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冲闯黄岩岛”,看到中国海警便龟缩不前

2024年05月20日20:10:49 历史 3761

目前,中菲在南海的矛盾越积越深。早些时候,不信邪的菲律宾民间组织“这是我们的”,纠集了上百艘渔船以编队形式,浩浩荡荡的冲向了黄岩岛。

然而,从最终的实际效果来看,菲律宾此举显然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之所以做出这样的结论,原因有两个。第一,上演这出“大型海上行为演出”的主角菲律宾,不仅没有完成最初的目标,反而见识到了中方的实力。

菲律宾“冲闯黄岩岛”,看到中国海警便龟缩不前 - 天天要闻

一、菲律宾取得胜利?完全就是“坑蒙拐骗”

首先需要简单介绍一下,菲律宾人这次搞出这么大动静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根据菲律宾媒体此前的消息,在本月14日到17日,菲律宾民间组织“这是我们的”,要在所谓的“西菲律宾海”,举行“和平与团结船赛”。

按照菲方的说法,他们将派出100多艘渔船以编队形式出发,船上还将载有该组织的成员、菲律宾媒体和外国观察员等。与此同时,这些船只要的主要任务有两个,其一是冲闯进黄岩岛12海里水域,其二是破坏中国海警布置封锁线放置浮标。

从菲律宾的配置和任务中,显然不难看出菲方组织这次的行动,就是计划在南海制造出大动静,扮演出菲律宾是弱者的形象,从而利用媒体舆论的力量,抹黑中国海警的正常执法行为,让世界“相信”美菲的虚假事实。

菲律宾“冲闯黄岩岛”,看到中国海警便龟缩不前 - 天天要闻

然而,在15号当天,中国海警在黄岩岛附近巡航,并进行常态化演练,就是没等到菲律宾人的出现,也没有等到所谓的菲律宾破坏浮标行为。但问题就在于,仅过了一天后,该组织的发言人艾曼却公开声称,此次任务已经取得“胜利”。

那么,这件事就显得非常蹊跷了,既然中方都没见到菲律宾的身影,那菲律宾又何来任务完成一说呢?原来是在距离黄岩岛还有50余海里的位置时,感受到中国海警的强力震慑,这支菲律宾船只就开始裹足不前

而且,原定持续3天的活动,马科斯也踩下“刹车键”,到16日上午时,菲律宾公务船甚至开始带着渔船向菲本土撤退,目前已经撤退15海里。说白了,也就是说这个菲律宾组织,动静不小却早早收场,敲锣打鼓的来南海上演了一出“闹剧”。

菲律宾“冲闯黄岩岛”,看到中国海警便龟缩不前 - 天天要闻

二、南海问题上,美菲实现“双输”

不过,这出“闹剧”发生到这个地步,在南海问题上,出丑的可不只是菲律宾,其实还有美国。

道理很简单。这个所谓的菲律宾“民间组织”,背后的力量却并不简单。据公开资料显示,其常年受来自美方机构的资助,在南海问题上一再搞事,妄图影响菲律宾政府的南海政策

而这次组织的活动,显然也直接暴露出,美国正妄图加大干涉南海问题的力度,以及怂恿菲方在对抗中国的路上猛踩“油门”。那对于美方来说,在南海问题上,之所以耀武扬威,能够拉拢盟友的不多筹码,就是军事力量上的支持。

菲律宾“冲闯黄岩岛”,看到中国海警便龟缩不前 - 天天要闻

但事实证明,现在的美国,口头上的承诺“一套又一套”,实际根本不敢和中国硬碰硬。比如,这次菲律宾在风风火火冲向黄岩岛的前一段时间,美菲刚结束在南海的“肩并肩”军演。

而军演已经结束,但美国的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却没有离开南海。然而,在菲律宾船只驶向黄岩岛时,美国的航母却“飞速逃离”,一路跑到了新加坡樟宜,进行停靠

美国“干打雷不下雨”,这个赤裸裸的现实,所有国家都看在眼里。而有了菲律宾这个经典案例后,南海其他国家,或许原本有些“小算盘”,现在大概率也不会再打响了。

菲律宾“冲闯黄岩岛”,看到中国海警便龟缩不前 - 天天要闻

三、强闯黄岩岛?菲偷鸡不成蚀把米

更关键的是,现在南海要保持和平稳定的局面,不只是中国一国的诉求,东盟内的其他国家,也不希望该地区成为陷入动荡。菲律宾现在,在东盟内的处境在变得日益进退两难。

据“央视新闻”报道,在本月13日至15日,中国和东盟国家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第43次联合工作组会在泰国闭幕。最终,各方一致同意维护好南海和平稳定大局,争取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另外,本次会议的召开,还推动了《准则》案文三读。这也就意味着,菲律宾之外的东盟国家,大都更倾向于稳定南海局势,个别国家的杂音始终无法阻挡和平进程。

菲律宾“冲闯黄岩岛”,看到中国海警便龟缩不前 - 天天要闻

当然,在这一轮会议结束后,中方很有可能会加大力度来“敲打”菲律宾了。而对于菲方来说,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自然是填海造陆。

总而言之,这几天的闹剧,足以让菲律宾认清一个事实,那就是与中方叫板到底,菲律宾也占不到什么好处,甚至是偷鸡不成蚀把米。相反,种种迹象已经透露出,菲律宾无比信赖的美国,其实就是“中看不中用”。

因此,我们还是劝诫菲方,放下引狼入室的行为,早日与中方化干戈为玉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拉丁美洲小国,因为美国的掠夺而陷入万劫不复

说起拉丁美洲的历史,相信很多人会想起一个词汇:香蕉共和国。这个词汇指的是在近代的时候,拉丁美洲因为被美国控制,很多国家处于产业单一的状态。比如危地马拉只生产香蕉,所以得出个名字:香蕉共和国。其实拉丁美洲在世界历史上颇为尴尬:很多人印象里,认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要杀了杨虎城,而只是软禁张学良? - 天天要闻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为何要杀了杨虎城,而只是软禁张学良?

1936年冬天的西安,寒风吹得城墙垛口呜呜作响。谁也没料到,张学良和杨虎城扣下蒋介石的那声枪响,不仅撞开了抗日的大门,更把两个人的命运拽进了截然不同的深渊。后来张学良被软禁到头发花白,杨虎城却带着全家倒在血泊里——同样是兵谏的发动者,蒋介石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 天天要闻

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从国家能源局获悉: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等地电网负荷创历史新高。其中,江苏电网负荷首次突破1.5亿千瓦,最高负荷较春季平均增长近400...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 天天要闻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全身上下都背负着典故的男人是谁吗?

1. 胯下之辱典故:韩信年轻时家贫,曾遭市井无赖当众侮辱,被迫从其胯下爬过。韩信忍下了这奇耻大辱,后来发奋图强,成就大业。2. 一饭千金典故:韩信落魄时,常在河边钓鱼充饥。一位在河边漂洗丝绵的老妇人(漂母)见他可怜,连续几十天分饭给他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