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初秋,我国第一艘服役于中国海军的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扬帆起航,标志着中国的海防由浅蓝走向了深蓝,由近海防御走向了深海防御,具备了强大的远洋作战实力。
而这艘"改装"航母的由来却堪称曲折坎坷,如果不是爱国商人徐增平当年的热血慷慨、倾力而为,恐怕我们中国拥有航母的时间还不知要延后多久。
爱国商人徐增平也有个航母梦
1952年,徐增平出生在山东省青岛市,骨子里就是一个朴素豪爽的山东汉子。18岁那年,徐增平响应国家的号召参军入伍,因为他个子高大,还擅长打篮球,因此1973年的时候,徐增平就被调转到广州军区,成了一名篮球运动员。
1983年,徐增平转业复员后徐增平暂居于广深两地,乘着时代的潮流,通过自主创业而成为了一名商人。起初,徐增平主要经营一些农副产品和家用电器,通过数年来执着的努力和坚持,他很快就在商场之中站稳了脚跟,赚得了不少利润。
1988年,徐增平移居香港,在这个商业贸易极为自由繁盛的黄金宝地,他拿出了自己的全部资金创办了香港创律集团。一开始,公司主营商贸和投资,3年后,徐增平开始进军房地产市场、石材工业领域及文化演艺事业等,将集团的多项实业经营得颇为成功。
事业成功后的徐增平回想自己的奋斗之路,常常由衷地感谢当年的参军经历,尤其是感激于部队和国家对他的锻炼和培养。徐增平暗下决心,一旦祖国有了需要自己的地方,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倾尽全力来报效祖国。
因为自己是军人出身,所以徐增平总是习惯收听收看时事新闻、关心国家大事。1997年的一天,徐增平无意中看到了一则有关乌克兰欲出售"瓦良格"号航母的报道,他顿时便激动万分,因为他深深地懂得一艘航母对于祖国来说意味着什么。
前后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徐增平的心中便浮现了一个坚定、清晰的念头:一定要买下这艘航母,然后把它交到中国海军的手上!
从那一天起,这个"航母梦"便成了徐增平的一个执念。为了能够用一个合理的商业理由成功购买下"瓦良格"号,他先是特意在澳门注资开办了一家娱乐公司,然后便带着一个小团队起身赶赴乌克兰,想要亲眼看一看"瓦良格"号的现状。
徐增平的"航母梦"就此开启,但他不知道的是,前路既漫长又曲折,充满了几多艰辛和几多阻碍。
用"白酒"和"健康"开路
当徐增平首次在乌克兰的黑海造船厂中见到了"瓦良格"号,便低呼道:咱们的国家太需要它了!在随后的洽谈晚宴上,徐增平对乌方说明了自己的来意:想将"瓦良格"号改造成一个海上大型娱乐综合体,发展旅游娱乐业。
众所周知,乌克兰也是一个好酒的民族,为了赢得乌方的信任和好感,徐增平便想在酒桌上找到双方的契合点,尽力促成这笔买卖。
但这买卖航母可绝对不是一桩普通的生意,对此,徐增平早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从中国带来了50箱酒精含量为60度的白酒,一方面是为了与好酒的乌克兰人交好结谊,另一方面也要借此拼一拼酒量,以表达自己购买航母的诚意和决心。
接下来的4天谈判期中,每到餐桌上落座,徐增平的手下便会带着若干箱白酒"上阵"。徐增平不会乌克兰语,但他却殷勤地向每一位乌方代表敬酒致意,然后自己便敞开了最大的酒量,几乎是以"鲸吞"般的喝法痛饮起来。
后来,徐增平回忆说:当时我在10分钟之内连续喝下了近6斤白酒,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虽说如此豪饮不免令人有些后怕,但当时那种近乎于"逞匹夫之勇"的做法却实实在在为徐增平一行人赢得了乌方代表们的一致信任和好感。
乌方代表们甚至表示愿意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来达成这笔交易,因此,"瓦良格"号的报价定在了1800万美元上下——但这个价格中却并未包含中方所亟需的航母构造图纸。
徐增平深知没有图纸是万万不可的,因此,他继续带领自己的团队施展谈判才能,直至最终说服乌方人员答应将图纸也一起"打包"售出,而最终的交易价格也只是定在了2000万美元。
就在徐增平为自己的谈判结果而感到小有成就的时候,一个意外情况却陡然发生了。原来,"瓦良格"号对外出售的消息传遍了全球,美国、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也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都想要将"瓦良格"号收至麾下。
公开拍卖会上,徐增平默默地捏了一把汗,但他心里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不到万不得已绝不放弃"瓦良格"!当时的"瓦良格"号,其实已经闲置多年,早已满身锈迹,而且还被拆走了绝大部分有技术含量的装置和设备。
因此,面对其他各国竞争对手的喊价,徐增平抱定了决胜的信心,最终以2000万美元的报价"力压"各国对手,成功获得了"瓦良格"号的购买权。
竞价成功了,而实实在在地付清全款对徐增平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徐增平当时将自己所拥有的产业尽数变现,也没能凑够2000万美元。
情急之下,倾家荡产的徐增平只好与国内的一家证券公司商议进行融资合作,总算赶在乌方准予的4个月延迟付款期结束前付清了全部交易款项。
1999年7月至2002年3月,在徐增平朋友的大力资助下、在祖国的积极努力下,徐增平背负着巨债、费劲了千辛万苦最终还是将"瓦良格"号拖回了大连港。回到祖国怀抱后的徐增平并没有歇一歇、停一停,而是马不停蹄地将"瓦良格"号与中国军队对接,正式将其转交给了祖国海军。
2012年9月25日,"瓦良格"号经过多番改造后焕然一新,并正式改名为"辽宁舰",开启了它深蓝色的服役之旅。
经历了破产和负债的徐增平重新征战商场,再次取得了事业成功
当初,为了支付"瓦良格"号的购价,徐增平耗尽了全部身家;为了将"瓦良格"号从乌克兰走海路拖回中国,徐增平又借遍了亲朋好友,背上了巨额债务。而当徐增平站在大连港口看着那个被寄予了无限希望的"瓦良格"号时,心中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后悔。
原来的公司因为没有资金运转,只能破产注销。可徐增平从来就不是一个软弱胆小之人,为了清偿债务、为了自己的将来,他毅然回到了原点,重新征战在商场之中,打拼了数年之后,又令创律公司焕发出了无限生机。徐增平不但还清了当年所背负的巨额债务,还令公司总资产一度创造了新高。
徐增平再次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后,依然心系社会和祖国,他积极为清华捐资助学,还当选为政协委员,继续为祖国的强大默默贡献着一份坚实的力量。
有人说徐增平是一位伟大的爱国商人,但其实他更应该被称作是一位民族英雄,因为他的胸怀之博大、对祖国之炽诚足以被中华儿女代代铭记、代代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