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2022年07月16日12:37:10 健康 1290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转自:物道(ID:wudaoone)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2022年三伏时间:

初伏天: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中伏天: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末伏天: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三伏天,是一年气温最高的日子。

三伏中的“伏”,有人说指“伏邪”,也有人说是指天气炎热,“宜伏不宜动”。

入伏之后,面对炎热潮湿的气候,我们怎样才能保持身体的健康呢?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应该是晴天吧-©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夏天地表热,但地底凉。身体也是,要少吃凉食,多热补。炒黄鳝时多加紫苏,吃饺子时最好包羊肉馅的,烧鸭子最好加几块老姜。都是热香料,发汗解暑,又不伤里。

吃黄鳝

/ 夏令之补,黄鳝为首 /

夏日入伏,是吃黄鳝进温补的好时候,有冬病夏治的效果;旧时把走江湖的称为卖大力丸的,不无贬义,其实古籍还真记载了大力丸的配方,其中一味药就是鳝鱼。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跑跳吃喝行摄的Hui-©

三伏天至,鳝鱼肥壮味美,有“小暑黄鳝赛人参”的说法。此时吃鳝鱼最滋补,凉血、降低胆固醇,防治动脉硬化。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跑跳吃喝行摄的Hui-©

图片|喜多星-©

吃饺子

/ 羊肉饺子,发汗祛毒 /

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末伏烙饼卷鸡蛋”。

一入伏,很多地方都有吃饺子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魏晋时期人们就选择在伏天里吃饺子,“伏日食汤饼”“ 六月伏日食汤饼”。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头伏吃饺子,是因为夏天太热,长期出汗导致人体透支,而饺子含有蛋白质,在口味不佳的伏天里能尽可能全面地给人补充营养。

除此之外,夏天人常常吹空调,体内寒气重,此时最宜吃羊肉饺子,再喝上一碗热乎乎的饺子汤,通过发汗,能有利于驱除盛夏“毒火”。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兰州尚古摄影-©

吃姜鸭

/ 温而不燥,补气凝神 /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湿热的夏季,食鸭,无不以肥嫩取胜,而姜母鸭却是例外。它选用的是不常见的红面番鸭,这种鸭血性刚烈、生命力顽强,具有良好的滋补和药疗功能。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三伏天吃鸭子,可放当归、枸杞、党参黄芪等十多种中草药和老生姜在烹调上垫底,用黑芝麻油作佐料,香气扑鼻、食色诱人、肉酥汁多。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三伏有烦恼热,遂而爱追凉。但我们不主张“吨吨吨”地往肚子里灌冰,真正的凉不是冷、冰,而是平衡身体。

喝绿茶

/ 消热去火,降燥生津 /

绿茶生凉。但必须是热茶,轻轻发汗,可以带走身体的暑气。《七碗茶歌》中说:“五碗肌骨清,七碗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尤其是夏日炎炎,人出汗多,人体的钠盐大量流失。钠钾失衡,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Sanjay姚-©

图片|创作者152808623147302-©

而茶叶中含有较多钾离子,夏日喝茶,不仅能有效减少心脑血管风险,还能消热去火,降燥生津。

夏日炎炎,困倦的时候,来杯好茶,提神又醒脑。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喝绿汤

/ 消肿下气,清热止渴 /

民间有道:“夏喝绿豆汤,冬煮银耳汤。”

袁枚的《随园食单》里讲,熬粥需得“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粥”。苦夏里,室外是一波又一波的热浪,锅内的绿豆也在沸水里翻腾,绿豆与水,在不断的磨合中达成某种默契。

让心静下来,不需要太复杂的味道。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安徽合肥王骏-©

图片|柒贰柒1976-©

【喝酸

/除热烦满,安心止乏 /

酸梅汤,生津止渴,收敛肺气,除烦安神,是炎热夏季不可多得的保健饮品。

据说朱元璋还是酸梅汤的祖师爷。他曾是个卖乌梅的小商贩,那时暑天湿热,疾病横行,朱元璋也不幸被感染了,一病不起。当他挣扎着去库房取乌梅时,忽然闻到了乌梅的阵阵酸气,马上就感觉精神振作了许多。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suika ©

于是,他便以乌梅为主料,搭配山楂、甘草两味中药加水煮成汤,每天服用,过了几天,病竟然好了,从此,朱元璋就改卖可以祛除瘟疫的酸梅汤了。

朱元璋称帝后,仍对酸梅汤情有独钟,常喝酸梅汤来清除体内油质,益气安神。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1|祖宗 ©

图片2|Lz Lai ©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伏天到来,因此要隐遁与沉潜,往内里求。比如静坐,哪怕一刻钟,当你能听到窗外树叶沙沙响,身上流汗也不心烦时,那就真的心静了。

【宜静坐

/ 无事此静坐 /

长久以来,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

每天要接受太多的信息,人心也变得浮躁。面对网络信息的冲刷、各种情绪的蔓延波动,和自己相处显得尤为重要。

正视自己,每天花一个小时到半天的时间,就一个人读书、写字、画画,甚至做饭、听歌、看电影,不焦灼于“等一下我要干吗?”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应该是晴天吧-©

图片|闪亮的日子-©

宜发呆

/ 中国人的思无邪 /

其实,万千繁华都抵不过内心片刻的安宁。

比如一个人静静地坐在角落里发呆,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必做,没有烦事扰心,没有外务缠人,四周安静得仿佛天地万物间只剩下自己,泪流满面也不用擦干,更不必强颜欢笑。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Superman和凹凸曼-摄

三伏天,炎热的夏日,发呆放空后的自己就像一个空瓶子,倒尽了心中的苦水和脏水后,空空如也,自然也就无忧无虑。

正如六祖慧能说:“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空谷寻芳-©

【宜静心

/ 心静自然凉 /

人们常说,热在三伏。

对于中国古人而言,消夏消火,上士养心。消夏的上乘境界,是保持一种静心、清心、散心的平和状态,一种充满禅意的境界。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林枫_-©

古人懂得,烦夏不如享夏,欣赏这些食材的良苦、清爽、洁白,便能换得清净心。

心底静了,世界再燥热,也不妨碍内心自如。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图片|西瓜王AK-©

图片|汉江水-©

文字为物道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

品读中外名著

包法利夫人》丨《蛙》丨《老人与海》丨《鼠疫》丨《金瓶梅》丨《霍乱时期的爱情》丨《名人传》丨《小妇人》丨《麦田里的守望者》丨《追风筝的人》丨《海底两万里》

~ 近期好书 好物 推荐 ~

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三伏天至:吃好三样,喝好三样,做好三样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 天天要闻

雷雨减弱,35℃高温将强势上线!这些防暑误区你中了几个?

广州这几天的雨带有后汛期的特征一直下个不停从昨日(6月30日)的天气看连日来的雷雨天气开始出现转折今天广州还可能有局部暴雨明天起就转以雷阵雨为主了35℃高温即将重回C位雷雨逐渐减弱35℃高温蠢蠢欲动广东省气象台预计,7月1日—2日,副高西伸加强,受偏南气流辐合影响,广东大部多云,中南部多雷阵雨天气,局部雨势较...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 天天要闻

34岁男子手部外伤住院,医院开出“奇怪”检查单,包括前列腺检查,院方、当地卫健委回应

“一个手外伤的人,居然去检查内脏?”6月30日,江苏常州的市民朱先生反映,自己的堂哥在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市和桥医院)处理手部伤口,却被告知需要进行多项内科彩超检查。手部被玻璃划伤住院需做多项彩超检查据朱先生介绍,前几天,他的堂哥在换玻璃时不小心被玻璃划伤,前往了距离最近的宜兴市第六人民医院(宜兴...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那些长期打麻将的老人,到75岁以后,大多变成了这样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一个我们平常根本不会多想的生活习惯——打麻将。尤其是那些天天三缺一、雷打不动的老人。年纪到了七十多,有些人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 天天要闻

福州男子脚趾突然“失灵”!医生:病根在脖子!

【来源:福州晚报】“四年了,终于找到这怪病‘真凶’!”近日福州市第二总医院脊柱外科病房里看着恢复正常的脚踝、脚趾60多岁的程大叔热泪盈眶4年前,程大叔发现左侧脚踝、脚趾无法正常动作,他辗转多家医院求治无果。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 天天要闻

三四级手术增长40.89%!南医五院专家常驻破解山区就医难

无影灯下,腹腔镜显示屏清晰呈现患者右肾上腺区3.8厘米的肿物。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五院”)泌尿外科主任李清手持操作钳,在毫米级空间内精准分离血管组织。随着一枚完整切除的肿瘤被取出,困扰患者邓先生(化名)十年的高血压病根被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 天天要闻

两部门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 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

智通财经APP获悉,今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支持医保数据用于创新药研发。加强医疗、医保、医药三方信息互通与协同,做好医保数据资源管理,推动医保领域公共数据资源利用。在确保数据安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探索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必要的医保数据服务。依托全...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 天天要闻

热议!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市监局回应!医生:我们作为职工,被禁止停车,你就知足吧

患者反映医院停车费太贵,一天要收40元,比景区还贵,这还是公益组织吗?医院停车场收费问题再次引发讨论。近期,有网友向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了公立医院停车场收费太贵的问题,患者反映称,湖南长沙某附属医院停车场一天要收40元,根本没有考虑住院的病人和家属要承担多么高的停车成本,这是否涉嫌违规收费?医院是公益性组...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 天天要闻

一个动作预测你的长寿潜力!做不到的人要当心了!

不靠手撑地,你能轻松从坐姿站起来吗?这个看似简单“坐下-起立”的动作,已被研究证实与死亡风险相关。AI生成图一个动作预测未来能否长寿!2025年6月,《欧洲预防心脏病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证实,通过简单的“坐立试验”评估身体机能,可预测中老年人的死亡及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坐立试验”(SRT)是一项简单的体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