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美国关税暂缓期7月9日的临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掀起新一轮全球风波。
据路透社消息,特朗普声称:发送"关税书信"的国家有可能达到12个国家或15个国家。
而且,特朗普还强调:对部分国家的关税将非常高,最高将达到70%。
然而,在这一系列动作中,他却始终对中国只字未提。这一反常举动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6日与商务部长霍华德·勒特尼克一起在新泽西州莫里斯敦机场会见记者,回答记者提问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可谓来势汹汹。
他不仅针对全球范围内的小国,还将矛头对准了日本、欧盟等传统盟友。财长贝森特透露,这些信函中包含了对18个重要贸易伙伴的关税施压,试图迫使他们在贸易问题上向美国妥协。
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对部分国家开出的关税条件极为苛刻,例如对日本商品威胁征收35%的关税,对欧盟商品甚至可能高达50%。
但在这场关税风暴中,中国却成为了“例外”,这显然不是巧合。
事实上,特朗普的策略并非避开中国,而是选择了一条“迂回路线”。
他先从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下手,例如东盟国家。
近期,越南和柬埔寨已经在美国的压力下与其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对越南商品征收关税从46%降低至20%,换来越南对美国打开市场。
而泰国财政部长也在7月7日表态,正与美国积极协商,以避免高达36%的关税。作为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东盟的妥协可能会削弱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市场份额。
特朗普拉拢盟友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试图通过施压日本、欧盟等盟友,进一步孤立中国。
他的目标是分化这些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合作,形成一个针对中国的经济联盟。
然而,这一策略的背后也暴露了特朗普的现实考量。
当前,美国国内问题不断,马斯克成立“美国党”对共和党形成了冲击,特朗普在政治上面临不小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他不敢轻易对中国发起新一轮直接对抗,而是选择从外围逐步施压。
对于中国而言,这场博弈早已洞若观火。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再跟其它国家进行更多的沟通。
比如加强与东盟的合作,利用rcep等机制稳固区域经济。
同时,中国还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亚非拉国家的经济联系,拓展更多国际市场。此外,wto等国际组织反制美国的单边主义行为,也是重要选项。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表面上避开了中国,但最终目标仍是通过分化全球贸易伙伴,削弱中国的经济影响力。
然而,中国的定力和全球布局,决定了这场博弈的胜负并非特朗普可以轻松掌控。全球贸易的棋局仍在演变,谁能笑到最后,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