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2025年07月08日17:53:03 国际 1115

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 天天要闻

台湾著名政论家邱毅近日发表观点称,台湾民众中反对统一的比例高达90%,反对台独的比例约为50%,这使得下架民进党的任务显得任重道远。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因其不仅点明了台湾社会在统独议题上的复杂态度,还暗示了当前政治格局下改变执政党地位的艰巨性。

邱毅提出的“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的数据并非随意抛出,而是与近年来的民调结果有一定契合之处。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2025年2月发布的民调,51.8%的受访者支持台湾独立,24.2%支持维持现状,13.3%支持与大陆统一,10.8%无明确意见。

若将支持独立与维持现状的群体视为反对统一的阵营,其比例合计约为86.7%,与邱毅声称的90%相差不远。而反对台独的比例若以支持统一与部分维持现状者计算,则接近50%,反映出台湾民众在统独议题上的分裂与矛盾。

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 天天要闻

自1949年国共内战导致两岸“分治”以来,台湾在政治、经济与文化上逐渐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发展路径。经过70多年的分隔,岛内民众对大陆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乃至文化传统产生了显著的疏离感。特别是年轻一代,在台湾本土化教育和媒体环境的塑造下,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大幅下降。

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自1990年代以来,认同“台湾人”而非“中国人”的比例持续上升,至2022年已达66.4%。这种身份认同的转变为反对统一提供了深厚的心理基础。

此外,大陆近年来的军事动作进一步加剧了台湾民众的安全焦虑。2024年5月的“联合利剑-2024A”演习被视为对台湾的军事威慑,直接引发了岛内对战争风险的担忧。民调显示,多数民众认为两岸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正在上升,这种恐惧感强化了反对统一的情绪。

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 天天要闻

尽管反对统一者众多,但反对台独的比例达到50%,显示出台湾社会内部的多元立场。反对台独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安全考量是关键因素。部分民众担忧“台独”可能引发大陆的强硬反应,甚至军事冲突。2024年的一项民调显示,超过60%的台湾民众不相信美国会在两岸冲突中全力支持台湾,这削弱了“台独”的吸引力。其次,经济利益的牵绊不容忽视。

2024年,台湾对大陆的贸易顺差高达600亿美元,大陆仍是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许多民众担心“台独”会导致经济联系中断,损害自身利益。最后,维持现状的支持者占据一定比例,他们希望在不激化矛盾的前提下,保持现有的政治与生活方式。

这种“既反对统一又反对台独”的态度反映了台湾民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权衡,也为邱毅“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的判断提供了民意依据。

1949年国民党退守台湾后,两岸进入长期“分治”状态。冷战时期,台湾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展经济并建立民主制度,与大陆的社会主义体制形成鲜明对比。1990年代后,台湾逐步实现民主化,李登辉、陈水扁等领导人推动“去中国化”政策,进一步强化了台湾的本土意识。

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 天天要闻

教育领域是这一进程的重要阵地。民进党执政后,通过修改历史教材、减少中国历史比重等手段,塑造了新一代人对台湾身份的认知。例如,2019年推出的“108课纲”大幅调整历史课程结构,强调“台湾主体性”,这在年轻人中埋下了疏远大陆的种子。

与此同时,大陆的经济崛起和军事现代化改变了两岸力量对比。2020年代以来,大陆在台海周边的军事活动频频,试图通过“反独促统”施压台湾。但这种高压态势并未促使台湾民众倾向统一,反而加深了双方的心理隔阂。

邱毅指出,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这与当前台湾的政治格局密切相关。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以40%的得票率胜出,但较2020年蔡英文的57%大幅下降,显示其支持基础有所动摇。

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 天天要闻

在同年的立法选举中,国民党获得52席,民进党51席,台湾人民党8席,形成“三党不过半”的局面。这种分裂的议会格局迫使民进党在政策推动上需寻求妥协,增加了执政难度。

民进党自2016年上台以来,持续推进“台独”路线,但也因此面临内外压力。在内政方面,其2024年推出的“3+1方案”要求大学生在最后一年服兵役,意在增强防务能力,却引发年轻人不满,被批评为政治操弄。此外,民进党在教育领域的“去中国化”政策虽强化了台湾认同,却也加剧了岛内统独阵营的对立。

在两岸关系上,民进党的强硬立场导致紧张局势升级。2025年3月,赖清德将中国定义为“外国敌对势力”,提出包括恢复军事法庭、加强居留审查等17项反制措施。这一表态引发大陆强烈反弹,随即增加在台海的军事活动,例如2025年5月中国海警四次进入金门限制水域。这种针锋相对的态势让民众对安全与经济的担忧加剧。

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 天天要闻

反对民进党的力量主要来自国民党与台湾人民党,但两者均面临自身问题。国民党内部在统独立场上分歧明显,部分成员主张亲近大陆,另一些则倾向中间路线,难以形成统一战略。

台湾人民党虽以中间派形象吸引部分选民,但其8席立法席位影响力有限,难以撼动大局。邱毅曾提到台湾民众“吃硬不吃软”的特性,暗示强硬政策可能更具号召力,但反对派的分裂削弱了其整合能力。

经济是影响台湾民意的重要变量。2024年,两岸贸易额达2260亿美元,大陆占台湾出口的35%,尤其在半导体产业,台积电等企业高度依赖大陆市场。但民进党政府近年来加速推动“去中国化”,试图通过深化与日本、美国等国的贸易关系降低对大陆的依赖。2025年7月,《纽约时报》报道称,台湾正努力调整供应链,但这一转型面临挑战,因大陆市场的规模与便捷性难以替代。

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 天天要闻

这种经济上的矛盾反映在民意中。一方面,民众希望维持经济红利,反对“台独”破坏两岸贸易;另一方面,对大陆的政治压力感到不安,反对统一成为主流。这种双重心态为邱毅的观点提供了现实依据。

2025年以来,两岸关系持续恶化。赖清德的强硬表态和大陆的军事回应形成恶性循环。2025年5月底至6月初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台湾问题成为焦点。美国国防部长警告中国威胁“真实且迫在眉睫”,法国总统则将台湾与乌克兰局势相提并论。中国仅派低级别代表团参会,显示其对西方主导的对话冷淡。

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 天天要闻

在军事层面,大陆加大对台压力,2025年5月的金门水域事件表明其试图通过“灰色地带”策略压缩台湾空间。在经济层面,大陆可能进一步收紧对台政策,例如限制关键物资出口,给台湾经济带来更大挑战。

台湾内部也在为潜在冲突做准备。2025年6月,首次全社会民防演习旨在提升危机意识,但也引发民众对战争的担忧。民调显示,支持独立的比例较2024年5月上升4.6%,反映出对大陆压力的反弹,但维持现状仍是许多人的首选。

台湾的统独议题不仅是两岸问题,也是国际博弈的缩影。中美在印太地区的战略竞争加剧,台湾成为关键棋子。美国通过《台湾关系法》和军售支持台湾,但其“战略模糊”政策让岛内民众对其承诺存疑。

邱毅:台湾民众90%反对统一,50%反对台独,要下架民进党任重道远 - 天天要闻

2025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表态显示,美国试图联合盟友遏制中国,但欧洲国家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较为谨慎,更多关注自身利益。

中国则将台湾视为核心利益,强调“统一是历史必然”。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增强,但军事姿态也让邻国警觉,形成复杂的外部环境。

邱毅的观点揭示了台湾在统独议题上的深刻分歧,也映照出下架民进党所面临的结构性挑战。从民意到政治,从经济到国际,台湾的未来充满变数。在大国博弈与内部纷争交织的背景下,台湾社会需要在理想与现实间做出艰难抉择,其结果不仅关乎岛内命运,也将影响整个东亚格局。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那曲色尼区:藏北老年人的温馨家园 - 天天要闻

那曲色尼区:藏北老年人的温馨家园

清晨,阳光洒在那曲镇扎空东路,色尼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大门早已敞开。次仁旺堆老人拄着拐杖走进大厅,熟络地和工作人员打招呼。这所现代化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自2020年运营以来,已经成为西藏那曲市老年人离不开的温馨家园。
新华全媒+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 - 天天要闻

新华全媒+丨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

当日,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在北京举行。本届大会以“高速铁路:创新发展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国际铁路联盟共同主办,国内外铁路技术人员、企业负责人、政府官员和国际组织代表等2000余人参加开幕式。7月8日拍摄的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会场。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7月8日,与会嘉宾在...
湖北人程钊,拟提拔 - 天天要闻

湖北人程钊,拟提拔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组织部7月7日发布领导干部任职前公示。其中:程钊,男,汉族,1984年12月生,研究生,中共党员,现任钟山县委书记,拟提名为设区市政府班子副职人选。
“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为对俄潜在冲突做准备” - 天天要闻

“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为对俄潜在冲突做准备”

【文/观察者网 齐倩】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8日报道,欧洲最大港口鹿特丹港正为对俄潜在冲突做准备。荷兰鹿特丹港务局首席执行官鲍德温·西蒙斯透露,港口为军用物资运输船预留泊位,并制定了战时货物分流方案。他们正与毗邻的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协调预案,以应对可能涌入的美英加三国军用车辆和补给物资。“并非所有码头都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