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报中医养生班的年轻人

2024年04月08日20:25:30 健康 1777

记者 巩悦悦 实习生 陈嘉欣

清淡饮食不超7分饱,准点睡觉不去应酬,不急不气保持开心……这是“90后”姜非的养生之道。

养生保健一度是中老人年的专利,但今时不同往日,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了养生大军之中。无论是“保温杯里泡枸杞”,还是报中医养生班,养生保健正成为年轻群体新的生活方式。

为学中医养生,特意从河北赶到山东

4月7日15点半,姜非从300公里之外的河北廊坊赶来山东,他此行是参加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办的中医养生班。

年前,姜非就关注到该校继续教育学院面向社会招生了,平时特别注重养生的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他说,自己之所以开始养生,是由于身体发出了“警报”。

那是在2012年,初出茅庐的姜非选择自主创业。

“当时年轻没什么资本,应酬多、压力大、熬夜成了常态。”这种状态持续到第三年,姜非感觉身体出现问题,“经常感觉头痛、浑身无力,去看西医就让先体检,体检报告看不出问题,医生说我亚健康。”

实在没办法了,姜非就找了位老中医问诊,“三根手指搭在手腕上,老大夫就说出我是熬夜导致的肾气亏虚,让我回去好好睡觉。根据医嘱,我喝了7天中药,头疼、浑身乏力的情况竟然得到缓解了,特神奇。”

从那之后,姜非的生活变得规律起来,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饮食上少吃、清淡,几乎不参加应酬。“实在推脱不过了,偶尔也会去应酬,但我会把杯中的酒替换为水,保证9点钟应酬结束,不耽误当天睡眠。”

感受到中医养生的魅力之后,姜非还想弄清楚人为什么得病、怎么几副草药下去病就好了。于是,他通过朋友介绍,先后去河南南阳等地拜访老中医寻找答案。在这过程中,姜非也常常被当作“另类”,“前去学习的大都是50多岁的叔叔阿姨,我在里面显得格格不入。”

这次来山东,是姜非第三次外出学习中医养生,“能学多少是多少。”说话时,姜非的语速不疾不徐,“我以前脾气暴躁,情绪非常不稳定,开始养生之后,我有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大概三四年了,现在的我不着急、不生气,一切都顺应自然,吃点亏也行,保持开心最重要。”

青年说|报中医养生班的年轻人 - 天天要闻

4月8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班开班。受访者供图

白天喝茶晚上泡脚,“98年”小伙也养生

和姜非一样,26岁的卢昊也报名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养生班,成为养生大军之中的一员。

由于在餐饮行业工作,卢昊的下班时间通常在晚8点以后,洗漱完再刷会儿视频。本以为年轻扛造,但在2019年,生活习惯不良引发的骨刺、腰间盘突出等病症集中爆发了。

“当时从网上看到中医饮品能治我这个病,就试着搭配了几味中药,按照方子喝了15天病就好了。”体味到中医药带来的奇妙后,卢昊开始注重中医养生,“自己经常熬夜,但我会根据中医饮片的功效泡水喝。”

更让卢昊感觉神奇的是,去年感觉身体不适,就参加了义诊活动,一位中医现场把脉后,告诉他有咽炎、脾虚、肝郁等症状,并开了陈皮、麦冬、玫瑰花等方子让他泡茶喝。一段时间下来,他身上不舒服的症状果真得到了缓解。

关注到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养生班开始招生之后,卢昊第一时间报了名,“考虑到以后,我想借助这次机会,尽最大努力好好学习。”

4月8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养生班正式开班,端坐着听课的28岁倪帅,在一间中老年学员居多的教室里格外醒目,“我平时应酬比较多,熬夜挺厉害的,所以想通过这次培训调节一下自己的身体状态。”

其实在去年,山东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就开设了中医养生班,第一期仅面向济南市老年人招生,但招生简章发出后,不断有中医养生爱好者向学校咨询“年轻人能不能报名”“外地人能不能报名”,因此后来招生就把年龄和地域放开了。该校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唐炳舜表示,“开始养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第三期我们会加强中医养生等内容的讲解,让大家能更容易地掌握知识。”

为什么迷恋养生,年轻人该如何养生

记者注意到,报班之外,更多年轻人也喜欢上了花式养生,有的迷恋热敷贴、泡脚包,有的爱上了推拿、按摩。

卢昊也发现,身边同龄人的养生方式花样百出,“我有些同事,一般是白天喝茶,晚上泡脚。上午喝绿茶,下午喝乌龙,晚上喝普洱。泡脚也很有讲究,有的放花椒,有的放醋,还有的放艾叶……”

年轻人为什么会迷恋上养生呢?

某机构发布的《2023职场青年健康状况图鉴》显示,每年运动频次低于5次的受访职场青年超10%,还有超半数受访者饱受失眠、脱发颈椎病等困扰。很多年轻人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

多重因素的促动下,养生成了年轻人间的热门话题。在电商平台上,有关茶饮内调、艾灸、泡脚包等的产品销售动辄过万,年轻人正是其中的主力军。过去和“养生”毫不沾边的年轻人,现在正积极为自己定制健康饮食配方。

为了调理身体,更多年轻人也走进了中医院

“我所在的推拿科,患者过来都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比如头疼、失眠或者颈部不适。”山东中医药大学讲师、山东省中医院推拿科主治医师姜丽梅注意到,最近三年来,患者群体正发生着变化,“过去50岁以上的居多,现在接诊群体越来越年轻化了。”

该如何进行养生呢?姜丽梅表示,建议年轻人关注日常习惯,劳逸结合,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人体各肌群的力量。同时要注意保暖,不要一味追求“要风度不要温度”的做法,以免日后留下隐患。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第四届“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动走进河北石家庄 - 天天要闻

第四届“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动走进河北石家庄

“实用的科普,暖心的服务,‘人民健康之星’科普行动真正做到了把健康送到大家身边。”“年纪越来越大,总担心自己患上‘三高’。通过今天专家的科普和健康咨询,心里有谱儿了。”“今后要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让晚年生活更健康、更精彩!”……6月26日,由人民健康发起,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
中医智能创新产业园落地 开启医药发展新格局 - 天天要闻

中医智能创新产业园落地 开启医药发展新格局

封面新闻记者 刘雨曦6月26日,由中共成都市金牛区委、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成都中医药大学主办,金牛坝科技服务功能区管委会、金牛国投集团承办的“中医智能创新产业园”创建启动仪式在成都中医药大学十二桥校区圆满举行。现场成立:医药智能大模型信创联盟据了解,中医智能创新产业园将围绕中医药关键技术装备全新赛道,...
中国医科大学60多位同等学力博士无法毕业?有学生称或将损失近百万元 - 天天要闻

中国医科大学60多位同等学力博士无法毕业?有学生称或将损失近百万元

近日,多位中国医科大学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发文求助,称该校有60多人在通过同等学力博士论文答辩后,被校方告知他们无法授予学位,需“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及发表高质量文章”,才能取得学位证。不符合要求的学生,需要签署自动退费退学协议。6月26日,多位中国医科大学同等学力博士研究生向新黄河记者证实,帖文情况属实...
4种食物伤脾伤胃,想要养胃护胃多吃这几样 - 天天要闻

4种食物伤脾伤胃,想要养胃护胃多吃这几样

早餐匆忙,午餐外卖,晚上应酬......脾胃功能越来越差,脾胃作为消化系统的核心,承担着转化食物为营养的重要职责。然而,不当的饮食习惯往往会对脾胃造成伤害。揭露4种伤脾伤胃的食物,并推荐几种有益于养胃护胃的食品,帮助您构建健康的饮食结构。
对眼睛好的食物,一定要吃够! - 天天要闻

对眼睛好的食物,一定要吃够!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每天给您分享专业的医学科普知识,帮助您及其家人提高健康生活品质,感谢您的支持!现代社会,大家无论是上班还是下班,几乎都离不开电子设备。早上起床第一件事是看手机,到了公司盯着电脑工作,晚上回家继续刷手机或
停药不停效!吴一龙&杨学宁团队:肺癌患者停药20个月未复发! - 天天要闻

停药不停效!吴一龙&杨学宁团队:肺癌患者停药20个月未复发!

对于需要接受长期治疗的患者,若病情达到临床完全缓解或病情长期稳定,能不能不用药?这是临床医生和患者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既往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研究中,有研究人员发现适当终止治疗可以减轻药物相关毒性,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耐药的发生,这种策略临床称为“药物假期”。但后续有随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