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极简史:川普为何拒不认输,看看他们的历史就明白了

2021年01月14日19:03:03 历史 1253

美国极简史:川普为何拒不认输,看看他们的历史就明白了 - 天天要闻

懂王

美国大选本已尘埃落定,“懂王”却不认输,号召千万粉丝进京勤王,妄图更改结果。在他的闹腾下,美国社会出现极端撕裂状态,像佛罗里达这样的州竟还闹起了独立。

很多人看不明白——美国这样的所谓“灯塔国家”,为何也会出现不堪的选举闹剧?

莫非,它真的沦落为“懂王”最看不起的三流国家?

我想说的是,看不懂是因为不清楚它的历史。

当我们明白了美国的历史,也许就会恍然大悟了。

美国极简史:川普为何拒不认输,看看他们的历史就明白了 - 天天要闻

围攻国会

打打打,美国就是“打出来”的

众所周知,标志美国正式建国的《独立宣言》发表于1776年7月4日,距今244年。

但美国的历史,却要从500多年前那个风清气爽的日子说起。

那是1492年10月12日,天气晴朗,海风送来了泥土的气息。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的船队,终于抵达一块陌生的土地,这就是美洲。从此,美洲成为欧洲没落贵族、探险家、罪犯、强盗等Loser的乐园,而土著印第安人则开始了漫长的被奴役生涯。

土著为何叫印第安人?这一问,哥伦布童鞋估计要哭晕在厕所。

原来,这位小哥当时并不认为自己找到了新大陆,还以为来到了亚洲。生活在印度次大陆的土著,可不就是印第安(谐音)人吗?直到几年后,他的意大利同胞阿美利哥,率船队来到这块新大陆,惊呼:这哪是亚洲?分明是块新大陆,就用我的名字命名吧。

于是,“阿美利加洲”成为新大陆的名字,并被沿用至今,简称“美洲”。自己辛苦大半生,却被邻居捡了漏,你说气人不?

抛开小哥与阿美的恩怨不提,且说自从小哥发现了新大陆(虽然他自己不承认),欧洲列强纷纷前来跑马圈地,占坑最多的就是英国和法国。这两位难兄难弟在欧洲已打得一片火热,来到新大陆更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不过,那时候法国在欧洲占上风,对新大陆的需求不那么强烈,倒是没落的英国到处寻找新商机,美洲对它来说就是刚需啊。很快,英国人在新大陆上成了霸主,几乎统治了整个北美。

对高高在上的英国统治者而言,那真是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可对前来探险的英国Loser来说,不仅要提防印第安人的报复,还要忍受统治者的盘剥,真是苦不堪言。

终于有一天,一位叫华盛顿的哥们,号召人们起来反抗大佬,这就是美国独立战争。

一听说英国人反抗英国人,其他欧洲国家像打了鸡血,早看丫不顺心了,纷纷跑来支持华仔搞独立。闹得最欢的,自然是难兄难弟法国了,自己家里都要闹革命了,还不忘派兵前来助阵。结果,在这群人的起哄下,英国人眼睁睁看着华仔带着一群Loser建了国。

这就是美国。

当时,它还只有13个州(英国的13块殖民地)。更要命的是,就是这可怜的13个州,也并不是铁板一块。

北方州以工业为主,主张劳动力自由流动,南方州大多是农业州,精英们都拥有大量黑奴,自然反对劳动力自由流动。话不投机三句多,等到林肯当上总统后,南北终于开打了。

战争一打就是四年。刚开始,南方大佬们节节胜利,对林肯的求和嗤之以鼻。“小子,少跟我来这一套。”

碰了一鼻子灰的林肯,无奈使出杀手锏,掀起了解放黑奴运动,直接抄了南方大佬的老巢。结果,数十万黑奴纷纷临阵倒戈,加入北方阵营。渐渐地,南方大佬陷入被动,最后不得不缴械投降。

从此以后,美国本土上再也没发生过大规模战争。

美国极简史:川普为何拒不认输,看看他们的历史就明白了 - 天天要闻

美国十三州

买买买,美国开启“淘宝模式”

南北方终于“哥俩好”,接下来就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了。

13个州是如何变成如今的50个州的?一句话:连哄带骗捡漏子,威逼利诱挖墙脚。

首先是西进运动。美国刚开始的13州都集中在东海岸,西方广袤天地就成为他们眼中的“美味”。19世纪初,一小撮美国人越过阿拉巴契亚山脉,来到原属墨西哥的领地,与人家经商贸易,渐渐拉拢了一部分墨西哥人,竟然闹起了独立。

为此,1846年,美国和墨西哥还爆发了美墨战争。

正所谓儿大不由娘,谁让自己不争气呢?战争的结果就是,墨西哥割让德克萨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给美国。美国一战夺取墨西哥23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美洲的“大佬”。

除了靠武力抢,美国人扩张地盘大多靠“投机取巧”。

当时,在美国13州的西边,有一大片土地叫路易斯安娜,还是法国殖民地。拿破仑刚刚上位,忙得焦头烂额,哪有闲工夫管这块地?于是,美国人跑来,仅花1500万美元,就从拿破仑手上买走了路易斯安那,这个州几乎是当时美国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

在美国东南角,有一个地方叫弗洛里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那时,西班牙在欧洲四处树敌,早被打晕了头。美国人又跑来捡漏,结果用“白菜价”买走了弗洛里达州。

当然,除了在本土,美国人在亚洲、大洋洲也干这种生意,靠着死缠烂磨,“买”走了关岛、夏威夷等地。

最让美国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与战斗民族俄罗斯的“生意”。

那是1853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俄国害怕阿拉斯加殖民地被英国夺走,提议将其卖给美国。美国自然乐见其成,1867年以720万美元,就买回了一大片“飞地”,如今成为世界闻名的赌城。

能花钱摆平的,那都是小事。花钱摆不平,那就用棒子。

美国就靠着这套逻辑,终于把自己的家人都“找”了回来,13个州的“小不点”也渐渐成了50州的“大佬”。

美国极简史:川普为何拒不认输,看看他们的历史就明白了 - 天天要闻

“飞地”阿拉斯加

你打你打,财富是靠战争积累起来的

南北战争也打过了,自家兄弟也都凑齐了,接下来就是一门心思发家致富了。

美国真的是挺幸运的,它的每一步都踏得很准。

就在美国想要发财时,一个天赐的良机“砸”了过来。

萨拉热窝一声枪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打响,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打得不可开交。美国人一看,生意来了,两头做生意,卖军火,结果赚得盆满钵满。

战争后期,一些国家实在没钱买军火了。美国人说,“哥们别急,没钱咱还提供高利贷。”结果,美国人又大赚了一把。

后来,战争形势渐渐明朗,美国不甘心放弃最后的发财机会,干脆借口德军炸掉美国船只,亲自加入了战斗。一战的结果,协约国胜利,美国不仅赚了军火钱、放了高利贷,还获得了战争赔款,真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

登上人生巅峰的美国,开始有些飘了。

自以为什么都能搞,什么都会搞,加上钱又多,晕头晕脑的,看到什么赚钱就搞什么,玩命投资、玩命生产,也不管人家要不要,买不买得起。结果,产品太多,有钱人用不完,穷人又买不起,于是开始降价,一降价赚不到钱,工人就要失业,一失业更买不起产品了。

如此恶性循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才猛然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一个叫做“经济大萧条”的玩意儿。结果,这场“经济大萧条”持续了很多年,搞得美国人肠子都悔青了,却迟迟看不到丝毫好转的迹象。

就在他们几度绝望之际,又一个馅饼从天而降——欧洲人又打起来了。

这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噻,竟能来第二遍?”消息传来,美国人眼前一亮,一战时的“骚操作”自然还没忘怀。于是,美国人如法炮制,再发一次战争财。

刚开始,美国人也是两头卖军火,当然高利贷也是能放就放的。到了后期,不清白的日本人火烧浇油,偷袭珍珠港,给了美国参战的口实。美国人当仁不让,立即加入战斗,并用两颗新研制出的原子弹,迅速扭转战局,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二战后的世界,早已不是从前的世界。人们发现,这次世界大战不仅帮美国人摆脱了“经济大萧条”,而且把它供上了“天下唯我独尊”的神坛。

这时候,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就要数红色政权苏维埃了。可惜好景不长,在美国的“拉练拖累”和“颜色渗透”下,苏联很快解体成为多个小国。

没有了对手的美国,是何等寂寞。它不自觉就唱起了邓超的歌,环顾四周,一眼就瞧见了中东。对,人类绝大部分的能源就藏在这里,不去插一杠子,如何体现“美国独大”的优越感?

于是,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相继打响。至今,中东仍是一团乱麻,而美国就靠着乱象,一点点吸食着中东的“养分”。

美国极简史:川普为何拒不认输,看看他们的历史就明白了 - 天天要闻

二战中的美军

结语:所谓的自由民主,归根结底是利益驱使

当上大哥很多年,美国一直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在不少人眼中也一直标榜着所谓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仿佛自己真是“灯塔”。

但这次大选,川普先生却亲手扯下了美国的“遮羞布”。双方阵营都口口声声维护宪法、民主,却闹出了“进京勤王”、“围攻国会山”、“二次弹劾”等闹剧。

说到底,一切的乱象都是利益在作祟。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赖清德的“跪姿外交”:台美关系下的荒诞丑态 - 天天要闻

赖清德的“跪姿外交”:台美关系下的荒诞丑态

在国际政治的风云变幻中,台湾地区的种种行径时常沦为笑柄,而赖清德面对美方加征台湾地区关税时近乎“下跪”的丑态,更是将台当局的软弱与谄媚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世人看清了所谓“台独”势力的可怜本质。
西路军失败后,徐向前和陈昌浩是如何返回陕北的?(下) - 天天要闻

西路军失败后,徐向前和陈昌浩是如何返回陕北的?(下)

老大爷,到凉州还有多远?”一道突兀的声音,在徐向前身后响起,荒郊野岭的,突然出现一个问路的人,让徐向前警觉起来,他没有搭话,装作没听见自顾自的继续往前走。这问路的人,也是不知好歹,见徐向前没有回答,反而加快了脚步,嘴里一直喊着“老大爷、老大
1941年,古巴给丘吉尔雪茄竟有老鼠屎,难道古巴要杀丘吉尔? - 天天要闻

1941年,古巴给丘吉尔雪茄竟有老鼠屎,难道古巴要杀丘吉尔?

世界的雪茄哪里最好?自然是古巴。古巴也知道自己的长处,所以,通过雪茄谋求生路也成了古巴外交策略之一。二战时期,古巴同样身处世界旋涡当中,为求自身利益,古巴开始利用雪茄实施友好外交。1941年,古巴希望用一木柜的雪茄打开与英国人的交流途径。
姜华|无可救药的世俗之人:伯林牛津往事 - 天天要闻

姜华|无可救药的世俗之人:伯林牛津往事

以赛亚·伯林牛津是个与众不同的地方,古城古巷散发着悠悠古意,亦因牛津大学这个智识之所闪耀着精神的光芒。很多人因与牛津结缘,人生开出一个全新境界。以赛亚·伯林是其中之一。与其他绝大多数学问精深的学者兴趣及影响力只限于专业领域不同,思想家、学问家之外,伯林另有一番天地。某种程度上,他改变了牛津哲学,影响...
历史上的黑天鹅事件,是否改变了A股长期走向? - 天天要闻

历史上的黑天鹅事件,是否改变了A股长期走向?

《黑天鹅》作者认为,黑天鹅事件重大稀有,并且无法预测,一旦发生时就会造成巨大的冲击。人们习惯于用自己有限的生活经验和不堪一击的信念来解释它们,最终被现实无情击溃。上周美国“对等关税”的落地,对于全球金融市场就是黑天鹅事件!4月3日和4月4日,美股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5.97%和5.82%,如果从去年年底20204高点...
知否:顶级贵女?诰命夫人?没有一个人能逃脱“熊孩子”定律 - 天天要闻

知否:顶级贵女?诰命夫人?没有一个人能逃脱“熊孩子”定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九十六期:不管哪个时代,当了母亲了,都逃脱不了熊孩子定律。01对小夫妻来说,真正的考验,是从有了孩子开始的。如明兰、张桂芬这般,出入都能呼奴唤婢的贵妇人,孩子是可以交给可以信任的丫鬟婆子的。所以,她们
圆桌|当代艺术如何面对历史遗迹 - 天天要闻

圆桌|当代艺术如何面对历史遗迹

澎湃新闻获悉,由敦煌当代美术馆主办的“穿越时空的回响:当代艺术与历史遗迹”国际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上海长阳创谷C4·创谷剧场举办。活动现场,10余位学者、艺术家以“时代错置”与文化遗存价值为主线,围绕艺术创作与历史遗存、展陈实践对时空观念的重塑、历史遗迹再阐释三个主题展开讨论。艺术展览如何面对历史遗迹在“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