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美国 “对等关税” 90 天暂缓期即将于 7 月 9 日结束,最后期限马上就要到来,双方却都没有妥协的意思。
双方的要求都没有得到满足,美印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印度总理莫迪对此倒是做出一副举重若轻的姿态。
和美国谈不下来,那我就着眼南南合作,搞自己的外交圈子,出访金砖,眼不见为净,美国什么的,不必理会。
印度两大底线不让步,谈判卡在哪?
自 2025 年 4 月,美国政府在全球推行 “对等关税” 计划,旨在以高压手段重塑国际贸易规则,只要对美国有贸易顺差,就要被针对。
印度与美国长期存在贸易逆差,高达 457 亿美元,这无疑让印度成为美国重点 “关照” 对象。
美方频频指责印度 “征税不对等”,并在农业、乳制品、转基因产品等领域,要求印度全面开放市场,企图为美国农产品和相关产业打开广阔销路。
但毕竟是关乎国民经济的大事,面对美方步步紧逼,印度政府从谈判初期就咬住两大关键底线始终不松口。
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多次公开强调,农业和乳制品这两条红线绝无让步空间。
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在印度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占印度 3.9 万亿美元经济总量的 16%,养活了该国 14 亿人口中的近一半。
印度农民数量庞大,是最具影响力的投票群体。四年前,莫迪政府试图推动有争议的农业法案,最终因农民强烈抗议而罕见让步。
美国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接纳转基因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还希望扩大乳制品、酒精饮料等的市场准入,同时取消对产奶动物所用饲料的严格规定。
但印度以 “粮食安全和影响农村生计” 为由拒绝,你美国是赚到钱了,但这可能导致大量印度农民面临美国廉价农产品冲击而失去生计,更会动摇莫迪政府的选票根基,政治后果不堪设想。
印度还希望美国取消对钢铁、铝和汽车零部件等征收的附加关税,并保证未来不再加征新关税。同时,在纺织和鞋类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印度要求从美国获得与其他自贸伙伴类似的低关税待遇。
美国寻思我的要求你都不满足,你还提上问题了,也并未在这些关税问题上给出令印度满意的承诺。
印度放话报复,威胁征税还通报了世贸组织
随着谈判推进,双方矛盾愈发尖锐。
7 月 3 日,美国政府宣布将从次日起向全球主要贸易伙伴发出 “关税信函”,并计划 8 月 1 日启动正式加税。
在此紧张局势下,印度没7 月 4 日通过世贸组织(WTO)正式通报,将对价值 7.24 亿美元的美国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以此回应美国对印度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 25% 关税,该关税将冲击印度 28.9 亿美元的出口。
印度商业和工业部长戈亚尔强硬表态,印度拒绝仓促达成贸易协议,只有互利互惠才能促成协定。
印度还对美国金融机构出手。
印度证券交易委员会重罚华尔街巨头 Jane Street,指控其操纵市场非法获利 70 亿美元,没收资金 484 亿卢比,并禁止其未来三个月进入印度市场。
印度在美印贸易冲突中,似乎眼见无法妥协,索性不再被动挨打,选择主动出击,坚决捍卫自身利益。
莫迪:不必理会,转身搞起南南合作外交圈
在与美国贸易谈判破裂、关系紧张之际,莫迪政府倒是展现出独特的政治智慧。
选择调整外交策略,将目光投向 “南南合作”,积极借助金砖国家等多边平台拓展外交空间。
莫迪公开表示,金砖国家是促进 “全球南方” 国家合作的重要平台,有助于建立 “平衡的多极化世界秩序”。他亲赴巴西参加金砖峰会,希望借此加强与 “全球南方” 国家的友谊纽带,深化多边合作。
美国在贸易谈判中的强硬要求,如要求印度切断与俄罗斯的军事合作、开放数字贸易等,严重侵犯印度核心利益。
印度军队 45% 的武器来自俄罗斯,一旦切断合作,国防体系将面临崩溃;印度 IT 产业占 GDP 的 8%,开放数字贸易将使美国科技公司轻易抢占印度市场。
而金砖国家为印度提供了另一种选择。金砖国家内部合作秉持平等、互利原则,没有霸权压迫,在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农产品加工等领域,印度与其他金砖国家已开展深度合作。
2024 年,中印贸易额达到 1200 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通过加强南南合作,拓展外交朋友圈,确实是新兴国家应对霸权主义贸易政策的好选择。如果大家都选择不跪并且另起炉灶,美国将会自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