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独家发布,谢绝转载
特朗普突然对普京翻脸,威胁要"轰炸莫斯科",俄军728架无人机连夜空袭乌克兰,地面部队直逼扎波罗热,这场持续三年的博弈背后,究竟谁在给谁设局?
观察者网报道,美媒曝光的一段录音显示,特朗普曾警告普京,敢打乌克兰就炸莫斯科。这段录音让外界惊讶,曾多次公开称赞普京、反对对俄制裁的特朗普,为何突然对俄放狠话?事实上,这背后是普京长达三年的战略布局与特朗普“谈判术”的彻底失效。
早在特朗普1.0时期,他就一直标榜自己与普京“私交甚好”,甚至称“信任普京胜过美国情报机构”。
到了特朗普2.0时期,他更是多次拿自己与普京的关系炒作,甚至宣称如果2022年的美国总统是他,那俄乌压根就打不起来,高调展示自己“和平大使”的形象。
但这些其实就是特朗普惯用的“关系麻痹术”,先建立私人纽带,再在关键时刻施压,当然特朗普对普京的示好还有另一层企图,那就是想联俄抗中。
但从特朗普一开始自信满满表示要迅速解决俄乌冲突,到现在直接承认让俄乌停火都很艰难,就能看出还是普京的段位更高一些。
虽然普京对外的形象一直都是“强人总统”,但实际上普京的政治手段还是很圆滑的。俄乌冲突期间,普京更是设下了一个长达3年的局,在"明斯克协议"吃瘪后彻底转变策略,2023年夏季开始,俄军突然放缓攻势转入防御,故意给西方制造"战争疲劳"的错觉。
与此同时,俄方开始在非洲、中东频繁活动,通过粮食、能源合作瓦解反俄联盟。这种"以拖待变"的战术在去年初见效,欧盟对乌援助法案在匈牙利阻挠下搁浅,美国600亿军援法案在共和党掌控的众议院卡关数月。直到俄军突然在哈尔科夫方向撕开防线,西方才惊觉中了缓兵之计。
此后多次的美俄乌谈判中,普京的态度始终“温和而强硬”,让美国数次以为和谈有望,但重燃的战火一次次打在特朗普的脸上。
如今他终于意识到,普京从未真正被自己“忽悠”。俄军在战场持续进攻,而特朗普所谓“当选后24小时促成俄乌和谈”的承诺,早已被普京当作耳旁风。
7月8日,特朗普恼羞成怒地改口称“对普京非常不满”,甚至爆粗口指责普京“满嘴胡扯”。这种情绪化反应,恰恰暴露了他对俄战略的彻底破产。
对于美方的失态,克宫依然很淡定,只是表示“无法核实特朗普言论真实性”,并暗示这是中期选举前的政治操作。
当然,俄军在前线的动作一刻都没有停,就在特朗普录音曝光同日,泽连斯基承认,俄军一夜之间发射了728架无人机和13枚导弹,其中超300架为“沙赫德-136”自杀式无人机。
尽管乌方宣称“大部分被拦截”,但全球火灾监测系统显示,乌多地发生剧烈爆炸。
俄军目前日均生产千架“沙赫德”无人机,未来很可能将单日轰炸量提升至800-1000架。这种“饱和打击”战术让乌军疲于奔命,乌克兰的防空系统更是形同虚设。
所以泽连斯基所说的“拦截成功”,或许就是用地面建筑“拦截”无人机,不过这怎么不算“拦截”呢?
空中攻势只是俄军“组合拳”的一部分。在地面作战中,扎波罗热前线突然告急。
俄军在此投入了“三年未见”的猛烈进攻,采用4人摩托化小组配合无人机的新战术,沿整条接触线推进。
乌媒称,俄军成功渡过扬切克拉河,控制卡梅涅茨大部分区域及洛布科夫村,其先头部队距扎波罗热市仅26公里。此举使俄军炮兵和FPV无人机可对该州首府构成直接威胁。
当日,泽连斯基要求“将俄军推回河南岸”。但现实是,俄军控制卡梅涅茨-奥列霍夫公路后,乌军后勤线已被切断。
而俄军目标并非强攻扎波罗热市,而是夺取交通枢纽奥列霍夫,从而策应顿巴斯主战场。若此役得手,乌军在东南部的防御体系将彻底碎片化。
这场攻势背后,是普京对西方援乌疲劳期的精准拿捏。美国对乌的军援三次被叫停,欧洲停供的武器不过是杯水车薪,而俄军却凭借伊朗无人机和朝鲜炮弹维持着火力优势。
可以说,经过三年布局,普京正将俄乌冲突推向决定性阶段。728架无人机的夜空和扎波罗热方向的26公里战线,都在将这场冲突推向最终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