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之九:治疗

2022年10月31日08:51:03 健康 1587

高血压是心、脑、肾等器官损害和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的最终目标是减少上述器官损害及其相关的不良事件的发生。近年来大标本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当高血压需患者的血压控制在合适的水平(140/90mmHg以下)且长期维持,可以减少心脑血管事件及其相关死亡。

治疗高血压的前提是要改变生活方式,避开危险因素。轻度高血压及正常高值血压的患者甚至无需吃药既能恢复正常血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能辅助药物治疗,延长药物作用时间等。具体措施有:减少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摄入量小于6克),适量增加钾的摄入;合理膳食,不暴饮暴食,不偏食挑食;控制体重,肥胖及超重者减肥;戒烟限酒,避免被动吸烟;适当运动;减轻精神压力,生活与工作要劳逸结合,保持心态平和。

高血压之九:治疗 - 天天要闻

高血压病进展缓慢,从早期到晚期一般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在漫长的岁月里,患者要对病情要有正确的认识,要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有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患病后不要过度忧虑和悲观,要树立良好的生活信念及以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努力改变自己性格上的缺陷,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能取得好的效果,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开始治疗高血压前,有经验的医生会和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临床检查结果,选择一种适合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方案。患者一开始治疗就要对既定的治疗方案长期坚持,即使在血压控制后,仍应该继续治疗,有些患者对医生指定的治疗方案,不信任,觉得医生危言耸听,怕麻烦,经常忘记吃药时间或怕一些药物产生的副作用,吃药往往不规则,吃吃停停,结果血压反跳升高,这是需要患者注意的。

高血压之九:治疗 - 天天要闻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血压药物种类繁多,大致有以下几类: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滞药、利尿药、β受体阻滞剂、肾素抑制剂,α受体阻滞剂、中枢交感神经激动剂、节后神交感神经抑制剂、血管扩张剂等。

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的降压机制不同,医生在选择降压药物的时候会考虑如下因素:患者的年龄、性别、居住环境,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药物可能的不良反应,药费和不良作用的检测费用等。大多数患者(至少3/4以上)需要用2种或2种以上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以达到降压的目的。

绝大多数患者都能顺利耐受降压药物的治疗。但是,任何一种降压药都能引起不良反应。一旦不良反应出现,患者应告知医师,以便调整药物剂量或是改用其他药物。通常,为了控制血压,降压药物的使用是没有期限的。

高血压之九:治疗 - 天天要闻

降压治疗目标是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肾脏疾病、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同时应避免舒张压低于65mmHg,尤其是老年人及合并冠心病或心绞痛的患者。

最后,临床上凡遇到以下情况时,要做更加全面详细的筛查检查: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病人;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例如肢体脉搏搏动不对称性减弱或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性杂音等;药物联合治疗效果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增高;恶性高血压的患者。这些情况可能是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尽管所占比例才5%,但相对于高血压发病庞大的人数来说,其绝对人数扔相当多,尽早、尽可能的对引起高血压的病因进行治疗,可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治愈率及阻止病情继续进展。

(明日更新:高血压之十:日常保健)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点赞,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关注+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一篇,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

高血压之九:治疗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减肥不掉秤的三大元凶!不戒掉这些习惯,瘦不下来! - 天天要闻

减肥不掉秤的三大元凶!不戒掉这些习惯,瘦不下来!

很多人都说:“我明明已经很努力在减肥了,为什么就是不掉秤呢?”绝大多数都是这三个原因,只是你平时忽略了,才会导致减肥不掉秤。有时候,非常细小的事情,都会导致你在减肥过程中不掉秤,最后发现自己努力好久,可体重就是纹丝不掉,然后到处说我喝凉水都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 天天要闻

走路快和走路慢,哪个更有利于长寿?新研究显示衰老或差12年

常听到身边的人说:“我走得很慢,反正不急。”或者“我走得快,别嫌我冲!”走得快,似乎是一种动力满满的状态,而走得慢,则给人一种悠闲、从容的印象。但如果告诉你,走路的快慢竟然可能影响寿命,你会不会觉得有些意外?有研究显示,走得快的人,衰老速度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 天天要闻

密密麻麻,60岁大叔腹中藏着199颗“黄金豆”

因为胃部手术后长期饮食受限,导致胆汁代谢紊乱,60岁刘大叔胆囊里竟塞满了199颗结石!刘大叔30多年前曾因胃部疾病做过手术。然而,近期他频繁出现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等症状,起初并未在意,直到疼痛加剧难以忍受,这才匆匆来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就诊。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 天天要闻

医保局的创新药“百亿补贴”来了!

来源:市场资讯(转自:拇指药略)更灵活的支付限额管理作者:西北哽从昨天开始,国家医保局要推出支持创新药新政策的消息就在圈子里传遍了。可直到7月1日上午开会的时候,医药板块都没什么动静。说实话,这些年创新药支持鼓励的政策出了不少,也解决过一些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 天天要闻

你习以为常的6个行为,正在加速结节生长!很多人忽视了

肺结节、甲状腺结节、乳腺结节……现代人一体检就查出各种结节。有人焦虑不已,害怕结节长大或癌变;有人则执着寻找原因,“为什么我会长结节”。到底什么样的结节会癌变?为什么有些人特别容易“集齐”各种结节?结节真的会被“气”出来吗?资料图 孙良摄你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 天天要闻

1毫克就可能致癌 很多人家里有,快自查

来源:掌上春城一种全球公认的强致癌物,很多人天天都在吃,而且它最喜欢现在的天气——又湿又热,正是出来作恶的好时候!它就是目前地表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黄曲霉素,全名黄曲霉毒素,毒性是砒霜、氰化钾、三聚氰胺的数倍。1毫克黄曲霉毒素就可能导致癌症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 天天要闻

空调吹成白肺?这个致病菌到底从何而来

来源:北京青年报进入6月,温度持续升高,开空调成为不少人解暑纳凉的首选。然而近日,一则“男子吹空调3天致肺‘白’化”的新闻冲上热搜。患者因持续发热、咳嗽未重视,最终确诊为军团菌肺炎,险些丧命。这种由空调、热水器滋生的“隐形杀手”究竟从何而来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 天天要闻

再登国际舞台!沈洁教授团队6项研究成果亮相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当地时间6月18日至22日,第17届国际甲状腺大会(ITC)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会上,南方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沈洁教授团队共6项与甲状腺眼病(Thyroid Eye Disease, TED)相关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大会摘要,其中2项被大会遴选为口头报告,4项以壁报形式展示,展现了团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