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技术移民政策会在2025年9月前面临调整,这并不是空穴来风。
新西兰总理Christopher Luxon于2025年7月3日公布的政府第三季度(7-9月)行动计划中,第12条明确将就“技术移民类别(SMC)签证”作出最终决策,目标是吸引并留住高技能技工与技术人员。这标志着SMC政策调整已进入倒计时阶段,最晚不迟于9月底。
此消息一出,我们接到了大量的咨询。新西兰技术移民政策如何调整?它会变得更难吗?
根据政策变化规律来看,新西兰新的技术移民政策自2023年底公布至今,已经实施快2年了,按照经验来看也确实到了一个变政周期中,移民局也在2025年初已预告将对绿名单和SMC进行审查。而近期,技术移民政策也出现了小的微调作为铺垫:
绿名单扩容(8月18日生效):2025年6月新增10个蓝领职业(如焊工、机械装配工、汽车钣金工)至“工作转居留”通道(Tier 2),需工作满24个月后申请居民签证。
薪资门槛上调(8月18日生效):技术移民工资中位数从$31.61/小时升至$33.56/小时,直接影响SMC、工签转居留等路径的申请资格。
变政的核心内容与背景动因是什么呢?
改革方向预测
- 技能与薪资双挂钩:可能进一步强化薪资作为技能水平的代理指标(参考2018年提案)。
- 工作经验门槛提升:或要求申请人具备多年关联工作经验,减少“短期读书/工作即移民”的路径。
- 6分制优化可能:倾向高学历(硕士+1年工作经验或博士)和高薪人群(3倍中位工资直接达标),未来或调整积分权重,减少或关闭低学历低收入人群移民途径。
政府核心动因
- 经济复苏导向:制造业每年贡献约218亿纽币,但面临严重用工荒,或新增蓝领职业填补结构性缺口。
- 筛选高质量移民:政策长期存在“低技能岗位套用高技能分类”问题,改革意在确保移民真实技术水平匹配本地需求。
- 降低社会福利负担:同步收紧18/19岁人群福利资格,反映政府控制公共支出的意图。
一句话总结:政府需要更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就业人群,且对申请人水平有着更高要求。
面对如此变革,我们作何准备?
第一,抓紧时间申请!面对即将到来的变政,我们只有预测,一切还都是未知数。那么在政策尚且明朗的时候,不要犹豫。太多的经历告诉我们:时机一旦错过就不再!
第二,选择专业团队完成申请。新政所带来的改变,必然会带来更多的申请盲区。如何有效避险,保证成功率,做到事半功倍。寻找一个优秀的团队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