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医圣兰茂系列之五——兰茂身世之谜及号“止庵”的由来

2024年02月26日20:05:12 历史 1208


滇中医圣兰茂系列之五——兰茂身世之谜及号“止庵”的由来 - 天天要闻

兰止庵先生雕像之一

网络对于兰茂身世之谜可谓是五花八门,但都经不住推敲,可信度不高。我先简单分析一下兰茂家庭和蓝玉案是否有牵连?

《细说大明》中记录,蓝玉明朝初年的著名将领,他出生于1340年,凤阳府定远县(今属安徽)人,是开平王常遇春的舅子。他最初跟随常遇春从军,每战必先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因蓝玉的出色表现而受到常遇春的重视和栽培,并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将领。常遇春的女儿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朱标,因此蓝玉也算是朱标的舅舅。

蓝玉案是指明洪武帝朱元璋在1393年以加强集权为借口,诛杀大将蓝玉并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历史事件。此案是明初四大案之一,因蓝玉案被牵连杀戮的人数超过1.5万。朱元璋借机诛杀了蓝玉一门,以及傅友德冯胜王弼等公侯。这一事件导致了大量无辜人的被害和牵连。

滇中医圣兰茂系列之五——兰茂身世之谜及号“止庵”的由来 - 天天要闻

再来分析兰茂的家庭,苏国友著《兰茂》一书中有详细著述,因篇辐较长,小唐总加以总结一下,并非我窃取别人劳动果实,而是作者苏国友写得已经很详细了,我加以简述,目的只在于让人人能懂兰茂,真正的了解兰茂,把兰茂的故事和文化广为流传,因为现在关于兰茂的版本实在太多了。

明正德《云南志》说“兰茂,杨林千户所籍,河南洛阳人”。既然是“杨林千户所籍”的“河南洛阳人”,我们就不妨从来自河南的军事移民之中,来查找兰茂的家世的线索。

据《明太祖洪武实录》记载,在明代征调来云南屯田的军士之中,与河南有关的,主要有三批。

滇中医圣兰茂系列之五——兰茂身世之谜及号“止庵”的由来 - 天天要闻

清政府丑化的朱元璋像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傅友德等以云南既平,留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制要害。这是头年平定云南,次年“重兵留镇”,初设卫所,实行的“大军屯聚”征调。不过,此次重兵驻守形成的是云南左卫、右卫、中卫、前卫、后卫、大理卫、永昌卫、楚雄卫,通海御等。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六月,朱元璋“命中军都督府发河南祥符(今河南省开封的旧称)等十四卫步骑军万五千人征往云南”。明五军都督府之中,中军都督府在京外下辖直隶二十六卫、十六个千户所,包括中都(凤阳)七卫、一个千户所,河南十二卫、六个千户所等。这一年,在云南建立的有隶于楚雄卫的姚安守御千户所等。按洱海等卫官军先驻留、卫所后设置之例,此次进入云南的军卫将士,可能屯戍于其后设置的卫所之中。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正月,朝廷特赦河南右护卫、仪卫司和周王迁镇云南,应有官军校尉仪仗具遣赴云南参侍,李兴率军马五千五百人启行。

周王,指周定王朱橚(1361~1425年),系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洪武三年(1370年),封为吴王,后改封为周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就藩开封。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冬,因擅离封地到凤阳而获罪,被太祖下令迁往云南。

周王朱橚被贬,“官军校尉仪仗具遣赴云南参侍”。而这一年,在云南建立的有平夷等卫,次年设置的有杨林等千户所。

从时间来看,随周王进入云南的官军,虽然没有记载落脚何处,但杨林有可能就是这5500人之中部分人的驻屯地。

兰茂之父有可能是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或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被征往云南,后编籍屯成杨林守御千户所的河南人。

蓝玉案发时间为1393年,如真像网络所述兰茂之父为蓝玉门下一员猛将,那应该是追随蓝玉身边直至蓝玉案发生之时,又或许蓝玉派其来云南当军职,而不是担任普通军户,这里面漏洞百出。时间、地点、人物各不牵扯,是不可能有任何牵连的,仅是别人拿音同字不同的“蓝和兰”来炒作,是个巧合而已,可以分析出二者毫无关系可言,也就不可能受蓝玉案牵连了。

给兰茂取名之人是知书识礼的,原因是“兰茂”之名,出自一个典故。公元前484年,时年68岁的孔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14年,自卫国返鲁国,隐居在谷中,见到兰花之茂盛,而兰花则与众草为伍,孔子见景生情,暗自伤心生不逢时。兰氏将其子取名为“兰茂”,说明兰茂从小生活在传统文化深厚的氛围之中。

兰茂兄弟三人偕能出口成诗的文采应该得于父亲的言传身教,那么其父在元代应是书香门第的家庭,兰父文化水平较高,按理说,作为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在军队中却没有担当任何军队文职,那只能是一种情况,兰茂之父入滇落户时杨林千户所已有军队文职,文职是闲职,不用上战场,当然文职也是承袭的,通俗的说“我的文化没你高,但我就是不让你”。形如这种情况在单位上是最明显的,懂的都懂,不细聊了。


滇中医圣兰茂系列之五——兰茂身世之谜及号“止庵”的由来 - 天天要闻

嵩明兰茂广场

再来分析一下兰茂耻于利禄,自匾其轩曰:“止庵”。

《兰茂》一书关于“止庵”内容分析是我所有看过关于兰茂的书籍和文章中写得最为合理的,无可挑剔。

兰茂稍长该进学堂念书了。此时,嵩盟州城有创建于元至正八年(1348年)的州儒学,可杨林没有学校。杨林地方上的子弟,要读书必须到州城所在地嵩盟或府城所在地昆明就读。而由于兰茂系“杨林千户所籍”,按照当时明初规定,州儒学招收的是土官、土民子弟,鼓励州所辖民众甚至当地民族的一般子弟入学,屯田的军户子弟被排斥在外。即使偶尔有军户子弟进入州儒学这样的官办学校,也不得作为国家供给“廪膳”(免费提供食宿)的生员。这让只在杨林落地生根十多年,仅稍稍有点积蓄的兰茂之父难以负担。一边是小孩要读书,一边是没有学校就读,渴望让孩子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兰父兰母,被逼无奈,可能就采取自己教育(外人教学的情况似乎不大),兰茂还是块读书的料,他“性聪颖”,读起书来总是比别的小孩长进快,凡读诗书过目不忘。

兰茂15岁之后,烦恼的事又找上门来了。永乐九年( 1411年)年,朝廷特诏云情南布政司始行乡试,当年就有洪诚等28人中举(功名中的一种,不是状元),还有2人进士及第。在全省28名中举者之内,云南府有7人,其中含嵩盟州和安宁州各1人。嵩盟州中举者,名叫杨节。作为嵩盟州有史以来的第一位举人,他的中举,自然在嵩盟州、在杨林守御千户所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也应该让少年兰茂看到了读书的希望。1413年,嵩盟州赵敬中举。看到嵩盟州又有人中举,听到云南还有人举进士,兰茂的内心开始烦燥起来。其原因是由于朝廷明文规定:“文武官舍军校匠余,不许外郡入试。”所有移居他乡的子弟,参加应试必须回本籍应试。兰茂进不了正规学校,读了点书而又不可能回远隔千山万水的河南洛阳应试,仕途被堵,眼看有功名而又与功名无缘,20岁时的兰茂,才“耻于利禄,自匾其轩曰:“止庵”。

成年后的兰茂,一直心想“待时而出”,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他只好自谋生路。直到兰茂54岁时,云南汉族军事移民子弟才获准进入州县儒学接受教育和考试,但在等待中的兰茂已是年惑古稀了。

滇中医圣兰茂系列之五——兰茂身世之谜及号“止庵”的由来 - 天天要闻

兰茂纪念馆俯瞰图

关于耻于利禄,自匾其轩曰:“止庵”这句话。

我们来逐字分析,首先杨林、嵩明乃至一些研究兰茂的团体口口相传都一致认为“兰茂是看破官场的腐败与黑暗,认为做官是可耻的,兰不想与其官场人同流合污而耻于利禄”,我们不妨试想一下,读书之人有哪一个不想考取功名,这是衣食无忧光宗耀祖的好事。

兰茂是军屯户(军籍),一但沦为军籍是最底层的户籍,再往下只有青楼的贱民籍了。再比如说基层军职是代代相传(戚继光承父职),普通人在战场上靠浴血奋战中争取军职是万万不可能。改变军籍的方法只有两种,其一,皇帝开恩特赦,其二,考取功名进入仕途。很显然,第一个不可能,第二个的话明代军籍入仕途的官员比比皆是,比如说明代位居宰辅的张居正

滇中医圣兰茂系列之五——兰茂身世之谜及号“止庵”的由来 - 天天要闻

“耻于利禄”应该是形式所迫,朱元璋的国策只想让戍守边疆的军户知难而退,放弃杂念安心戍边,兰茂所以才对仕途的无望而心灰意冷,“趾于利禄”驻足停步停止追求利禄才说得通。止字古文繁体用趾,文言文中的错别字叫“通假字”,顺理成章的“趾通耻”,应是古时书写或印刷排版有误造成的。

“止庵”二字之解,止是停止之意,庵又指文人的书房,可以通俗的理解为"兰茂因心灰意冷在这间书房里停止了对仕途的向往和追求”。

滇中医圣兰茂系列之五——兰茂身世之谜及号“止庵”的由来 - 天天要闻

兰茂的故事太多,一期一期的来。嵩明的名人兰茂,连嵩明人自己都解释不清楚,那还怎样让兰茂文化声名远播。小唐总并非公职人员,我白天要干活,有时晚上要加班,只能闲暇之余来创作。我的文章只是配菜,仅能用于茶余饭后聊聊天,感兴趣的请各位朋友自己购买书籍来研究了。如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15日内头条是可以修改的,同时我也希望将文章做到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兰茂》、《细说大明》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湖南省汝城县原县长周小阳被逮捕 - 天天要闻

湖南省汝城县原县长周小阳被逮捕

新京报讯 5月21日,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微消息,湖南省汝城县原县委副书记、县长周小阳(正处级)涉嫌受贿一案,由湖南省郴州市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经湖南省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娄底市娄星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娄星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周小阳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
一地市委书记,任上被查 - 天天要闻

一地市委书记,任上被查

湖北省纪委监委5月21日消息,恩施州恩施市委书记、二级巡视员苏勇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苏勇(资料图)报道显示,5月15日,苏勇出席了公开活动。公开简历显示,苏勇,男,土家族,1971年2月出生,湖北咸丰人,199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华中农业大学农作物专...
看到赖御史的悲惨结局,才明白林相怼庆帝的高明,范闲注定是孤臣 - 天天要闻

看到赖御史的悲惨结局,才明白林相怼庆帝的高明,范闲注定是孤臣

《庆余年2》的剧情已经渐入佳境,又体会到了第一季熟悉的权谋烧脑感觉。尤其是第十集的朝堂博弈,真的一个个都是千年的老狐狸。看完了一遍后,还能让观众复盘。#头条创作挑战赛#之前范闲故意收了检蔬司戴公公的三千两,然后就被赖御史弹劾了。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辩论,才引出范闲“受贿”的深意。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 天天要闻

历史的尘埃——清代治蝗二三事

中国历史上,蝗灾与水灾、旱灾并立,是古代农业社会的三大灾害之一。研究表明,蝗灾通常在旱灾之后发生,蝗虫吞食禾苗庄稼,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巨大打击。
国际茶日 | 不解之缘,当土耳其茶叶遇到中国龙井 - 天天要闻

国际茶日 | 不解之缘,当土耳其茶叶遇到中国龙井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土耳其是全世界人均茶叶消耗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眼下,正值土耳其采茶季。里泽省位于黑海沿岸,这里降水丰富、山脉绵延。冬天厚厚的积雪覆盖茶树,而到了春天,融化的雪水就会滋养土壤,使生长出的茶叶保持稳定的风味。每年的5月中旬到11月初,都是土耳其茶的采摘季。传统的采摘方式是用大剪刀收割,...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谱牒” - 天天要闻

特稿|揭秘徽州千年“谱牒”

“国有史,方有志,族有谱”,一卷卷泛黄的族谱里藏着故土的“根与情”,也藏着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近日,在蒙古国乌兰巴托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徽州文书“徽州千年宗姓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这是安徽省首个入选该名录的项目。目前,全国入选该名录的项目仅17项...
历史不会忘记莱希 - 天天要闻

历史不会忘记莱希

伊朗总统莱希因直升机空难死亡令人不胜唏嘘。 莱希在2021年当选伊朗总统,在不到三年时间里,就做了很多大事,为伊朗战略转向保驾护航,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算是很好地完成了哈梅内伊的任务。 ....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么模样? - 天天要闻

2030年的智慧城市,什么模样?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财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智慧城市发展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意见围绕总体要求、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全方位增强城市数字化转型支撑、全过程优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生态以及保障措施等5个方面着力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数据局 财政...
6件珍贵文物,多和松江有关,他们直接捐了! - 天天要闻

6件珍贵文物,多和松江有关,他们直接捐了!

“松江的宝贝理应留在松江!”在日前举行的松江区博物馆接受捐赠仪式上,热心市民陆俊伟质朴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当天和他一起来到博物馆捐赠文物的还有郑旭华、封履宁、李益忠、梅亚民4名松江市民,博物馆工作人员认真聆听了每一名捐赠者和文物的故事,并为他们颁发捐赠证书。“在国际博物馆日和松江区博物馆开馆...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 - 天天要闻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

藩属国朝鲜沦为日本殖民地,为啥中国人不同情,反而还批评朝鲜.在历史的长河中,朝鲜半岛不仅仅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南北朝鲜,它曾是中国的藩属国,后来更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当朝鲜半岛从中国的影响中逐渐走向日本的控制时,中国人对此反应如何?是同情还是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