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凌云
华舆讯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旅游服务行业受到了重创。”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法国华人、法国U盟司导协会创会荣誉会长余仲进入旅游服务行业以来最艰难的一年。“为了应对危机,2021年必须有点新思路。”
▲法国U盟司导协会创会荣誉会长余仲。(图片均来自受访者供图)
余仲所在的法国U盟司导协会主要从事中国游客和商务团体赴法行程的定制和接待等工作。自去年3月份以来,相关业务就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如果说2020年新冠疫情刚刚暴发时,我们想的还是如何度过难关,尽快恢复原有的工作生活节奏,但是以现在的情况来看,我们只能面对现状,认认真真的开始做起‘副业’。”
丨开展多元业务,分摊风险
进入2021年,余仲发现他身边的旅游从业者开始把“副业”变成“主业”,做着与旅游行业并不相关的事情。比如,一些人加入Uber平台,从事法国国内的网约车服务;一些人加入代购行列,帮助中国人“远程”买红酒、皮包等物品;一些人进入超市工作,因为超市需要更多服务人员……
如果说这场疫情对余仲最大的改变是什么?那就是风险分担意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余仲坦言,在很多人心中协会是专业的旅游服务团队,能把旅游接待这件事做“精”。“面对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们的抗风险能力低,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思路,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比如基于这么多年的行业积累和优势,开展旅游策划、展览演出等文化服务。”
余仲思考的是,如果中国人不能来法国,那么如何为他们呈现法国的历史文化,特色亮点?
“互联网平台或许是最佳的方式。”余仲注意到,现在抖音等互联网平台,给予越来越多自媒体人发挥的空间和机遇,“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能够连接对法国文化感兴趣的中国朋友。”
▲余仲个人涂鸦
余仲沟通过一些专门接待中国游客的法国景区服务人员,同样希望能够加入进来,发挥自己出镜、讲解、文化积累等方面的优势。“我们身边还不缺乏视频制作、拍摄等各方面的人才。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内容和呈现方式能够吸引更多的‘中国粉丝’,带来流量和影响力。”
新媒体传播方式潜力与压力并存。比如什么是中国人感兴趣的内容,怎样的视频呈现更轻松有趣?余仲表示:“整合各方面资源是我们的优势,但是如何捕捉中国粉丝的喜好是我们的挑战。现在我们有了更多时间,可以思考和摸索这样的方式。”
丨当年的“小小鱼儿”变成了“大鱼”
余仲祖籍是浙江温州。1991年,12岁的他跟随父亲来到法国生活。随着他在这里生活时间越来越长,对法国的了解程度也更加深入。
一次偶然的机会,余仲了解到原来一战中也有华人的身影,他们以华工的身份参与其中。在欧洲,1918年11月11日标志着一战结束。鲜为人知的是,有约14万中国劳工做着清理战场、掩埋尸骨和战后重建等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一次听说14万这个数字,我颇为震惊。我相信还有很多华侨华人和我一样,即使身在欧洲也不了解这段历史。”余仲从2012年开始,利用语言优势,带法国的华侨华人参观华工墓地,了解这段历史,并由此开始进行旅游服务工作。
他带法国华侨华人深入酒庄,品味法国的红酒文化;带他们到法国中部火山区的薇姿(Vichy)小镇,体验温泉养生特色;带他们登山、徒步、滑雪,感受欧洲人喜欢的休闲方式;带他们到奶酪加工厂,了解奶酪制作过程……
刚开始做旅游接待服务的时候,余仲的网名叫‘小小鱼儿’,后来大家都喜欢叫他“大鱼”。随着中国游客、商务团体到法国人数越来越多,他也开始将自己的业务范围从法国国内拓展到中国。他越做越大的业务,因为疫情按下了“暂停键”。
但是余仲相信,中国人未来赴法国旅游、商务洽谈等针对性会越来越强,走马观花似的游览会越来越少。“精品与定制一定是未来的方向,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线上内容传播也要基于这样的特点,寻找到精准的人群,进行精准服务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