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爱喝点小酒,小酌怡情,适量的饮用能释放人的压力,舒缓心情,并无不妥。
夏天适度地喝点白酒,可以起到祛湿、避寒、暖胃生津的效用。如今人们爱在空调房里待着,体内积寒,适度地喝一点小酒对身体健康机能起调节保护的作用。
秋天则适合饮点黄酒,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其性热味甘苦,有活络通经、暖胃驱寒的效用。搭配几颗乌梅温一温,即可润肺又能养肝。
但是酒本身属湿热之品,稍稍饮酒可以使体内的湿气发散出来,从汗而出。但不可久饮,《本草纲目》有云:“久饮伤神损寿,软筋骨,动气痢。”
我接诊过一位30岁的患者,工作压力比较大,饮食习惯也特别不健康,一周有三到四天都是跟客户或同事在外吃饭喝酒,每次饮酒量也较大。
后来身体逐渐出现一系列问题,如:阳事不兴,大便稀溏,腰疼,眠差,口干咽干,小便色黄,多汗。
舌红、苔黄腻,脉细数,四诊合参,证属湿热蕴结、肾阴亏虚,治以清化肝经湿热,佐以滋阴补肾为法。
方组:龙胆草、栀子、黄芩、当归、生地、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山药、山萸肉、菟丝子、怀牛膝
嘱其戒酒,忌食辛热之品,加强锻炼。
服药十四剂,诸证悉数改善。效不更方,用量稍做加减,以防苦寒燥湿而伤阴,继服七剂,告知无恙。
酒为辛散之物,当气血不足,身体过于寒滞的时候,适量饮酒对身体健康是有利的。同时酒能助生湿热,本身湿热如果比较重,有湿邪,大量饮酒则进一步加重湿热。
患者长期饮酒,导致肝经湿热,湿热之邪循经下注,出现下焦湿热之大小便异常;湿热蕴郁,三焦气化不利,导致“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方拟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柴胡、栀子、黄芩清肝火;木通、泽泻、车前子利湿气;当归、生地养肝血;甘草护卫中气。取其清泻肝胆实火,清利肝经湿热之功效。
加山药益阴健脾;菟丝子滋肝补肾、固精缩尿;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山萸肉涩精固脱,收敛止汗。诸药合用,得获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