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航天员,未来有望登陆月球值班

2022年08月26日10:40:03 科学 1519

人类航天科技的发展,让登陆月球已经成为可能,我国的载人飞船将会在2025年左右登陆月球,这个飞跃之后,还有一个大喜讯传来,我国将会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航天员未来有望像现在中国空间站一样,到月球登陆并经常值班。

中国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航天员,未来有望登陆月球值班 - 天天要闻

最近我国已经有官方消息,关于在月球建造国际科研站的计划正在进行论证和设计中,如果这个科研站建造成功,意味着月球上将会实现长时间停留人类,进行必要的科研和考察等项目。

将要建造的月球站点,是建造在月球表面的人类科研基地,能够容纳人类宇航员和科学家在月球上进行工作和生活,一旦实现这个创举,意味人类已经从地球到月球上长时间能停留,人类科技的进步已经取得了突破进展。

在月球开展航天科研和更多研究项目,直接分析月球上蕴藏的各种矿藏等,都会比从月球带样本回地球要更加便捷,当然这个前提是需要把必需的科研设备等,从地球运送到月球的基地上去。

中国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航天员,未来有望登陆月球值班 - 天天要闻

当然了一旦科研站建造成功,就是宇航员们的值班站点了,必要的设备就要一点点从地球上搬过来了。

那么这个月球科研站是不是要建造很多年呢,并不是很遥远,我国目前的计划是在2030年左右就把这个月球科研站建造完成,至少基本型会打造完毕,能够分期再进行完善和细化等。先让宇航员有落脚的位置,能够先开始前期的工作,后面再逐步完善所需要的设备和拓展的空间等。

中国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航天员,未来有望登陆月球值班 - 天天要闻

我国计划在2030年完成首期的建造,到2045年会建造成综合性的规模比较大的月球基地,到时能够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员停留,也能建造很多通过太阳能等设施进行能源转换的设备等,目前估计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源和食品的长期供给问题,另外如何到达月球和往返于地球和月球之间更为经济高效的通勤问题等。

随着人类对月球的了解越发深入,相信未来月球可能也是地球移民的一个选择之一,到那时月球科研站不仅能为人类在月球建造一个工作场所,还能为未来人类从月球向着更远的星系出发,打造更加有方便条件的基地,那些科幻电影里的情节,很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真的成为事实了。

中国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航天员,未来有望登陆月球值班 - 天天要闻

目前建造月球国际科研站,是属于我国航天工程的四期任务,已经从2021年开始正式启动,并且计划要在2030年完成首期的建造。现在正在进行相关火箭和运载飞行器的研发和论证等。

美国媒体马上又关注起来,认为我国使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又要在月球上圈地了。而且国际社会对我国的这个航天项目很感兴趣,尤其对于我国建造的月球科研站的位置会选择在哪里,更是众说纷纭。

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完成了靠近月球赤道附近的登月。

中国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航天员,未来有望登陆月球值班 - 天天要闻

我国的科研站计划没有公布登月的位置,但是从此前我国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经登陆月球背面这个信息来看,中国航天工程对于月球的探索似乎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计划。

而且这些已经引起了美国和国际方面的关注和兴趣,认为中国在航天和探月方面,可能取得了更加有信心的研究突破,已经具有能力把更多的宇航员送到太空和月球,也能有信心打造一个适合长期停留的月球科研站点。从这个计划来看,中国的航天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水平。

中国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航天员,未来有望登陆月球值班 - 天天要闻

的确如此,我国的月球探测器成功从月球带回土壤样本,还和国际方面的科学家一起进行研究,未来在实施阶段中,相信如果符合中国航天工作的要求,一些友好国家的科研人员很可能会申请获批到我国建造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去探访和合作。

从中国航天工程有条不紊,准备充分地推动现状来看,中国对于月球科研站的设计和计划,已经胸有成竹。

中国将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航天员,未来有望登陆月球值班 - 天天要闻

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非常震惊,中国形成了显著的高效科研风格,一方面在航天科技领域不断突破和腾飞,另一方面还是非常低调和谦逊,不断探索更多科技可能实现的目标。

中国的这个创举不仅是中国航天工程的飞跃,更是对整个人类社会探索月球的具有里程碑式的进展和突破,更是未来人类向更广阔的太空宇宙发起主动探寻的重要起点!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