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2025年05月23日17:23:05 历史 1722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文|CC

编辑|t


引言

1941年冬,山东沂南,马牧池村。一个哑巴妇人,把乳汁滴进了一个八路军小战士的嘴里。她叫明德英,一生不识字,连话都不会说,却做了让无数人热泪的事。

她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只是一位正在哺乳期的母亲。那年,她遇到了一个奄奄一息的小战士,那年头,什么吃的都没有,她便用自己的乳汁喂小战士,这才从死神手里救了这个小战士一命。

几十年过去,当年那个小战士突然出现在她家门口,一下跪下去,哭喊着:“娘,我救命的娘,我回来看您了!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她的乳汁,是革命的底色

1941年11月4日,日军出动五万兵力,对沂蒙革命根据地展开所谓“铁壁合围”式大“扫荡”。山东纵队司令部当时就驻扎在马牧池村,战火在村口炸开,机关部队紧急突围,枪炮声震耳欲聋。

就在这一天的下午,明德英正抱着襁褓中的婴儿,在自家屋前的晒谷场上站着。她耳朵聋,嘴也哑,战斗打成什么样她听不见,只看到远处滚来的硝烟和逃命的人流。

一个浑身是血的八路军小战士,踉跄的跑着,他伤口在流血,面色惨白,身上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明德英没有犹豫,抱着孩子、拖着伤员,几步冲回屋里,关门插闩。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几分钟后,两名日军尾随而至,站在她门口比比划划。明德英不会说话,却用手指向村西山头,脸上毫无波澜。日军走后,她立刻拉开藏在灶台后的木板,背起小战士,直奔后山的李家林公墓。

这不是她第一次做这种事。几个月前,她也曾在类似情况下,将另一名伤员藏进空坟。没有任何奖励,没有任何承诺,她只是看见“咱的人”,就要护住。

她找到了一个废弃坟丘,把战士安置进去,用柴草、旧布、石块盖好。当天夜里,冷风刺骨,她坐在坟前喂孩子、又翻身喂那伤员,一口乳汁,两条命。

第二天清晨,小战士嘴唇干裂,几乎无力呼吸。明德英想打水,却担心撞上日军巡逻。她低头看着自己正在分泌乳汁的胸口,脸红了一下,却没有犹豫。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她把乳汁挤进小碗,再一点点喂进战士嘴里。伤员咽了一口,眼皮轻轻一抖,过了一会儿,他终于睁开了眼。

接下来的十几天,她和丈夫李开田倾尽所有积蓄,烧草药,煮稀饭,砍柴烧水,一点点将这位小战士养好。

没有人知道她是谁,她也从不说话,更不会要报答。可八路军的人都知道,村口那哑巴嫂子,不说话,但最明事理。哪怕生命相搏,也不让战士落入敌手。

她不是偶尔为之,她有个“本能”:看见八路军,就像看见自家娃娃。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这一口乳汁,不止是救命,更是信仰本能,是“人民就是后盾”的最直接证明。

接下来两年,她还救过第二个孩子——一个只有十三岁的八路军卫生员,名字叫庄新民。

他,就是那个四十四年后在她门口跪倒痛哭的“儿子”。

庄新民逃难路上,遇见了她的人间火光

1943年冬,日军再次展开“拉网式扫荡”。这次目标是沂蒙山区香炉石分所,那是八路军山东纵队军医处的一个野战卫生站

年仅十三岁的庄新民,是分所里最小的看护员。那天上午,炮声还没停,医疗点就已被冲散。

庄新民夹杂在成群的百姓里,跟着人流逃难。身体太小,腿也短,还患着严重的胃病。他几次晕倒,靠人拉着往前走,最后被落在一处坟场边的树林下。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他蜷缩着,脸色发白,双唇泛青。身上带着的干粮早已被抢走,唯一的军帽也丢了。他想喊人,却已经没力气张嘴。

就在他快要昏死过去时,一个拄着锄头的老汉蹲下来盯着他看。这人叫李开田,是马牧池村人,守着李家林的一片墓地为生。看见一个孩子衣衫破烂、眼神呆滞、口吐酸水,他立刻明白——这是从香炉石跑出来的八路。

他没问话,也不试探,直接扛起孩子往家走。李开田不识字,也不懂什么“救护程序”,他只知道,这是咱的人,咱就得救。

当天下午,庄新民被安顿在他们家仅有的一铺炕上。屋里只有三口人:李开田,哑巴媳妇明德英,还有一个吃奶的婴儿。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庄新民高烧不退,浑身发抖。李开田砍柴生火,明德英给他灌米汤,喂稀饭。可第二天开始,孩子彻底喝不进去水,嘴唇干裂脱皮,喉咙发炎,浑身脱水,嘴唇起了血疱。

附近没水井,河沟都被封,村里人都躲进山里避难,没人敢出门打水。李开田想上山取水,却担心被日军巡逻盯上,丢了性命。

这时候,明德英低头看了看怀里吃奶的婴儿,又看了看庄新民。她什么都没说,端来小碗,解开衣襟,挤出乳汁,一点点送进孩子嘴里。

那天夜里,她一边照看婴儿,一边用乳汁喂那个已经快没气的孩子。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那半个月,他靠明德英的乳汁、稀饭和草药挺了过来。庄新民明白,如果没有这一碗乳汁,他这辈子都撑不到今天

村里人说,她救人,不问来路。只要知道是八路,就认定是亲人。即使自己孩子还在吃奶,也肯挤出奶水,先救那个已经半死的战士。

等庄新民能站起来那天,李开田送他出了村,给他拿了干粮、裹了草鞋、还在他手心里按了下。明德英只拿眼睛看了他一眼,又低头去抱孩子。

那一眼,庄新民记了一辈子。他知道,自己再怎么报答,也还不上那口乳汁。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四十二年后,他把这口“人情”,变成了“亲情”。

1985年秋天,这一跪,把她当娘,把自己归根

1985年秋,沂蒙山已经不再硝烟弥漫,马牧池村的土路也不再泥泞崎岖。

那天早晨,一个穿着旧军装的中年男人,一口气走了几十里山路,脚底起了泡。他叫庄新民,曾是那个十三岁在坟地边被捡回家的八路军看护员。

他带着妻子和两个孩子,走进村口的老宅。那房子已经斑驳,草垛歪斜,炕上的热气升起,锅里炖着土豆干饭,墙角还放着那只老藤筐。

明德英,已经七十四岁,头发花白,坐在屋前的竹凳上晒太阳。她抱着孙子,脸上是岁月压出来的褶皱,却没有一点衰老的迟钝。她听不见,也不会说,但她还记得每一个熟悉的影子。

庄新民一眼就认出来了。他冲上去,重重地跪倒在地。他磕了三个头,喊道:“娘啊,我救命的娘啊,儿子回来看您了!”

这一声喊,把全村人都喊哭了。明德英眯起眼,定定地看着他,忽然身体一震,伸出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脸。她手心粗糙,像一块旧席子,拍得庄新民眼泪都止不住地流。

她伸手到藤筐里,掏出两个苹果,在衣襟上蹭了蹭,递给他,一脸认真——就像四十多年前,喂他那口乳汁一样认真。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庄新民接过苹果,没敢咬。他眼前浮现的是:她坐在坟堆边,手里一碗乳汁,一滴一滴喂他活命。

他把两个儿子拉到明德英面前,低声说:“这是你孙子。”他不敢说太多,怕她听不见,也怕自己再说就哭了。

明德英笑了,她眼角的纹路向外绽开,就像老茧里的花。

从那年起,庄新民每年都给她寄礼物、寄粮食,还让儿子学她的姓。1995年4月21日,明德英去世,享年84岁。

山东哑妇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44年后,他跪地哭喊:儿子回来了 - 天天要闻

庄新民为她守灵三天,在她墓碑上亲手刻下了自己的名字,落款:“儿庄新民敬立。”

从那之后,每年清明,他都带着家人回来,亲自清扫墓地。墓前那行字一直在风雨中站着:‘儿庄新民敬立’。

这一行字,不是感恩,不是纪念,是回家。

参考资料:

用乳汁救伤员的“沂蒙红嫂”明德英.临沂在线.2023-07-01

沂蒙红嫂明德英:乳汁救伤员大爱无言见真情.灯塔-党建在线.2018-10-31

红嫂乳汁救八路.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室.2015-06-02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皇商到破落户:《红楼梦》中薛家“商业帝国”崩塌之谜 - 天天要闻

从皇商到破落户:《红楼梦》中薛家“商业帝国”崩塌之谜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在《红楼梦》构建的那个繁华与衰落交织的世界里,薛家,作为金陵四大家族之一,曾经以皇商身份坐拥巨富,其财富之盛,令人咋舌。然而,令人唏嘘的是,这个曾经辉煌无比的商业家族却逐渐走向了衰败,从富可敌国的皇商沦为了破
巴勒斯坦的悲剧告诉我们,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 天天要闻

巴勒斯坦的悲剧告诉我们,即便富士山炸了也不能收留日本人!

巴勒斯坦的悲剧:从家园到流离失所在中东那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上,巴勒斯坦曾是橄榄树摇曳的家园。然而,20世纪初,历史的车轮碾碎了这里的宁静。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承诺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之家”。一战后,英国接管巴勒斯坦,
安徽铜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何田被“双开” - 天天要闻

安徽铜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何田被“双开”

根据安徽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中共安徽省委批准,安徽省纪委监委对铜陵市委原常委、市政府原常务副市长何田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查,何田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辜负组织培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接受旅游活动安排,在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中不担当、不作为;违背组织要求,在组织函询...
1963年,巴铁归还我国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 天天要闻

1963年,巴铁归还我国5310平方公里,喀喇走廊有多重要?

1963年3月2日,《中巴边界协定》签署,巴基斯坦将约5310平方公里的喀喇昆仑走廊土地归还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在和平谈判中实现的领土回归。这片土地不大不小,但它的位置非同寻常。它是古丝绸之路西出昆仑的咽喉,是新疆直通克什米尔、联通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后的权力困局 - 天天要闻

皇帝的女儿也愁嫁?揭秘古代公主婚姻背后的权力困局

在古代,“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这句话几乎是金科玉律。然而,真实的历史却揭开了这层华丽的面纱:从东晋到明清,无数金枝玉叶在婚姻中尝尽苦涩。她们或是被政治联姻捆绑,或是因制度缺陷沦为牺牲品,甚至有人至死未能体会夫妻之爱。这些故事背后,折射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