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所长眼中的王子赫

2025年01月22日22:00:57 国际 3111
2024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所长眼中的王子赫 - 天天要闻

还记得,王子赫是2022年3月份来到东莱街派出所的。当时他响应市局号召,从市局机关主动下沉到基层派出所工作。通过了解,虽然他入警时间不短,但是基层工作经验并不丰富。可是,在初见王子赫的时候,我就觉得他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由于东莱街派出所有着“百家熟”的老传统,社区民警在接片儿3个月内,要对辖区的实有人口达到“见人知名、提名知情”的工作标准。还记得子赫刚来的时候,接片儿时间短,辖区居民对他不熟悉,但他没有退缩,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工作中,连续20多天未曾回家。最终在短短3个月内,实现了对辖区实有人口的全面掌握,真正做到了“百家熟”。

2024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所长眼中的王子赫 - 天天要闻

提到子赫的父亲王影,哈尔滨的民警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自我入警之初,就学习了“百姓的事不隔夜,百姓与你不隔心”的“王影精神”。王影同志不仅是冰城公安的骄傲,更是龙江公安的楷模。尽管他已离世多年,但他的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每一位民警。

父子两代,同一个职责,同一种情怀。子赫到东莱的时间很短,但他的爱民故事却很长,他用付出和汗水、耐心和真心,成为了辖区群众没有血缘的亲人。

无论白天黑夜,不管刮风下雨,总是能看到子赫奔波在辖区。凌晨5点,清雪车噪声太大,睡不着的老大娘找他;楼上漏水,争吵的邻里找他;孩子考试丢了身份证也找他......我来到东莱短短不到1年时间里,辖区居民专程来所向我表扬子赫的就有5个人,他自己接到的锦旗和感谢信更是数不胜数,他都工工整整地挂在了自己的警务室里。

2024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所长眼中的王子赫 - 天天要闻

记得有一天,前台值守民警给我打来电话说,祥泰辖区居民想找我和子赫。下楼后我看见一个小伙子手里捧着一面锦旗,称自己的侄子年初因为基因突变导致行动能力障碍,每天要到江北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进行康复治疗,晚上再回到自己家住。但由于侄子户口不在本地,无法享受本地医保,让原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子赫得知后主动上门,用移动警务终端为其侄子拍照上传,成功为其办理了居住证,解决了医保报销问题,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近期,子赫再次对辖区流动人口进行排查。来到李先生家时,得知孩子的奶奶在陪护孩子时出行不便,每天二人要坐两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在家和医院间往返,子赫又主动为孩子奶奶办理了居住证,并协调办理了老年卡,方便了他们出行。小李为了表达感激之情,代表全家送来了一面锦旗。

这就是我眼中的王子赫,他传承着来自父辈的血脉和东莱的光荣,以燃烧的、奋进的姿态,将职责融入血液、将群众举过头顶、将平安放在心中,续写着爱民为民的新篇章。

国际分类资讯推荐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 天天要闻

【海外智库观察-美国】中美与国际组织的AI治理标准之争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海外智库观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范围的迅猛发展,围绕其治理的国际竞争也愈发激烈。AI治理不再仅仅是技术管理问题,更成为国家软实力输出、规则制定权争夺以及地缘政治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中美两国以不同的治理路径和制度逻辑,试图在联合国、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国际电信联盟...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 天天要闻

文化强市再添新平台!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

近日,东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正式试运行。作为东莞文化强市建设十大文体设施之一,基地是文化强市建设和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平台,对传承红色基因、打造文化品牌、擦亮城市名片具有重要意义,将进一步增强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成为全市学习传承东莞
鲁比奥很尴尬,专机飞绕亚洲国家转了一大圈,就是进不来中国 - 天天要闻

鲁比奥很尴尬,专机飞绕亚洲国家转了一大圈,就是进不来中国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的亚洲行程成了个大新闻。这哥们儿坐着专机跑了一圈,去了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还参加了东盟外长会议,可就是没来中国。咋回事儿呢?这背后有啥故事?先说说这人吧。鲁比奥,1971年5月28日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家里是古巴移民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 天天要闻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已经整整三年了。从2022年开打到现在,这场仗不仅把乌克兰和俄罗斯自己搞得焦头烂额,还把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搅得天翻地覆。有的国家被打得喘不过气,有的却趁乱赚得盆满钵满。中国呢,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没闲着,在这场乱局里找
澳大利亚外交超出预期,将考虑中美间平衡战略 - 天天要闻

澳大利亚外交超出预期,将考虑中美间平衡战略

最近在北京开了会,是学术共同体第18次会议,我2008年参加过他们第一场会议,没想到一晃17年过去了。第一次会议的时候还记忆犹新,当时几百上千名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汇聚一堂,感觉交流起来非常畅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