膜分离出大小不一的气穴。大气泡中穿插着小气泡,小气泡中穿插着更小的气泡,以此类推。

在大自然之外,你会在肥皂浴或在水槽里洗碗时看到这些分形图案。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 天天要闻

月球盖房子有望就地取材

‍‍‍‌‍‍‌在月球盖房子,要从地球上运建材吗?长期留驻月球,饮用水也要地球“发货”、飞船“快递”吗?“不用!”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安徽合肥的地球深空探测实验室时,记者从科研人员口中听到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月壤3D打印系统设备。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 天天要闻

活力中国调研行|“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

新华社合肥7月1日电 题:“上新”!合肥绘制“未来产业图谱”新华社记者郭晨、班娟娟、姚远在安徽省合肥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一条孕育了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量子大街”。过去的10多年里,方圆几公里内,一个拥有中电信量子、本源量子、国仪量子等代表性企业的量子产业集群在此崛起,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量子科...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获悉,中国人民大学与西湖大学携手成立“中国人民大学-西湖大学未来人类联合研究院”,并面向全球发布“未来人类十大议题”,聚焦人类文明演进的重大挑战与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 天天要闻

巨子生物承认检测方法有局限,华熙生物发文暗指其“伪科学”

6月30日,华熙生物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文章《推动行业进入以检测结果为宣传依据的时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张免受科学检验的必定属于伪科学。文章直指,在重组胶原蛋白的测量问题中,声称没有统一的检测方法就无法准确测量,就是一种典型的“免受检验策略”,试图让自己的主张免受科学检验和公共监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 天天要闻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鉴定糖代谢紊乱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2型糖尿病是我国主要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肝糖输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进一步鉴定与糖代谢稳态调节密切相关的新型生物标志物,从而为建立疾病预警体系和个体化诊疗方案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周健团队、代...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 天天要闻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海荣:脑机接口突破性进展将在医疗康复领域

6月3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在深圳创新发展研究院等主办的科技创新院士报告厅上,围绕AI时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脑机接口与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认为脑机接口将引领医疗新变革,是解决未来重大医疗需求的关键路径,脑机接口的突破性进展将出现在医疗康复领域。郑海荣以科幻电影《阿凡达》中通过意...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 天天要闻

机场的大敌,可能不是飞鸟,国家该管管了!

如今,无人机的身影随处可见,不管是用于拍摄壮丽风景,还是助力农业喷洒农药,它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可谁能想到,这小小的无人机,一旦不受控制地乱飞,就会成为机场安全的巨大威胁。 ....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