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金昀因肺动脉高压离世,医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长

2025年06月15日15:23:13 健康 1887

近日,媒体报道称知名主持人金昀已于4月30日离世,年仅43岁。据介绍,金昀从2012年确诊肺动脉高压到去世,多次被下病危通知书。

据悉,金昀曾先后主持了《滚动新闻》《活到100岁》《今晚》《教子有方》《朗朗动听》等多档广播节目,因参加《妈妈咪呀》而爆红,一首《海阔天空》唱出了心声,更让无数网友感受到了妈妈的伟大。

15日上午,微博话题#金昀去世#登顶热搜第一,引发了无数网友的关注。

肺动脉高压到底是什么?这种疾病和高血压有什么不同?发病率情况又如何?15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到了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樊明智。

此类肺动脉高压以女性患者居多

樊明智介绍,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血液动力学异常状态,是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涉及多学科、多系统,诊疗难度大,致死率、致残率高。

主持人金昀因肺动脉高压离世,医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长 - 天天要闻

樊明智医生在工作中

从症状上看,患上肺动脉高压常有体力下降、乏力、活动气短、心悸、晕厥、咯血和胸痛、声音嘶哑、干咳、双下肢肿胀、腹胀、纳差、少尿或无尿等。体征上,呼吸频率增快、脉搏频数细小、紫绀;P2亢进、分裂,左侧第2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音及喷射性杂音、肺动脉区舒张期杂音、三尖瓣区收缩期杂音;颈静脉充盈或怒张、肝肿大、腹水、下肢水肿等。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类共有五类,包括动脉型肺动脉高压、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肺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肺动脉阻塞所致肺动脉高压和机制未明和(或)多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而主持人金昀患上的就是第一类肺动脉高压,此类型疾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另外,肺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的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其他类型无明显性别差异。

主持人金昀因肺动脉高压离世,医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长 - 天天要闻

住院人次数近两三年正成倍增长

肺动脉高压的起病非常隐匿,可能在早期不一定有症状,等到发现时已经进入到中期甚至晚期。此外,肺动脉高压的病因非常复杂,和其他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病症有很多交叉,所以一般很少会联想到这种疾病,到正式确诊需要一个反复排查的流程。

基于上述,在多年以前,医学界都认为肺动脉高压是一种罕见病,直到2021年前后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才摆脱了“罕见病”的称呼。

“全球来看,发病率在1%,尤其是在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甚至超过10%,所以这种病其实并不少见。”樊明智解释说,之所以很多人表示第一次听说这种疾病,原因在于大众对其认知度不够,延误诊断或治疗的情况很多。

“2023年我们国家因为肺动脉高压的总住院人次大约为160多万人次,相比其他心血管疾病来说要少得多,但这个数据在近两三年是呈成倍增长的。”樊明智告诉记者,这可能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改变有关,但最重要的原因是随着诊疗水平的提升,这种疾病越来越能够被准确诊断出来了。

主持人金昀因肺动脉高压离世,医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长 - 天天要闻

樊明智医生在工作中

哪些方法可预防肺动脉高压?

樊明智提醒大家,这种疾病不能被治愈,治疗需要用到较多的靶向药物来控制和延缓病情进展和加重。如果诊疗延迟加上治疗有限且不规范,疾病进展会加快,预后往往效果不佳。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目前暂时没有特别有效预防的方式,但是有高危因素人群应尽快启动相关体检。鉴于II类左心疾病所致肺动脉高压和III类肺病和(或)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比例是最高的,建议通过戒烟酒,控制体重等降低这两类原发疾病发病,所以也是预防这两类肺动脉高压的有效方式。”樊明智另外提到一点,大众应避免使用非正规的有毒菜籽油也是预防的方式,防控艾滋病,这些已经明确可以预防I类动脉型肺动脉高压。

如何诊断肺动脉高压?樊明智表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不明原因或常见疾病不能解释的体力下降、活动气短、心悸、晕厥、咯血和胸痛、声音嘶哑、干咳、双下肢肿胀等症状,特别是有肺动脉高压家族史、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心脏病、门静脉高压、陈旧肺栓塞等病史的人群,都需要警惕肺动脉高压并进行进一步筛查,心脏彩超是肺动脉高压最常用的筛查手段。当然,如果我们通过心脏彩超等检查确诊了肺动脉高压,可以进一步完善右心导管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肺动脉高压分型及危险分层,从而指导后续的治疗和随访。

据介绍,目前成都乃至四川省内有多家医院牵头,每周都会展开肺动脉高压相应的学术交流,包括病例研讨。樊明智认为,得了肺动脉高压也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规范诊治,一方面提高对肺动脉高压的认识,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根据临床类型及危险分层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早期治疗,从而能有效改善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

红星新闻记者 戴佳佳

编辑 陈怡西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主持人金昀因肺动脉高压离世,医生:此病女性患者居多,住院人次近年成倍增长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产创新减重药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轻度脂肪肝 - 天天要闻

国产创新减重药物在上海落地使用,患者超重伴有轻度脂肪肝

7月7日下午,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减重药物——玛仕度肽(商品名:信尔美)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开出上海首张处方。该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李小英为一位超重并伴有轻度脂肪肝的患者开具这一处方,这也标志着该中国创新减肥药物在上海正式落地使用。这名患者今年27岁,身高1米83,体重93公斤,BMI达到27.77,此前在体检中发...
泪目!工厂打工男子拒绝手术,医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 天天要闻

泪目!工厂打工男子拒绝手术,医生自掏腰包30000元也要救

在东莞一家电子元件厂的流水线上,38岁的章明正重复着日复一日的装配工作。2023年初春的一个下午,这个沉默寡言的陕西汉子突然捂住胸口栽倒在传送带旁,工友们看见他面色煞白,冷汗浸透了深蓝色的工装。"像有把刀在胸口搅动",这是他被送到东莞市人民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 - 天天要闻

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福州7月7日电 (郑江洛)7日晚,由福建中医药大学主办,福州市青年创业促进会(简称“福州青创”)、海峡青年综合服务中心承办的第十六届海峡两岸中医药传统文化研习营在福州开营,两岸青年共同探讨中医药研习与创业。
有人午睡后灵感迸发,有人午睡后昏昏沉沉!问题出在这个细节! - 天天要闻

有人午睡后灵感迸发,有人午睡后昏昏沉沉!问题出在这个细节!

“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忙碌的生活中,午睡已经成为许多人缓解压力、恢复精力的重要习惯。而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恰到好处的午睡能带来“灵光一闪”,尤其是睡好了。健康时报资料图研究发现:午睡一会真能灵感迸发!你是否曾苦苦思索一个问题无果,午睡醒来后
肚子里有个东西在跳!四年没当回事……体检后医生都震惊了 - 天天要闻

肚子里有个东西在跳!四年没当回事……体检后医生都震惊了

浙江94岁的张爷爷身体一向硬朗四年前,他偶然发现自己肚子里有个会跳动的东西因为没有疼痛或其他不适加之年事已高一直认为这是身体的正常反应直到就医检查,连医生都震惊了…腹中竟有一个直径超8厘米、长度达15厘米的巨大腹主动脉瘤直到近期,张爷爷前往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 天天要闻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资料图“一款药物为何两种价格?”近日,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葵花),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对此,邓女士当即提出了质疑,得到的回复是“价格一直就不一样”。面对明显...
最全爸妈保险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买! - 天天要闻

最全爸妈保险攻略!最低900多搞定,三高、癌症也能买!

爸妈上了年纪,身体各项机逐年下降,很容易生病。心酸的是,爸妈这一辈大都没有保险,一旦生大病,治疗费高昂。重病面前,医保报销的钱只是杯水车薪,很多家庭因为掏不出十几万医疗费,只能放弃治疗。如果你爸妈还没有保险,建议趁早配齐,关键时候能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