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堂也称“拜天地”,古代婚礼仪式之一,又称“拜高堂”“拜花堂”。旧时举行婚礼时,新郎新娘参拜天地后,复拜祖先及男方父母、尊长的仪式。也有将拜天地、拜祖先及父母和夫妻对拜都统称为“拜堂的。拜堂是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大礼。拜堂之后,即正式结为夫妻。
现如今,对于“拜堂”的由来已不可考,在现有史料上,未见汉代之前有夫妻拜堂的记载,只有南北朝时期的《世说新语》一书中有个故事,可证明拜堂风俗在晋代已有之。
当时有个名叫王浑的徐州刺史,元配老婆死了,又娶了一个。续娶之妻为颜氏,是个平民百姓,地位比较低。他们拜堂时,颜氏先拜王浑然后王浑准备答拜。这时,有人对王浑说:你是一个州级高官,怎么可以拜她?王浑就没有答拜。为此颜氏非常恼怒。
尽管这对夫妻的对拜没有最后完成,但说明当时的徐州的确存在拜堂风俗。如果不是有人挑唆,王浑还是要答拜的。这也说明,夫妻互拜的风俗刚刚兴起,王浑不拜也就不拜了,后来风俗成熟时,新郎的官再大也得拜。
据《隋书·礼仪志》记载,北齐皇帝举行婚姻大典时,夫妻也要互拜的。不过仍是女先跪拜,后起;男后跪拜,先起。始自唐代,自皇室至士庶,普遍行之。宋以后,风行全国,所拜为天地、祖宗、舅姑(公婆),并夫妻交拜,表示从此女子成为男家家族的一员,因而成为婚礼过程中最重要的大礼。
迎娶之日,男家发轿之后,傧相就要在男家堂屋布置好拜堂的场所。当花轿停在堂屋门前,男方请的伴娘站到花轿前时,仪式即已开始。香案上,香烟缭绕,红烛高烧,亲朋好友、职司人员各就各位。傧相二人分别以“引赞”和“通赞”的身份出现,开始赞礼。新郎新娘按引赞和通赞的赞礼开始拜堂。
拜堂仪式程序如下。
引赞,新郎莅位(伫立于轿前)。
通赞,启轿,新人起。
引赞,新郎搭躬(拱手延请新娘)。
引赞,新郎新娘就位(至香案前)。
通赞,新郎新娘(向神位和祖宗牌位)进香烛。
引赞,跪,献香烛。明烛,燃香,上香,俯伏,兴,平身复位。
通赞,跪,叩首,再叩首,三即首,兴
然后,是传统的“三拜”——拜天地,二拜双亲,夫妻相拜最后才“引进洞房”。拜堂仪式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