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明时|立夏古人要称重 国家今年说减肥——中医减肥系列之一

2025年05月08日21:13:07 健康 1087

立夏古人要称重

国家今年说减肥

——中医减肥系列之一


文/景明时


今日立夏,斗指东南维,太阳黄经达45度,5月5日交节。立夏后日照充足,雨水增多,这是我国气候的一个突出特点:雨热同期,这就给植物生长提供了所需的必要条件。宋代的大诗人陆游(号放翁)在《幽居初夏》诗中吟道:


湖山胜处放翁家,

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

草深无处不鸣蛙。


“湖山”胜景,乡间小路横斜,周围绿柳环绕,槐树成荫,水满、草深、鹭下、蛙鸣,放翁幽居在此,挥笔写下这一典型的初夏景色。


景明时|立夏古人要称重 国家今年说减肥——中医减肥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礼记·月令》篇解释立夏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在立夏时节,蝼蝈(指蝼蛄或蛙类)开始鸣叫着迎接夏日的来临,蚯蚓们忙着翻松泥土寻找食物居处,乡间田埂的各种野菜也都彼此争相出土生长蕃秀。这一具象传神的描写,是古代农耕文化对节气物候现象的反映,这和诗人的观察同样细致入微,形象生动。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各地自然节律并不一致。立夏前后,中国只有福州到南岭(安䘗省)一线以南地区进入夏季,按候平均气温划分,入夏需连续5天平均气温≥22℃且稳定(无反复),则我国大部分地区还处在春季,东北和西北的一些地区,这时候甚至才刚刚进入春季,早晩温差很大。如黑龙江等地,立夏时白天温度多在18℃~22℃,夜间可能在8℃~12℃,早晚温差在10℃~14℃。


立夏也有很多习俗,许多地方有吃“立夏饭”、斗蛋、尝三新和称人等习俗。而立夏称人据说起源于三国时代,是由“孙夫人秤阿斗”的故事开始,这无异是古代体重管理的一种简便而首创的方法。


所谓“立夏秤人”即是在立夏吃罢中饭后称体重的习俗。这天人们在村口或高大台门里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个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孩童则坐在箩筐内称体重。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说着吉利话。如对老人说“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并遵循“秤砣外移”(象征增重)、“逢九加一斤”等规则,以规避不祥,祈愿福气。


民间常在立夏与立秋各称一次体重,通过对比监测夏季健康状况。这种周期性记录也体现了早期预防医学的萌芽。大家别小看这一创举,我们今天称重(用电子秤)的方法虽有不同,但是健康体重管理同此举如出一辄。不过古代是担心酷暑疰夏使身体消廋,今日则主要是为了管理身体避免肥胖。


景明时|立夏古人要称重 国家今年说减肥——中医减肥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我们知道,2025年是中国推进“健康体重管理”的重要年份,被明确列为“体重管理年”活动的关键实施阶段。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的政策部署,2025年是《“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推动全民健康体重管理的关键节点。


而且2025年4月14日《全国爱委会关于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等3个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的通知》发布,将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纳入健康中国行动,自此全民体重管理被提上了中国社会和百姓的生活日程。


原来我国整体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不容小觑。《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34.3%,肥胖率为16.4%;6岁至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为11.1%,肥胖率为7.9%。流行病学数据显示,2025年成人超重/肥胖率已达50.7%,预计2030年将达70.5%,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亦攀升至31.8%。肥胖还存在地域差异,城市患病率显著高于农村,北方因饮食高脂高盐、静态化生活方式,故肥胖更为突出。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关注肥胖呢?因为肥胖直接关联200余种疾病,包括常见的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等,这也导致医疗费用激增。2025年数据显示,肥胖相关疾病医疗支出已占慢性病总负担的20%。


现代医学对肥胖病的认识已突破传统理念,将肥胖定义为“慢性复杂疾病”,其核心在于“脂肪异常蓄积”,并由此引发的全身性代谢紊乱。世界卫生组织WHO)早在1948年就将肥胖列为疾病,但直至2025年《柳叶刀》报告进一步细化分类,提出“临床肥胖症”(伴随代谢异常或并发症)与“亚临床肥胖”(体脂超标但无症状)的分型,强调肥胖的异质性。这一分类更精准地指导临床干预,例如内脏脂肪堆积者即使BMI(体重指数)未达严重标准,也可能因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等面临更高健康风险。


现代医学对肥胖病理机制进行了多维研究,认为肥胖的成因涉及遗传、环境、社会心理等多重因素。从“能量平衡”角度来说,现代生活方式中高热量饮食(吃)大于静态化消耗(不运动)这一失衡是主要原因。研究发现,亚洲人群因基因特性更易在内脏蓄积脂肪,导致相同BMI(体重指数)下代谢风险高于欧美人。此外,压力导致的皮质醇升高、睡眠不足引发的激素紊乱,以及肠道菌群失调等机制也被证实与肥胖密切相关。


景明时|立夏古人要称重 国家今年说减肥——中医减肥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中国采取的诊断标准是BMI≥28 kg/m²为肥胖,并结合腰围(男性≥90 cm,女性≥85 cm)定义腹型肥胖。这种调整基于亚洲人群内脏脂肪易堆积的特性,使诊断更符合实际健康风险。例如,中国近30%成年人属于腹型肥胖,其心血管疾病风险较全身性肥胖更高。


在我国还存在一种认知误区:就是传统文化中“以胖为福”、“以胖为美”观念仍然存在。如见某人胖了叫“发福”,小孩“胖嘟嘟”的可爱,人们认可“中年发福”。30%肥胖者未意识到自身健康的风险,基层筛查和早期干预不足。一直以来,民俗饮食习惯就是要“吃好喝好”,缺乏饮食均衡、“营养合理”观念,各种聚会和婚庆活动,国之南北,一以贯之,莫不如此。儿童养成肉食、甜食、零食的习惯,“小胖墩”随处可见,引人注目。


国人形成“以胖为美”的观念应该能追溯到唐代。从唐代饮食到现代的全民健康管理,人们对“美”与“健康”的认知始终与生产力、科学水平及文化价值观紧密交织。实际上唐代的“胖”并非现代医学定义的肥胖,而是丰腴健康的体态象征。资料显示,杨贵妃身高约164cm、体重69kg,她的体态被诗人描述为“肌理细腻骨肉匀”,反映唐代推崇的是“健康丰盈”而非病态肥胖。盛唐的丰腴审美与国力强盛、文化自信密切相关。在东汉末年至唐代的漫长时期里(近400年间),中国大部分时间处于战乱分裂与社会动荡状态,尤其是北方长期战乱,导致民不聊生,贫穷饥饿、人民纤瘦是普遍现象。到了盛唐,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从生存需要出发,人们敬重“胖子”,民间形成以胖为福、以胖为美的共识,就很正常,不足为怪了。


到了现代的中国社会要形成“以健康需求为饮食目标”的观念转化,就是当务之急了。所以国家喊你来减肥,已经成为我国的国策。


根据以上资料,当代国人的饮食要求需满足个体化健康目标(如精准营养、代谢管理)。这就要求健康知识普及,生活观念转换,要提高个人健康文化素养水平,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要求采取合理膳食(参考平衡膳食八条准则),戒烟限酒,吃动平,积极参与定期体检,充足睡眠等措施。

(未完待续)


景明时|立夏古人要称重 国家今年说减肥——中医减肥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了平衡膳食八条准则:①食物多样,合理搭配;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③多吃蔬果、奶类、全谷、大豆;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⑦会烹会选,会看标签;⑧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景明时|立夏古人要称重 国家今年说减肥——中医减肥系列之一 - 天天要闻

作者简介:景明时,中医副主任医师。甘肃古浪县人。198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曾在北京安定医院、京棉集团医院等多家医院临床工作40年。论文和科普文章散见于《天津中医杂志》、《四川中医杂志》、《中国医院管理》、《脑电图学与神经精神病学杂志》等杂志及健康报、医药养生保健报及其他学术刊物。自2015年退休返聘于北京朝阳区八二中心中医科工作。偶有作品在媒体发表。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男子身上发痒竟是肝癌?专家:这些体征更需警惕 - 天天要闻

男子身上发痒竟是肝癌?专家:这些体征更需警惕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张瀚允 曹宇悦)近日,“男子身上发痒检查后确诊肝癌”的话题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引发广泛关注。许多网友分享类似经历,称肝癌可能伴随皮肤或眼睛发痒。“肝癌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情况较为少见,通常与肿瘤压迫胆管系统有关。”5月8日,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肝病科主任郭朋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白内障为何找上年轻人?专家:警惕糖尿病性白内障 - 天天要闻

白内障为何找上年轻人?专家:警惕糖尿病性白内障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曹宇悦 张瀚允)近日,“25岁小伙双眼瞳孔一夜之间全白,被确诊为代谢性白内障”的话题引发关注。据了解,该患者双眼未遭遇外伤,患上白内障和平时喜爱高糖、高油、高热量饮食密切相关。在大众的普遍认知里,白内障往往是50岁以上人群的“专利”,白内障为何找上年轻人?5月8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比砒霜还毒!3岁女童大把脱发、走路如踩棉花,查出急性铊中毒 - 天天要闻

比砒霜还毒!3岁女童大把脱发、走路如踩棉花,查出急性铊中毒

近日,刘女士3岁的女儿因不明原因眼神呆滞,无法正常行走。“孩子这一个月突然跳不起来,走路像踩棉花,头发大把大把掉……”刘女士描述。△女孩大把脱发当地医院怀疑孩子中毒,于是转诊至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南华大学附属职业病防治院)。经检测,血铊、尿铊值均远超标,确诊为急性铊中毒。湖南省职业病防治院中毒医学科...
《元宇宙医学》创刊周年大会召开,中山医院发布六大医疗Agent“黑科技” - 天天要闻

《元宇宙医学》创刊周年大会召开,中山医院发布六大医疗Agent“黑科技”

当医学前沿与人工智能在元宇宙赛道相遇,会迸发出怎样的变革火花?5月8日,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举办的《元宇宙医学》创刊一周年暨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研讨会上,中山医院六大医疗智能体的发布,为医疗行业描绘出一幅“全场景智能化”的未来图景。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医院协会、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联合主办,上海市医院协...
甘肃省健康气象风险提示 - 天天要闻

甘肃省健康气象风险提示

点击上方蓝字“陇原健康”关注我们 风险提示甘肃省气象服务中心、甘肃省疾控中心于2025年05月08日11时发布甘肃省健康气象风险提示:预计5月8日白天至9日白天,受大风沙尘天气影响,武威、兰州、白银、定西、天水、平凉、庆阳、甘南、临夏等州市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明显增多,其中武威北部、白银、平凉北部、庆阳北部对人体健康...
白衣执甲践初心 仁心创新铸芳华——记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王刚琴 - 天天要闻

白衣执甲践初心 仁心创新铸芳华——记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王刚琴

点击上方蓝字“陇原健康”关注我们 编者按:星火成炬,照亮健康之路;微光成河,奔涌大爱陇原。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省医务工作者以生命为尺、以使命为舵,在黄土高原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医者答卷”。他们用听诊器丈量民情,用手术刀镌刻初心——田间炕头的躬身问诊,是“人民至上”的生动注脚;无影灯下的彻夜奋战,...
太离谱!妇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为何屡见不鲜? - 天天要闻

太离谱!妇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为何屡见不鲜?

水论文,真敢写,也真敢发!最近,一大波学术论文因为性别常识错误上了热搜。什么“妇科男患者”“前列腺女患者”……一次比一次离谱,网友们调侃“医学奇迹”,但我看到的却是整个学术链条的失守和学术尊严的坍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