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2022年07月08日05:47:17 健康 1730
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 天天要闻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 天天要闻

长在石头上的野生铁皮石斛

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 天天要闻

石斛绑到树上

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 天天要闻

石斛开花

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 天天要闻

为了培育铁皮石斛新品种,研究人员需要收集野生的铁皮石斛资源。2011年年底,他们前往梅州市平远县的五指石山上搜寻。“临近太阳下山时,我们才发现一株小小的铁皮石斛,它长在几近干枯的卷柏(当地叫作‘不死草’)上面”。段俊回忆说,一路上山下山几乎无路,采集完毕回到住宿的地方时天已大黑,虽然辛苦,却感觉非常值得。

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 天天要闻

5个甘草新品种

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 天天要闻

研究人员在甘草地进行研究工作。

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 天天要闻

出自不同遗传背景的枸杞

枸杞当水果吃 甘草用作护肤 - 天天要闻

红色的枸杞和黑果枸杞种间杂交后代——紫果枸杞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岚 图/由华南植物园提供

从《黄帝内经》到《神农本草经》,药食同源物质在我国的发展历史悠久。2021年11月,我国药食同源物质正式进入依法管理阶段,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药食同源物质相关产业正式成为中医药行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药食同源植物枸杞、甘草、石斛等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同时也推动了其产业的发展。

进展1

鲜枸杞当作水果吃

近年来,华南植物园对观赏和药用两种大规模应用的经济植物进行了筛选,在兜兰、四季无忧、枸杞、三叶木通等植物中,筛选评价出两种“明星植物”进行大规模生产应用,而枸杞就是“明星”之一。2011年华南植物园成功选育了首个国审枸杞品种“中科绿川1号”,同时也是首个口感甘甜的水果型枸杞品种,并在青海、宁夏、新疆、甘肃等地进行了示范推广种植。

据华南植物园园艺中心主任、研究员王瑛介绍,经过近18年的努力,研究团队在宁夏建立了多个枸杞属物种的种质资源圃,为枸杞的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通过枸杞种质资源创新,培育了黄果等不同颜色的优良品系。据介绍,改良后的鲜果枸杞不但提高了果实大小,改善口感,还能增加储运和货架期。

研究为枸杞药用、菜用、鲜果、加工型等不同产业发展方向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枸杞产业发展的专一化品种培育的发展目标,创新性提出枸杞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型功能水果的新产业目标。不假时日,广州市民或许就能吃到如樱桃番茄般大小的鲜果枸杞,而枸杞再也无需只供煲汤之用。

为了研究枸杞,王瑛所在的研究团队曾去过内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十余个省区考察和收集野生枸杞属的植物资源,先后在内蒙古、宁夏等地建立过试验基地。

“虽然要经常出差去基地,但团队的师生都多年如一日的坚持我们热爱的事业。”王瑛告诉记者,家人也非常支持自己的科研工作,孩子4岁时在家里挂横幅说“我要跟妈妈去宁夏”,还在试验田头陪伴妈妈和师姐做实验。“团队成员在宁夏一待就是十个月,吃住在基地。为了让授粉后的枸杞果实袋不被吹落,在试验地里费心为树搭防风棚等,为了采集和运输实验材料,不辞辛苦开车马不停蹄两千余公里回到实验室。”

去年11月,我国药食同源物质正式进入依法管理阶段。王瑛表示,这一制度标志着我国明确区分了中药材被用作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的清晰界限。“通过药食同源物质的依法管理,保障了药食同源物质被用于食品的合法性,也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药食同源中药材明确了物种和未来的产业发展的方向。”

进展2

棚中石斛绑到树上种

享有“九大仙草之首”美誉的石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与养生价值。然而2007年之前,我国石斛产业主要还是依赖自然采集野生原材料的供应方式,规模小且产量低。

近年来,华南植物园将“苗床架空栽培”技术首次引入铁皮石斛种植行业,并取得巨大成功。选育出的“中科1号铁皮石斛”“中科从都铁皮石斛”“中科从都2号铁皮石斛”等品种,优质高产抗病性强,推广面积位居全国铁皮石斛品种之首。这些成就,都要从其研究团队踏入石斛领域的契机说起。

2007年,一些做药用植物的企业找到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段俊研究员,疑惑于铁皮石斛等药用石斛的种植问题。“当时我还纳闷,我们做石斛种植栽培研究时间不短了,栽培环节并不存在什么难点,为何企业种不好?”通过深入调研,段俊发现当时农户们的种植方式大有问题,就是“地栽方式”种植的铁皮石斛病虫害发生严重,种植基质透气性不好且容易积水,浇水多了极易烂根。于是他对症下药,将“苗床架空栽培”技术首次引入铁皮石斛种植行业,令企业种植的铁皮石斛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增加,产能迅速扩大。

段俊告诉记者,因为消费者对野生品种更感兴趣,所以野生中药用产品通常比人工栽培产品的价格要高得多。“基于消费者的需求,就从药用石斛的仿野生种植入手,使人工种植石斛的生长环境尽量与野生环境一致。野生石斛一般附生于石头上或树干上,因此我们尝试将棚中的石斛绑到了树上、石头上。”他说。将这种种植方式推广开以后,部分企业利用这种栽培模式来延时销售并提高附加值,将大棚中的铁皮石斛和霍山石斛等药用石斛移植到山里、林下,以度过市场低谷期,提高收益。

而将石斛种植在树干上或石头上的种植方式,不仅为民众带来新鲜感,林地中成片种植的石斛开花时的壮观景象,也成了一种新的旅游资源。

进展3

让甘草融入美容护肤品

听说过“十方九草”吗?为什么有些蜜饯不加糖还这么甜?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神农本草经》就将其列为药之上乘,作为传统的中药材,甘草也属于药食同源的植物,虽然个性低调却浑身都是宝。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李勇青研究员介绍,华南植物园研究甘草已有20余年的历史。“我们在宁夏和新疆建立了规范化的甘草资源圃,系统收集了中国野生甘草资源及部分国外甘草资源。通过对这些资源进行了多年系统的追踪,对其活性成分含量、长势等重要性状进行了系统评价,获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甘草核心种质资源。”

针对甘草产业的发展需求,华南植物园目前已建立了5个甘草新品种的组培快繁、侧根繁殖等种苗繁育技术体系,并开展了大规模的示范栽培。此外,还对甘草这一古老的药材展开一系列深入的研究,研究团队目前主要针对药用甘草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包括可以抗炎抗氧化的甘草黄酮和有美白黄金之称的光甘草定进行研究。据介绍,从光果甘草中提取的光甘草定,可以直接结合酪氨酸酶抑制其活性,使其不能产生多巴而释放黑色素,光甘草定因此而被称作“美白黄金”。正因为具备丰富的化合物及生理学活性,近年来甘草在护肤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李勇青说,从“怎么种”变成“不用种”,需要解析重要活性成分的代谢通路及其调控机制,这样才能获得高产稳产优质的甘草。而解析代谢途径,可以进一步在微生物中构建这些代谢途径,利用“微生物工厂”来合成这些高值的活性成分,从而不必靠天吃饭,解决怎样才能“不用种”就获得这些成分。

甘草虽然是大宗中药材,但是由于其是多年生植物且生长周期长,遗传复杂,所以研究起来存在一定难度。“目前研究大多集中于活性成分药用功能解析,关于活性成分如何合成、这些合成途径如何调控的研究非常少,我们的研究可以说每一步都不容易,每一个结果的获得都要克服各种困难”。

甘草的应用是世界性的,因此甘草的研究也是世界性的。李勇青表示,近年来华南植物园利用已有的优势,采用多组学手段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正在解析甘草查尔酮等黄酮类成分的代谢通路和合成调控机制,期待未来可以实现弯道超车,进一步提升我国在甘草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建立国际一流的药用植物专类园

中医药知识在民间流传很广,但很多使用者易受到自媒体、广告等误导。因此发展药食同源产业需要科学来引导。

“专业研究人员做科普才靠谱,而科普也应该是专业研究人员的职责之一。”李勇青表示,如何做好科普也是一门学问。

随着药食同源研究领域的发展,王瑛告诉记者,华南植物园将建立国际一流的药用植物专类园,其中将建立药食同源植物专类区,用于植物的展示和科普知识的展示。通过科学家讲座、志愿者参与、科普进校园、科普进社区等途径推动科学正确的信息和知识通过合理的渠道进行传播,对小学生、亲子家庭、老年群体不同受众人群开展不同的植物知识、化学成分知识、功效知识的传播。

药食同源是什么?

药食同源是指药材跟食材是同时起源的,许多食物即药物。去年,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规定》。

药食同源物质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许多广泛流行的保健类食品都属于此范畴,如玛咖、紫锥菊、蔓越橘等。许多国家都有与药食同源物质相类似,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药用价值的产品。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 天天要闻

流言|鱼刺卡喉时可以喝醋、吞饭解决?

流言:吃鱼卡刺时,可以使用民间流传的“土方法”来解决,如喝醋、吞咽米饭、馒头等。真相:鱼刺的主要成分是钙,可与醋中的醋酸发生反应,但想要用喝醋来软化鱼刺,效果甚微,因为醋在喉咙中只是短暂停留,作用时间不长,而醋中有效的醋酸成分很低,用其软化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 天天要闻

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气血足 夏季养气血,试试这3招→

俗话说“夏季无病三分虚”夏季,我们该如何养气血?身体哪些部位“发红”说明气血充足?身体这5处“发红”说明你气血充足!夏季,人体容易受到暑邪影响,出现面色白、嘴唇白、手掌白的情况,也是“血虚”的表现。如果身体这5处“发红”,则说明你气血充足、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养生攻略快收下!

7月7日4时04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季夏时节的开始。此时初伏将至,在一日胜过一日的炎风热浪中,荷花怒放、流萤飞舞、蝉鸣阵阵,万物用热情礼赞生命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