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必须提高警惕:日本正式决定对稀土出手

2025年07月07日15:02:06 国际 1279

日本为了摆脱对中国稀土依赖,甚至取代中国稀土主导权,决定进行深海稀土开采,稀土关乎中国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我们必须警惕。对于日本的动作,中方从抓谍控技、价格操盘,到卡住供应链命脉,一系列“组合拳”精准打到日本软肋上。

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必须提高警惕:日本正式决定对稀土出手 - 天天要闻

根据日本官方最新发布的消息,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JAMSTEC)将在2026年1月正式启动南鸟岛海域的深海稀土试采计划。

地点选在南鸟岛东南海域,深度高达5500米,计划通过“地球号”钻探船采集35吨深海泥浆,提炼出70公斤稀土元素。按照他们自己的估算,每公斤稀土的成本高达120万美元,是国际市场价格的1200倍。

明知道亏本都亏得离谱,日本还要硬着头皮上,这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政治目标——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

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必须提高警惕:日本正式决定对稀土出手 - 天天要闻

日本内阁府已经将这个项目定性为“战略突围工程”,旨在摆脱中国稀土主导地位所带来的“安全压力”。换句话说,日本不是在搞资源开发,而是在做“战略备战”。

这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实打实的“资源安全牌”,甚至带有强烈的军事准备意味。

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稀土这个行业虽然听上去冷门,但它几乎渗透在所有高科技产品的核心部件中。全球92%的稀土精炼加工能力掌握在中国手中,日本每年约有一半以上的高端稀土依赖中国进口,尤其是在镝、铽等稀缺重稀土领域,几乎无可替代。

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必须提高警惕:日本正式决定对稀土出手 - 天天要闻

这种高度依赖在正常情况下没问题,但一旦发生地缘政治摩擦,日本就很容易被“掐住脖子”。

从2023年开始,美国推动“供应链去中国化”,日本作为盟友响应最积极,不仅在半导体、光刻胶、关键材料领域加强出口限制,也试图在资源层面自建体系。

南鸟岛深海稀土开采计划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的。哪怕成本再高,哪怕技术风险再大,日本也要硬上。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地缘政治和国家安全问题,不是经济账本能解释得了的。

但问题是,日本能顺利突围吗?中国真会坐视不管吗?面对日本“剑指稀土”的动作,中国没有被动等待,而是早已开始布局,从技术安全、价格体系到出口管控,三条线同时展开反制。

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必须提高警惕:日本正式决定对稀土出手 - 天天要闻

2024年10月生效的《稀土管理条例》,明确将稀土分离提纯技术列为国家敏感技术,出口必须经过国务院批准。非法泄露,最高可判10年有期徒刑。

工信部还在全国32家重点稀土企业部署了AI巡检系统,实时监测1.2万项关键参数,仅2025年上半年就阻止了17起外部技术渗透事件。

用一句话来说:核心技术,不外传!这堵住了日本“偷师学艺”的所有可能。

在日本宣布深海计划后的第一时间,中国稀土集团就祭出组合拳:稀土原矿价格下调12%,让日本从其他市场采购成本猛涨;高端永磁材料成品价格上涨20%,形成“低价打压-高价限制”的双重策略;丰田、索尼等企业磁铁成本飙升37%,直接压缩利润空间。

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必须提高警惕:日本正式决定对稀土出手 - 天天要闻

这招说白了,就是“你不是想自力更生吗?那我就让你在成本上喘不过气来”。这与当年美国对中国发动科技封锁如出一辙,只不过现在角色反过来了。

最后一招,是“卡脖子”的狠活。中国已经对向日本和美国的稀土出口进行了战略性调整:仅维持民用领域的最低供应标准,避免其在关键领域形成库存储备。每当局势出现争端,中国就限制出口,消耗其已有库存。

比如2025年,中国对日稀土配额缩减15%,直接导致日本半导体产业链出现断供,索尼被迫向中国申请特批配额。反倒让中国在博弈中更加从容。

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必须提高警惕:日本正式决定对稀土出手 - 天天要闻

按理说,日本不差钱,技术也不错,怎么就干不好稀土这点事?问题就在于——他们搞的是“深海稀土”,不是地表资源,难度完全不是一个级别。

南鸟岛所在的采集区,水深高达5500米,压力相当于每平方米承受550个大气压。而日本至今还没能稳定控制2500米深度的采集技术,更别说5500米了。

他们寄希望的英国设备供应商,原计划2025交付的深海吸泥装置,因技术缺陷已经延期到2027年。而且就算真能采上来,精炼技术还得送到中国包头来做——日本自己的分离技术远远跟不上。

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必须提高警惕:日本正式决定对稀土出手 - 天天要闻

别忘了,就连三菱在非洲开采的稀土精矿,70%都要运到中国精炼。他们自己心里也清楚,这套工程搞下来,不仅烧钱烧时间,还不见得出成果。而且,就算项目成功,到2030年也只能满足日本稀土需求的7%,花掉的却是相当于30年中国采购稀土的预算。这一买卖,怎么看都不划算。

很多人容易把中国的稀土优势理解成“我地底下多”。其实这只是表面。真正的优势在于,我们从上游采矿、中游冶炼到下游制造,形成了全球唯一的全链条工业体系。再加上政策引导、市场调节、人才储备、环保标准等多重配套,中国的稀土行业已经形成了“规模+效率+安全”的闭环。

这不是你有钱就能复制的,也不是一两年能模仿的。所以我们说,稀土并不是谁都能掌控的战略资源,它不仅靠埋在地下的资源禀赋,更要看你有没有工业体系、有没有产业协同力。

事关中国国家安全,必须提高警惕:日本正式决定对稀土出手 - 天天要闻

在这方面,中国的领先不是一点半点。日本这次对稀土的“出手”,表面上是科技项目,实则是一场战略试探。他们想挑战中国稀土主导权,想在“中美科技战”中抢占制高点,甚至妄图摆脱地缘约束。

但从当前局势看,中国早已做好了反制准备,而且一招比一招实在。这不仅是一场资源战,更是一场产业安全战、技术保卫战,甚至是未来战略空间的博弈。

对中国来说,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守住稀土命脉,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资源保卫战”。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甘肃、河北省住建厅,定西、石家庄市政府,被约谈! - 天天要闻

甘肃、河北省住建厅,定西、石家庄市政府,被约谈!

中国建设报7月7日消息,2025年5月25日,甘肃省定西市锦城云玺商业综合体项目(一期)A区5楼发生一起起重机械伤害类事故,造成3人死亡;6月3日,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和平东路与煤机街交口处污水管道迁改工程发生一起土方基坑坍塌类事故,造成3
逝者“领”津贴:民生资金经不起“跑冒滴漏”丨九派时评 - 天天要闻

逝者“领”津贴:民生资金经不起“跑冒滴漏”丨九派时评

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文和刀 一纸公告,牵出一堆问题。 近日,“23名死亡人员领高龄津贴”一事引发广泛关注。 逝者“领走”津贴,源于信息漏洞。简言之,23名逝者的信息,未及时上报或者共享至当地民政部门。 民政部门在专项行动中自查自排,发现了问题。具体是:通过与市公安、市卫体进行数据共享和比对,发现了23名逝者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