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专家: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获益是肺癌患者的第一诉求

2023年06月23日21:59:03 健康 1942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陈宇龙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种,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恶性肿瘤的“双首”。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广东省肺癌研究所教授吴一龙介绍,早期患者如果术后不接受辅助治疗,有近一半的患者在5年内出现疾病复发或死亡,因此辅助治疗对于提高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至关重要。

肺癌专家: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获益是肺癌患者的第一诉求 - 天天要闻

吴一龙教授分享肺癌辅助治疗成果数据。陈宇龙/摄

我国的肺癌患者中,80%患者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其中30%可进行手术。在这些患者里,30%有驱动基因EGFR靶点突变。自2005年第一款肺癌批准治疗药物吉非替尼进入中国至今,EGFR靶向药物不断“进阶”,如今已形成“三代同堂”“八药同市”局面。

吴一龙认为,对于肺癌早中期患者(IB-IIIA期)而言,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通常是手术。不过,即使手术很成功,肉眼已看不到肿瘤,但身体某个角落可能依然还会藏匿着个别残留癌细胞,导致一段时间后复发。

“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获益往往是肺癌患者的第一诉求。”吴一龙表示,辅助化疗是临床上主要的治疗选择,但复发率依旧较高,且对脑转移等远处转移的患者而言几乎束手无策,而辅助靶向由于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某些特定位点,可以高度选择性的杀死肿瘤细胞。

吴一龙表示,早中期肺癌的规范治疗理念建设不仅要关注术后辅助治疗,也要重视肺癌的早筛早治。“多数肺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出现类似胸闷、气短、疼痛、咳血等症状,说明肺部肿瘤已经长到一定体积,压迫到其他器官,往往已经是肺癌中晚期了。”他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长期接触烟灰或油烟、有慢性肺病或肺癌家族史的人群,尤其需重视肺癌的早期筛查。

近日,2023美国肿瘤学年会(ASCO)中,一项关乎肺癌早中期患者“治愈”可能性的研究数据公布。对于有条件进行手术的EGFR突变阳性肺癌患者,术后使用第三代药物奥希替尼辅助治疗3年,5年生存率可达88%,降低51%死亡风险。在该研究中,吴一龙是带领全球200多个中心的三大主要研究者之一。

接下来,吴一龙团队将继续扩展相关研究的随访,直到有肺癌患者10年生存期结果。该团队也会关注患者持续生存情况,其次特别着重收集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责任编辑:姜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在药店购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 天天要闻

在药店购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一款药物为何两种价格?”近日,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葵花),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对此,邓女士当即提出了质疑,得到的回复是“价格一直就不一样”。面对明显不合...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 天天要闻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在中药的庞大世界里,每种药材都有独特“本领” 。整理出 34 味“药性之最”中药,从止血到养肾,涵盖多种功效,对症养生超实用,中医爱好者、养生达人必看~ 一、补益类:补出满满元气 补阳之最:鹿茸,给阳虚体质添火力,温补肾阳超厉害 。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 天天要闻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7月的广州增城,荔枝红透枝头。来自荷兰的运动爱好者安妮(化名)捧着刚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脸上却难掩因腰腿痛带来的愁容。谁料想到,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旅程,竟让她在岭南之地,邂逅了驱散数月病痛的“东方智慧”。10分钟微创术:针尖上的“精准狙击”近日,增城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骨科)诊室里,安妮扶着腰部,用...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