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会遗传,切勿掉以轻心

2023年07月17日16:52:08 健康 1423

(通讯员 崔丽)37岁的徐利(化名)和41岁的姐姐徐霞(化名),自幼遗传父母的高度近视,姐弟的两只眼睛都不好,小时候看东西模糊不清,姐弟俩成年之前,先后都因为右眼病理性近视的发展失去了光明,仅靠剩下的左眼视力勉强生活!

屋漏偏逢连阴雨,二十年前,在高考前夕,弟弟徐利再次受打击,他唯一的左眼突然看东西出现黑影遮挡伴视力下降,辗转来到武汉大型三甲医院确诊为视网膜脱离,接受了几次玻切联合外路手术,算是保住了岌岌可危的视力。

近十年,徐利的视力越来越差,已经发展到在家靠“摸”,听声辨位,大大小小的事情帮不上忙,都靠老婆操持家里屋外了。“感觉我跟失明没有两样”,因为之前的几次的手术,加上一直以来深受眼睛病痛的困扰,让徐利对眼睛就医产生惧怕,心里产生深深的阴影,实在不愿意再次走进医院。

前段时间,姐姐徐霞突然左眼眼前出现黑影,视物遮挡,生怕这唯一的眼睛也出现问题,赶忙来到艾格眼科湖北总院,眼底病科的段淯平主任经过仔细检查,发现徐霞从小看东西看不清楚的原因是因为她患有近2000度的近视,现在双眼并发了严重的白内障,这次左眼出现的症状,是因为高度近视导致了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段主任向徐霞详细介绍:我们的眼睛就好比照相机,视网膜就相当于照相机的底片,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再通过视神经传导至大脑,让我们能“看见”。而正常眼球的视网膜是一层柔软透明的膜,位于眼球壁的内层,当视网膜脱落时,视网膜组织会由于缺乏供血供氧导致感光细胞功能逐渐丧失,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导致不可逆转视力丧失。而且时间拖得越久,视网膜脱落后还会导致眼球不断萎缩,对外貌产生很大影响。

事不宜迟,段主任根据姐姐徐霞的情况,拟定了手术方案,顺利的完成了左眼白内障切除+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手术治疗,姐姐的视力从术前的光感的视力提升到了0.15,高兴的说,这比我手术前看的还要清楚。也许0.15对于普通人视力不算太好,但对于一个视力丧失的人来说,这个0.15显得如此弥足珍贵。

沮丧而来、开心而归的姐姐徐霞,回家第一时间跟弟弟分享这个好消息,并且劝说弟弟,一定要去看一下眼睛,经过亲人家属反复的劝说,惧怕看病的徐利这才鼓起勇气,在妻子的搀扶下,来到艾格眼科湖北总院,找到段淯平主任。

不出所料,徐利也是高度近视,来就诊时左眼视力仅剩光感,由于左眼已经多次手术,比姐姐严重的是,他的白内障更加严重,晶体核已经是棕红色了,散瞳后眼底完全看不到,而且因为延误了治疗,左眼眼压达到40mmHg,引起了继发性青光眼。徐利恍然大悟:“怪不得我最近总觉得眼胀头胀,我还以为是我没有休息好”。

弟弟徐利的病情更加严重更加复杂,“他的视网膜脱离复位术后太久了,眼底情况完全未知,病理性近视决定他的眼底必然十分脆弱,视神经极大可能发生了萎缩,晶体混浊相当严重,手术发生意外的几率大大增加,不过,他只要能看到一线光,就有一线希望!”

段淯平主任带领团队,预先设想了几套手术方案,最终成功为徐利实施了后入路白内障切除+眼内激光+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成功切除明显混浊的晶体,检查眼底发现之前的裂孔没有完全闭合,好在有激光斑围绕,视网膜没有进一步完全脱离,术中再次用激光封闭了视网膜上的裂孔,同时,为徐利植入了人工晶体。

术后第一天早晨,当护士解开纱布的一刻,徐利激动的说,“我能看得到了!”当天左眼视力达到0.1,术后第三天,徐利的视力,成功的从术前的光感提升到了0.3!这对于徐利来说,简直太惊喜了。“段主任,我太高兴了,昨天晚上我激动的整晚都没有睡着,从我记事起,我从来没有看到这么清楚过!第一次看清楚我儿子长什么样子!”

段主任提醒广大近视患者:高度近视(近视600度及以上),不仅会给生活带来不便,还是引发多种致盲性眼病的高危因素之一!

高度近视会遗传,切勿掉以轻心 - 天天要闻

在眼病中,视网膜脱落总发病率约为0.7%,而高度近视人群出现视网膜脱落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约10倍。因为高度近视人群,他们的视网膜被“拉扯”得比较脆弱,如果受到外力影响,如坐过山车或做剧烈的体育运动、重体力活,就容易发生视网膜脱落。视网膜脱落早期不会产生明显的不适感,很多人并没有当作一回事,只有眼睛视力下降严重了,才会到医院就诊,这样往往延误了治疗时机,导致永久性视力丧失的风险变大。
段淯平主任建议近视人群,尤其是高度近视人群,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这也是最好的预防眼底病的方式。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可能是视网膜脱落的前兆,一定要及时就医。

1飞蚊症、闪光感

2眼前黑影遮挡

3视物变形,中心视力急剧下降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 天天要闻

国产DragonFly显身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再度完成高危复杂二尖瓣极重度反流TEER手术

【来源:大众报业·半岛网】 半岛网7月8日讯(记者 张家瑞)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结构性心脏病团队在心内科学科带头人钟敬泉教授、科室主任姚桂华教授、副主任由倍安教授的指导下,在麻醉科副主任郑强、心外科副主任霍玉峰、超声心动图室许红晓副主任医师等支持下,心内科冠心病与结构性心脏病病区副主任、结构性...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 天天要闻

糖友的安心食光,七天三餐食谱,营养又贴心

“控糖不是牺牲生活,而是重建它的艺术。”【第一关】不控糖,生活随时“断电”!你有没有试过:饭后血糖飙升,整个人昏昏欲睡?或者一天忙碌下来,才发现手脚发麻、眼花头晕?这不是小问题。糖尿病不是简单“少吃甜”就够了,它像隐形炸弹,藏在每一口饭、每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 天天要闻

最帅“公主抱”!医院保安抱起患者冲刺三百米救人

刚上岗三天,正在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做实习保安的大二学生邝艺年就做了一件很“帅”的事:7月5日上午,一患者突然晕倒在医院门诊大厅外。邝艺年见状,冲上前去将其“公主抱”,狂奔三百米冲向急诊室。从发现到交接给医生,只用了两分钟。据现场目击者描述,事发5日上午十一时许,当时该患者正在门诊大厅外,突然无法站立...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 天天要闻

30天,近10年最短!7月20日入伏

随着暑气渐长三伏天即将到来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湿气最重的时节也是调理体质的黄金窗口今年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将打破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成为近年来“最短”的三伏天今年三伏为何是30天?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 天天要闻

马上“入伏”,心脏不好的老年人注意:天气炎热3件事最好少做

提到三伏天,我们第一想到的就是热。在如今马上入伏的情况下,想要拥有更加健康的身体,我们也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相关数据调查可知,直至六月,我国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到江南等地带,最高气温已经达到了30°C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这种天气情况下很容
2025年DMD疗法研发迎突破,多款新药冲刺上市!改写患者命运的新曙光 - 天天要闻

2025年DMD疗法研发迎突破,多款新药冲刺上市!改写患者命运的新曙光

▎药明康德编者按:2025年上半年刚刚结束,我们欣喜地看到,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新药研发领域迎来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突破,涉及小分子、寡核苷酸、基因疗法、细胞疗法等。其中,寡核苷酸疗法作为治疗DMD的重要模式,相关偶联技术的发展成为推动下一代疗法的关键驱动因素。为满足行业持续增长的研发需求,药明康德旗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