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国在行动

2025年07月10日12:30:12 军事 8186

南海地处西太平洋东西向主要海上航线的十字路口,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承载着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上贸易量及40%的石油产品运输。南海海域地理环境复杂,岛屿、岩礁、沙洲密布,暗礁、暗沙及浅滩分布广泛,且常受台风、海雾、海啸等恶劣天气影响。同时,南海周边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航行安全保障体系缺乏统一规划,通信、导航、搜救等配套能力整体薄弱。此外,南海还是全球海盗及武装劫船案件的高发区域,尤以马六甲海峡、新加坡海峡附近为甚,2025年上半年,该区域已发生50余起海上抢劫事件。


中国是最大的南海沿岸国,一直积极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致力于维护南海海上安全,在航海保障、防灾减灾、救援救助、打击犯罪等方面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为地区提供越来越多的海上安全公共产品。


提供智能化航海保障服务


中国自1989年起一直是国际海事组织a类理事国,高度重视南海作为国际航运要道的作用,持续以智能化手段提升航海保障服务,为全球船舶在南海海域航行提供公共安全产品。


一是智能助航设施体系化建设。截至2025年6月,中国在南海建设了包括灯塔、灯桩、导标、灯浮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岸基基站在内的各类导航助航设施95座,航标布局由点到面愈发完善。其中,三沙航标处实现100% 北斗终端远程管理,2 座北斗型ais岸基基站(西沙北礁、浪花礁,均位于关键国际航道)依托北斗系统通信与导航一体化的优势,可实时获取船舶位置、航速、航向等动态数据,同步传输至岸基系统,实现精准导航、应急响应、智能运维。[1] 具体而言,北斗系统对助航设施的全覆盖能够确保海事管理部门随时掌握船舶的准确位置和动态,提供精准可靠的导航服务;当船舶发生搁浅、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北斗基站对其周边船舶实时动态的掌控,能够帮助救援方有效缩短救援响应时间,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通过北斗型航标遥测遥控系统对南海航标进行常态化远程监控,可及时发现运行故障,提升远海航标运维绩效,确保航标效能持续稳定。

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国在行动 - 天天要闻

图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二是全电力智能航标船赋能。2024年11月,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全电力驱动的大型航标船“海巡176”轮下水,该船总长75.2米,型宽14米,型深6.3米,设计吃水4米,满载排水量约为2450吨,续航力5000海里,自持力40天,可在6级海况下安全航行、4级海况下安全作业。该轮主要负责南海海域航标的布设和维护,兼具海上溢油处置、海事应急搜救、值守人员交通、物资补给等多重功能,能够进一步提升南海海区的航海保障服务和应急反应能力。[2]


三是智能化航海服务平台集成应用。中国交通运输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遵循国际海事组织 e-navigation 的架构和标准,开发了一款公益性移动应用终端启航者app(isailing)。该应用以国际通用的官方权威数据为支撑,整合各类航行相关信息,为在南海海域航行的船舶提供包含航线规划、航行规则指引、船舶避碰等智能导助航服务,实时推送潮汐、风速、风向、能见度等水文气象信息,针对台风、海雾、海啸等灾害天气进行精准预警,并结合历史海况及暗礁、浅滩等地理数据生成避灾航线方案,构建起“风险监测—预警推送—航线避险”的全链条防灾减灾安全防护机制。


提升海上防灾减灾能力


自1957年7月1日西沙群岛气象站(三沙市气象站前身)建成并发出首份观测报文以来,中国对南海海域的气象观测记录一天都未曾间断,积累了长达60余年的连续基础观测数据。[3] 目前,中国以自然资源部南海预报减灾中心为核心枢纽,形成了“立体监测、智能预警、区域协作”的海上防灾减灾体系。


一是构建南海立体化监测预报体系。在天基观测方面,依托中国自主研制的“风云”系列气象卫星与高分遥感卫星,能够实现对南海海域台风生成和发展路径、海雾分布及海啸波动态的全天候追踪。[4] 中国气象局分别于2023年11月、2024年9月发布了“风云地球”国际版、东盟版,持续为国际社会提供气象公共产品和服务。截至2024年11月,风云卫星服务的国家和地区达132个,风云卫星国际防灾减灾应急保障机制注册用户达36个国家和地区,自2018年9月首次启动应急保障机制起,已响应国际应急服务请求百余次。[5] 在陆基监测和海基监测方面,中国南沙岛礁气象观测系统已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台风、暴雨、强雷电等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100%,智能网格预报区域实现海陆融合,预报时效10天,初步形成了覆盖南海区域的时空分辨率1小时、1公里智能网格预报“一张网”,实现临近、短时、短中期到延伸期时效的无缝隙海陆一体化监测预报。

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国在行动 - 天天要闻

图2. 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


二是提升智能化灾害预警能力。中国的海啸预警浮标已在南海成功应用,能够在15-45分钟内监测到马尼拉海沟北部3个断层所引发的海啸,为南海沿海城市提供2-5个小时的预警时间,有效提升了海啸监测预警服务能力。[6] 中国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研发的“南海海洋气象监测一体化平台”能够有效提升南海气象预报和灾害预警能力,实现渔民预警短信精准靶向发布全覆盖。2023年5月,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风暴潮、海啸监测预警系统正式投入业务化运行,可实时获取全球65个沿海国家300多个站点的潮位观测信息,实现了对全球风暴潮的实时监测。[7]


三是加强区域协作和技术共享。中国牵头设立的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长期为南海周边的中国、文莱、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提供全天候的地震海啸监测预警服务,积极协调南海周边国家开展地震海啸技术交流、人员培训,强化地震海啸预警标准化流程、提升南海周边国家地震海啸预警业务能力。自2018年以来,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中心已对来自周边国家300多名国际学员进行培训,并有十多名工作人员在该中心开展短期业务交流。2025年4月,中国承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太平洋海啸预警与减灾系统政府间协调组(intergovernmental coordination group for the pacific tsunami warning and mitigation system,简称icg/ptws)第31届大会,与各国共享地震海啸监测、预警和减灾技术与经验。[8] 2021年、2023年,中国自主研发的“妈祖·海流”和“妈祖·海浪”海洋数值预报模式分别投入业务化运行,承担海上灾害应急预警发布任务,在“摩羯”、“格美”等台风引发的海洋灾害应急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12月,“妈祖”系列海流和海浪数值预报模式源代码正式向国际开源。[9]


构建海空立体救捞体系


中国救捞作为海上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守卫者,严格遵循《国际海上搜寻救助公约》,在南海构建起海空立体应急救捞体系,以系统化部署为国际社会提供人道主义公共产品,对保障南海海域海上人命、环境、财产安全、保障海上物流链供应链通畅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三位一体”救捞网络成型。中国救捞成立于1951年,70余年来,中国救捞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长期在南海海上救助和打捞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2007年11月22日,受热带风暴“海贝思”影响,西沙、南沙几十艘中外渔船和上千名渔民被困,情况十分危急。3艘救助船舶、1架救助直升机赶赴西沙、南沙救援,8天时间里共救援中国渔船52艘、中外籍渔民1022名,其中越南渔民7名,菲律宾渔民29名。[10]


2018年7月中国专业救助力量正式进驻南沙群岛以来,中国在南海海域逐步建成了空中立体救助、水面快速反应、水下抢险打捞的“三位一体”海空立体救捞网络。截至2025年4月15日,中国救捞共完成了28批次值班船舶轮换,11批次救助直升机轮换,共有850人次奔赴南沙岛礁开展应急救助值守,执行救助任务119起,成功救助遇险人员704名,遇险船舶30艘,获救财产价值逾41.86亿元。[11]


二是深远海救捞能力升级。随着中国海洋科技特别是深海装备的发展,中国在深远海的救助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2024年1月,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南海救103”轮正式列编,该船满载排水量达19000吨,续航力16000海里,具备水面遇险人员搜寻救助、深远海拖曳救助、海空立体搜寻支持等七大功能,可搭载大型救助直升机,配备6000米自主式无缆潜航器,具备深远海综合搜救能力,并将参与全球海上搜救和国际救援行动。随着“南海救103”轮的加入,目前中国在南海海域动态部署了25艘专业救助船艇、4架救助直升机、9支应急救助队,实施24小时全天候值班待命。[12]

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国在行动 - 天天要闻

图3. “南海救103”轮


三是积极展开国际人道主义救捞救援。中国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负责南海海域的救捞工作,下设南海第一、第二救助飞行队,救助船队、救助保障中心、七个救助基地以及三沙海上救助中心。南海救助局救助指挥值班室和救助基地实施全天候值班制度,负责接受遇险信息、指挥救助力量执行海上人命救助和应急抢险任务。2025年年初以来,中国南海救助局已经成功救助在海上突发疾病和受伤的中外渔民、船员和游客十余次。2024年、2023年、2022年,南海救助局在南海海域分别成功救助海上遇险的中外人员120余人次、80余人次和110余人次。


表1.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近3年间救助外籍船舶典型案例[13]

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国在行动 - 天天要闻


深化打击跨国犯罪的国际合作


一是推动规则磋商与机制构建。中国以《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为基础,将合作打击海盗、走私、贩毒等跨国犯罪纳入“南海各方行为准则”框架并积极推进磋商进程,通过制度化设计提升区域安全治理共识,为加强国际合作打击跨国犯罪提供规则支撑。


二是提升国际合作反海盗效能。一方面,中国作为《亚洲地区反海盗及武装劫船合作协定》(recaap)核心成员国,持续强化信息共享与联合行动。2024年6月,中国承办了recaap信息分享中心能力建设研讨会,菲律宾、新加坡、越南等14个国家的代表共同分享打击海盗和武装劫船的最佳经验,推动区域各国通过 recaap 信息网络系统实现案件数据实时互通,提升打击海盗及武装劫船的能力。[14] 另一方面,中国积极推动与南海周边国家开展海上执法合作和联合演练。中越海警在北部湾保持着长期而稳定的联合巡逻机制,自2006年以来,中越之间每年举行两次联合巡逻,成为南海海上执法合作的典范。2025年4月举行的首次联合巡逻涉及中国海警西沙舰、永兴舰和越南海警8004、8003船,覆盖海域面积255.5海里,并首次纳入了海上搜救(sar)演练,表明双方的合作已从传统执法向更广泛的海上安全和保障领域深化;中国与新加坡也致力于开展持续的双边海上安全合作,2025年5月,“中新合作-2025”海上联合演习在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及附近海空域进行,此次联合演习侧重于海上搜救、补给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表明中新海上安全合作正扩展到更广泛的能力范围,以营造更安全、受监控的南海海上环境。


表2. 2025年中国在南海的海上联合执法与安全演习情况[15]

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国在行动 - 天天要闻


三是构建“常态监管+专项行动”结合的海上执法体系。中国海警局(ccg)是中国主要海上执法力量,2024年共处理了601起走私案件,捣毁32个犯罪团伙;破获了5起毒品相关案件,缴获毒品3.8吨;与移民局合作开展维护边境安全和移民管理的行动,查处了20多起非法组织穿越过境的案件,逮捕犯罪嫌疑人130余名。[16] 自2019年开通95110海上报警服务电话以来,中国海警局共接报警情近31万起,其中打击各类走私、贩毒、偷渡案件5900余起。[17] 2025年,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启动了“净海”、“惊雷”等专项行动,在打击走私、贩毒等海上犯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表3. 近3年中国海警在南海打击跨国海上犯罪典型案例[18]

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国在行动 - 天天要闻


70余年来,中国在维护南海海上安全中的作用和贡献有目共睹,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通过提供智能化航海保障服务、提升海上防灾减灾能力、构建海空立体救捞体系以及深化打击跨国犯罪的国际合作等行动,中国为南海海上安全做出了与其实力相称且持续而稳定的贡献,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形象。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共同安全的原则,为南海海上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参考文献

[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网站. 覆盖率达100%!北斗助力三沙航标维护.[eb/ol]. (2021-03-05).http://www.beidou.gov.cn/yw/xydt/202103/t20210311_22028.html.

[2] 交通运输部.海事系统大型航标船“海巡 176”轮下水[eb/ol]. (2024-11-07).https://www.mot.gov.cn/jiaotongyaowen/202411/t20241107_4159076.html.
[3] 中国气象局.南海观云测雨56载,三沙气象发展谱新篇[eb/ol]. (2023-05-26).https://www.cma.gov.cn/2011xwzx/2011xmtjj/202305/t20230526_5534381.html.
[4] 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风云b星首图发布,致敬建党百年,风云从未如此清晰[eb/ol].https://data.cma.cn/site/article/id/41094.html.
[5] 中国气象局.共绘蓝图,彰显担当——风云卫星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新进展[eb/ol]. (2024-11-27).https://www.cma.gov.cn/ydyl/202411/t20241127_6712779.html.
[6]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海洋科技成果巡礼”专栏——海啸预警浮标[eb/ol]. (2023-05-26).http://www.notcsoa.org.cn/cn/index/show/3960.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学传播与成果转化中心. 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风暴潮、海啸监测预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eb/ol]. (2023-05-16).https://www.nsfc.gov.cn/csc/20340/20289/64905/index.html.
[8] 杨怀玮.专家培训南中国海区域海啸预警技术. 中国自然资源报[eb/ol]. (2021-12-21).https://www.mnr.gov.cn/dt/hy/202112/t20211221_2715233.html.
[9] 中国日报网.“妈祖”系列海洋数值预报模式代码开源.[eb/ol]. (2024-11-20).https://cn.chinadaily.com.cn/a/202411/20/ws673d7d16a310b59111da46e5.html.
[10] 光明日报. 中国救捞60年惊涛骇浪中挽救57145个生命,https://www.chinanews.com/sh/2011/08-25/3282647_2.shtml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交通救捞完成第28批次南沙岛礁常态化值守轮换.[eb/ol]. (2025-04-17).https://www.mot.gov.cn:10443/jiaotongyaowen/202504/t20250417_4167093.html.
[12] 央视网.我国最大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投入使用,可搭载大型救助直升机. [eb/ol]. (2024-01-30).https://news.cctv.com/2024/01/30/artiqzeqpaf5hlnbfqelshmt240130.shtml.
[13] 根据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公布的信息整理。
[14] recaap information sharing center, recaap isc welcomes its 7th executive director[eb/ol]. (2025-04-02). https://www.recaap.org/resources/ck/files/news/2025/press%20release%20-%20recaap%20isc%20welcomes%20its%207th%20executive%20director%20(2%20april%202025).pdf.
[15] 根据中国国防部、中国海警局公布的信息整理。
[16] people’s daily online. china coast guard strengthens crackdown on maritime crimes.[eb/ol]. (2025-01-27). https://en.people.cn/n3/2025/0127/c90000-20270979.html.
[17] 新华网. 中国海警95110开通五年接报警情近31万起.[eb/ol]. (2024-07-10). https://www.news.cn/politics/20240710/8856f1e6fc884fe399e5f9eeeb6612dc/c.html.
[18] 根据中国海警局南海分局公布的信息整理。


作者简介:于敏娜,“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研究网络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海洋发展研究院双聘研究人员,武汉大学法学博士。研究方向聚焦国际法、海事海商法及极地治理,在《frontiers in marine science》《河北法学》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2)》,担任《maritime law perspectives old and new》副主编。

关于“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为维护和促进南海和平、稳定与繁荣,我们发起“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scspi),致力于聚合全世界的智力资源和开源信息,持续跟踪主要利益和责任相关方在南海的重要行动和重大政策动向,提供专业的数据服务和分析报告,助力各方管控分歧、超越竞争并走向合作。


版权声明:本报告版权归“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所有,文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欢迎转发、关注,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

军事分类资讯推荐

新董事长上任!5700亿巨头官宣 - 天天要闻

新董事长上任!5700亿巨头官宣

7月8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根据党中央决定:周治平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程福波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如何识破潜伏在身边的间谍?揭露间谍的5副面孔 - 天天要闻

如何识破潜伏在身边的间谍?揭露间谍的5副面孔

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对我国开展渗透窃密活动愈发活跃,个别公职人员被围猎,造成失泄密,损害国家安全和利益。今天(10日),国家安全机关通报了3起公职人员泄密案件。无视保密规定导致泄密国家安全机关通报,某单位部门副职张某,在某次会议领取3份涉密文件后,未依规送回单位妥善保管,而是将密件带回家中。张某回家...
在俄乌问题上  美国为何出尔反尔? - 天天要闻

在俄乌问题上 美国为何出尔反尔?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对俄罗斯总统普京感到失望,并计划向乌克兰运送更多武器等言论,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日表示,俄方期待继续与华盛顿对话,并致力于修复严重受损的双边关系。佩斯科夫说,俄美在乌克兰问题上“没有分歧”,双方都有意愿通过
中国警告胡塞武装,不准打西方商船,背后都是“人情世故”? - 天天要闻

中国警告胡塞武装,不准打西方商船,背后都是“人情世故”?

前言中国罕见的在安理会表态,希望胡塞不要再打西方的商船了,背后的人情世故拿捏得死死的。红海危机升级,中国为何突然 “亮剑”?自从以色列在加沙搞事,胡塞武装就像开了 “复仇挂”,不仅对以色列本土发动袭击,还封锁红海航道,专门盯着挂以色列旗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