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误名单公布 又有两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证实为女性

2024年05月17日15:01:27 历史 1361

第一批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误名单公布 又有两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证实为女性 - 天天要闻

第一批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误名单公布 又有两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证实为女性 - 天天要闻

第一批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勘误名单公布 又有两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证实为女性 - 天天要闻

据南京市委宣传部微信公众号5月17日消息,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前夕,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以下简称“抗馆”)已完成首批18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的勘误和增补工作,并通过钟山风景区的官方网站正式发布。今年清明节期间,钟山风景区官网首次完整公布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其中鲁美音是唯一的女性。此次又有两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证实为女性,分别是郭彩玲和侯子勤。

为了加强抗日航空英烈史料征集工作,寻找抗日航空英烈亲属,完善抗日航空英烈档案资料,今年清明节期间,钟山风景区官方网站首次完整公布航空烈士公墓英烈碑上镌刻的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名录一经公布,引发全社会极大关注。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截至5月16日,已有85位抗日航空英烈的亲属与抗馆取得联系。其中,首次联系的亲属达到71位。还有21位抗日航空英烈亲属从全国各地赶来祭扫亲人。名录公布后,每天都有大量信息通过不同渠道汇总到抗馆,填补了许多抗日航空英烈资料的空白。与此同时,馆方也接到数十条抗日航空英烈信息错误或缺漏反馈。经过研究人员严格查证比对,目前共有18位抗日航空英烈信息得到确认,并在文物部门指导下,同步完成了英烈碑的勘误和补刻工作。

在英烈碑上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中,舍己救人的空乘英雄鲁美音为此前发现的唯一一名女抗日航空英烈。4月份,抗馆首次公布1468名中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在厦门市媒体和文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又有两名抗日航空英烈被证实为女性,其中一名还是越南归国华侨。

郭彩玲,福建同安人,滑翔训练班学生,1943年4月20日,在成都凤凰山练习滑翔失事牺牲。在1943年1月8日的一份报纸上,刊登有《访问滑翔班》一文,文中这样描写:“……一位长(高)个子是中越混血女儿郭采(彩)玲。她留恋祖国,也想念在越南的父母兄弟,但她却忍耐的(地)在祖国学习着。”

在记录郭彩玲牺牲的报道中,还提到了另外一位同样参加滑翔训练失事牺牲的女学员侯子勤。1944年3月1日《大公报》(桂林版)刊登《尧山表演失事》记载,1943年4月20日,滑翔训练班学员郭彩玲女士及同年5月18日侯子勤女士俱失事于成都凤凰山。

抗馆表示,抗日航空英烈资料的查证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一条条信息的发现离不开社会各方力量的共同参与。由于原始档案的缺失,还有更多抗日航空英烈的信息等待补充、更新。抗馆将持续开展抗日航空英烈信息的勘误和增补工作。

(北京青年报记者 戴幼卿)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 天天要闻

以色列学者发出警示:下一个屠杀犹太人的,极有可能是美国

前言说到犹太人,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二战时期德国纳粹的暴行,以及现在正在中东到处点燃战火的犹太人国家,以色列。而就在2025年初,以色列的学者在电视访谈中,谈起了犹太人被屠杀一事。只不过他所说的并非是二战时期德国对犹太人的屠杀,而是
史记.丁继超传 - 天天要闻

史记.丁继超传

《史记.丁继超传》文/卷风丁继超生前戎装照丁公继超,字冠群,生于民国十六年,山东峄县六区丁庄村人,乃运河支队之英勇战士也。少时家贫,祖父丁文庭父亲丁广友皆目不识丁,生计维艰。年六岁,常随祖母母亲放牛割草拾柴,时有荒年,掘野菜以充饥。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 天天要闻

专访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解码商代“龙图腾”

6月28日,一场关于“龙腾大邑商”的学术沙龙在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举办。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韩鼎以考古学家的严谨与美术史家的敏锐,带领观众穿越时空,解码青铜器与玉器上的龙纹密码,揭开商代龙形象的神秘面纱。活动间隙,韩鼎教授接受了正观新闻记者专访,从龙与饕餮共存的礼制密码,到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 天天要闻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被查

遂宁市船山区委书记段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四川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段勇简历段勇,男,汉族,1976年12月生,四川蓬溪人,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学历。1996年9月参加工作,1997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9月至2001年12月,先后在蓬溪县蓬南镇政府、遂宁市纪委监察局工作;2001年12月至2007年12月,历任...
中国东极“鱼经济” - 天天要闻

中国东极“鱼经济”

新华社哈尔滨7月2日电 题:中国东极“鱼经济”新华社记者 戴锦镕在中国大陆最东端的抚远市,东极鱼市里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唤醒了城市的清晨。抚远原名“伊力噶”,赫哲语意为“金色的鱼滩”,这里地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两大水系交汇处。这座被誉为“华夏东极”的边境小城,正书写着中国“鱼经济”的生动样本。绿色无污染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