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患者乔某某,女,53岁,河南鹤壁人,未发现药食物过敏史。2018年11月07日初诊。
主诉:胸痛、胸闷2个月。
现病史: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胸痛,于当地医院查心电图示ST段改变,造影后诊断为冠心病,现胸闷、气短,纳眠一般,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查体:BP:140mmHg/78mmHg。既往史:高血压病史。
中医诊断:胸痹心痛病
证型:气虚血瘀证
治法: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初诊方药:
2018年12月12日二诊:服中药后仍有心前区不适,时有头蒙,纳可,眠差,多梦易醒,二便可。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细。
处理: 11.07号方加麦冬15g,百合30g,去川芎、苏木。中药60付,每日一剂,水冲口服。
按语:患者以“胸闷、胸痛”为主诉,结合舌脉,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证”。治疗上首先当分清标本虚实 标实应区别阴寒、痰浊、气滞、血瘀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之虚。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 后顾其本,或标本同治,虚实兼顾。治标常以散寒、化痰、行气、活血为主 扶正固本包括温阳、补气、益气养阴等法。活血通脉是其基本治法。本案例中用四君子汤、升陷汤补气升提,瓜蒌薤白桂枝汤温阳以标本同治、虚实兼顾。方中党参益气健脾,茯苓健脾渗湿,白术健脾燥湿,配以益气升提的黄芪、柴胡、升麻、桔梗上达胸中,合瓜蒌薤白桂枝汤以理气宽胸、通阳散结,并加行气活血药如川芎、丹参、红花、苏木、红景天等以行气活血止痹痛,谷芽健脾开胃、顾护胃气,炙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时患者诉仍有心前区不适,眠差,去川芎、苏木,加麦冬养阴生津,百合宁心安神,三诊时则症状明显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