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2025年05月16日01:42:05 历史 1502

今年年初大陆出台了一项针对“台独”分裂行为的严厉法律,在这份文件把“台独”行为定性为“分裂国家罪”和“煽动分裂国家罪”

像民进党、时代力量这些长期搞分裂的政党,还有赖清德这种自称“务实台独工作者”的头目,直接被列入重点打击名单。

简单说,谁再敢公开喊“台湾独立”,就是踩大陆划的法律红线。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如果“台独”头目长期策划分裂、勾结外国势力,情节特别严重的,最高可以判死刑

就算人逃到海外,大陆法院也能“隔空审判”,直接缺席定罪,甚至追责到死。

赖清德如果逃到日本搞“台独”,照样可能被大陆判刑

别以为只有带头的人才叫“台独”,那些参加“台独”组织、帮忙发传单、组织游行的小喽啰,如果被抓至少也得判3到10年。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在台湾街头喊“台独”口号、在网上煽动分裂的,都可能被抓典型。

法律还规定,就算没直接搞“台独”,但给分裂组织捐钱、提供场地,比如租房子给“台独”团体开会,也算犯罪,轻则坐牢,重则没收财产。

大陆这次法律相当于给“台独”分子头上悬了把刀,尤其是赖清德刚上台就狂打“抗中牌”,还偷偷搞“文化台独”,大陆直接放话:

“谁敢分裂国家,我们就敢用最狠的法律办谁!”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台湾确实是中国的一部分,但目前的情况是台湾也确实没有回归,我们现在制定相关的法律有意义么?

台湾还没回来,但我们现在出台法律对付“台独”,等于先给“台独”分子脖子上套根绳,让他们别瞎蹦跶。

这是给敌人提个醒,也是给普通的台湾民众吃一颗定心丸。

我们明确了我们只针对台独分子,也明确了台独分子的定义,那么和台独没有瓜葛的普通民众就不用担心自己受到牵连了。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赖清德作为最大的台独分子,当然最紧张了。

赖清德说愿意和大陆“互利、有尊严”地谈,不提“台独”字眼,好像很诚恳。

但实际上所谓“尊严”是要大陆承认台湾是“对等政治实体”,本质还是“两国论”,“无条件”其实是要求大陆放弃“一个中国”原则。

赖清德也知道这个新法规的用意,就是要区分台独分子和普通的台湾民众,所以赖清德就想把水搅浑。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他故意把大陆打击“台独”说成是“威胁台湾民众”,把台胞当挡箭牌,炒作“大陆要抓普通台湾人”,制造恐慌。

赖清德当局还把说“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大陆配偶驱逐出境,甚至威胁要取消反对“台独”的台湾艺人户籍,制造“绿色恐怖”。

把军队演习搬进学校,故意让家长恐慌,营造“大陆要打过来”的假象,试图让老百姓觉得“只有跟着民进党才能保命”。

这种操作既想吓唬台湾同胞站队,又想在国际上卖惨装受害者,但实际是把普通人的安危当政治筹码。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台独最大的底气其实就是来自美国和日本的支持。

二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不甘心退出台湾,勾结台籍汉奸搞“台湾独立自治运动”。

1945年日本驻台总督安藤利吉就策划了最早的“台独”组织。

后来日本右翼长期暗中支持“台独”,比如李登辉这类“皇民化台独”分子,就是日本殖民统治的遗毒。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美国从1950年朝鲜战争开始就搞“台湾地位未定论”,通过《与台湾关系法》维持对台军售和政治勾连。

特朗普和拜登政府更是把台湾当棋子,拉盟友搞“新台独”,甚至放话“协防台湾”。

台独分子觉得有美国“爸爸”撑腰,就赌大陆不敢动手。

无利不起早,有人支持是一回事,有利可图又是另外一回事。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台独”在岛内能蹦跶,主要是民进党等势力把分裂当生意做。国民党过去在台湾搞高压统治,激化本省人和外省人的矛盾。

民进党趁机把“反国民党”偷换成“反中国”,把台湾人追求民主的愿望扭曲成“台独”诉求。

经过长期的“去中国化”洗脑,“台独分子”让年轻人觉得“台湾本来就是独立国家”。

再加上民进党炒作“抗中保台”,把大陆打击“台独”说成“威胁台湾安全”,忽悠老百姓跟着站队。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民进党就是靠打“台独牌”上台的,他们发现只要喊“反中”,就能转移施政无能的焦点,稳坐权力位置。

除了日美的撑腰外,“台独分子”也自认为足够了解中国。

觉得大陆重视经济发展,不敢轻易动武破坏台海稳定。尤其看到美国军舰时不时穿航台湾海峡,就以为“解放军怕美军”。

“台独”还吹嘘台湾海峡是“天堑”,还有所谓“雄风导弹”“潜艇自造”,幻想能扛住大陆第一波攻击,拖到美日来救援。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台独分子”也知道大陆坚持“和平统一”,就把台湾老百姓当人质,叫嚣“打台湾就是打同胞”,想用“血浓于水”捆住大陆手脚。

而台湾人民之所以会被“台独”洗脑,还是因为历史的原因。

台湾历史上被殖民的经历,反而成了“台独”的温床,日本殖民时期培养了一批“皇民”

比如李登辉这种以日本名“岩里政男”为荣的人,至今仍鼓吹“台日亲善”,甚至想让台湾“菲律宾化”彻底当美国的附庸。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国民党当年也确实不当人,制造了“二二八事件”等镇压,让部分台湾人把对国民党的仇恨转移到整个中国认同上。

“台独”分子借此煽动“中国等于外来政权”的错觉。

最后台湾的经济曾经确实也优于大陆。

台湾曾经是“亚洲四小龙”,部分人看不起大陆发展,觉得“穷亲戚没资格管我”,但这种优越感随着大陆崛起也已经越来越虚。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这次针对“台独”的立法,可以说是让台湾回归的事业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赖清德嘴上喊对话、手上搞分裂,本质是想一边吃大陆经济红利,一边偷偷推进“台独”。

但台胞也不傻,越来越多台湾人看清民进党才是台海危机的祸根。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国台办:《反分裂国家法》为“台独”分裂势力划定了不可逾越的红线》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2、日据时期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学术论坛》 200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大陆宣布“台独”可判死刑,赖清德呼吁对话,并搬出台胞当挡箭牌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