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今语
编辑|t
引言
在我国古老的传说中,不乏一些跨越物种的爱情故事,像是许仙和白素贞的“人蛇恋”,还有苏妲己和纣王的“人狐恋”等等,这些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在几千年来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消磨时间的谈资。
这样绮丽的神话故事虽然时常让人心神向往,不过绝对没人相信“跨物种之恋”会真实发生在现实中,因为动物就是动物,没有人类所拥有的七情六欲。
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NASA实验室发起了一场“海豚实验”,安排女训练员和一只公海豚共同生活,竟促成了一场“人豚恋”。
(彼得和玛格丽特)
一、初始正常
20世纪对于世界上各个国家来说都是科技启蒙时期,除了一些方便人类医疗,生活等研究,针对各种动物等探索也开始应运而生,这其中就包含了海豚。
科学家们在研究海豚的过程中发现了海豚的智商是和黑猩猩一样仅次于人类的动物,这个结论显然是令人惊喜的,于是在美国航天局(NASA)的资助下,一项目的为让海豚掌握人类语言建立人类与海洋沟通桥梁的试验正式开始。
为了让试验有对比,实验室饲养了三只海豚以供研究使用,分别是两只雌性海豚“茜茜”,“帕梅拉”,和一只雄性海豚“彼得”。
但对于试验来说,除了海豚,最重要的莫过于教授它们语言的老师兼饲养员了,为此他们寻找了很多研究人员。
(玛格丽特和海豚)
玛格丽特就是其中一员,她非常热爱动物。
在玛格丽特很小的时候,她读了一本主角是一只会说话的猫的故事,于是她开始由衷的相信动物是能够学习人类的语言并且了解其中意思,可以说是NASA的试验和玛格丽特的想法不谋而合,玛格丽特在工作中也尤为出色。
(嬉戏)
她所负责的雄海豚彼得仅在两周之内,就学会了如何使用呼吸气孔发音,这无疑是试验中的重大进展。
二、逐渐越界
虽然彼得掌握了用气孔发音,但让海豚掌握一门根本不属于它的语言实在太难,玛格丽特在后来的纪录片中表示,虽然彼得当时能够掌握发音并发出“一,二,三”的类人音,但它对这样枯燥的练习时常展现出不耐烦的姿态。
(发出“一、二、三”的声音)
“它会用尾鳍用力拍打水面,然后呜呜的游走。”
这是彼得烦躁的表现,玛格丽特对此非常熟悉,她也知道通常到这个时候,要想继续教学是不可能的了,于是试验进入了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
但玛格丽特并不想因此而放弃,她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教会彼得说话和理解话语的意思。她向实验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
开始时,为了方便对海豚的各项研究,实验室将研究基地建立在加勒比海上的圣托玛斯岛上,是一栋白色的小别墅,别墅旁还建了一个游泳池,供研究人员和海豚近距离接触。
(白色小别墅)
玛格丽特认为,现在海豚说话的进度太慢,是因为一天里对海豚教授课程的时间太短,如果能够和海豚更加亲密的一起生活,也许海豚能够更信任饲养员,饲养员也能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教授海豚语言。
于是,玛格丽特向实验室提出希望能够住在实验室,这样可以二十四小时近距离观察海豚。
实验方听到了玛格丽特的想法,大为惊喜,既然玛格丽特愿意为工作牺牲掉个人生活,他们当然要无条件支持。
(和彼得更亲密的生活在一起)
为了能时刻和彼得生活在一起,玛格丽特要住的房间也一定得有水供彼得生活。实验室同意并帮助玛格丽特改造房间,玛格丽特使用二楼的房间的阳台,这就要做好防水工作。
不仅如此,为了能身处一楼的彼得和玛格丽特共处一室,他们还建造了一个简易电梯来运送彼得,这样当玛格丽特每周休息时,也方便彼得回到他另外两个同伴身边。
玛格丽特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她现在成功和彼得每周有六天的亲密生活了,这意味着玛格丽特可以像彼得的妈妈一样,时刻照顾它,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教它说话。
(玛格丽特的自述)
三、痛心结局
不出玛格丽特所预料,这个方法果然推动了试验的进程,和彼得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彼得果然不再抗拒学习,甚至还显得尤为主动,哪怕不是课程,彼得也非常愿意模仿玛格丽特说话,发出类人音。
玛格丽特教彼得念她的名字,但由于海豚的生理结构,彼得很难像人类一样清晰的发出“m”的音调,但它也不再像之前一样轻易放弃,而是不断的艰难练习。
(玛格丽特)
据玛格丽特回忆,她和彼得在一起同吃同睡几个月,彼得非常依赖她,玛格丽特睡觉,彼得就趴在她床边的水里跟她一起睡觉,白天晚上他们都在一起。
时间不断推移,彼得也到了青年时期,课余时间,研究人员似乎发现了彼得和平时有些不同寻常。
彼得发情了,他时常不断的在玛格丽特的腿边摩擦,如果动作轻一些,玛格丽特往往会放任彼得的做法,但彼得毕竟只是海豚,力气大到经常让玛格丽特受伤,无奈只能在彼得发情期将他放回一楼和雌海豚共处。
(玛格丽特和彼得)
但彼得对于这一安排非常不满意,同时这样的安排对于彼得和另外两只海豚的课程也严重受到影响,无奈,玛格丽特提出,用手来帮彼得解决需求。
玛格丽特称,这对于她来说,并不算性关系,这就仿佛给彼得挠痒挠痒一般,并不算大事,这样的经历对于他们来说非常珍贵。
玛格丽特对此没有被受到影响,但跟随试验的兽医对此却直接说到:“彼得完了,它一定是疯狂的爱上了玛格丽特”。
(彼得逐渐爱上了玛格丽特)
但比起玛格丽特的坦然,别人似乎并不这么觉得,试验并不是完全封闭的,玛格丽特和海豚过分亲密的传言不仅被流传出去,更有甚者还以此为话题加以炒作。
(社会将此加以炒作)
尽管外界的流言不是打碎试验的关键,但试验却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在不断的质疑声和长时间毫无进展的试验中,实验室开始对海豚是否能够学会人类语言和对太空事业有所帮助产生怀疑,他们决定停止这不切实际的试验。
实验被迫停止,这意味着玛格丽特和彼得要被迫分离了,尽管玛格丽特多般不舍,但养一只海豚可不是养一只小狗一样,这其中的花费是天壤之别,玛格丽特也只能在无奈中目送彼得离开。
彼得被送往美国迈阿密的一个实验中心,而这里的环境可没有海岛上舒服,而相对于彼得来说,更糟糕的是,他完全找不到他的玛格丽特。
于是,仅仅在短短的几周后,玛格丽特收到了彼得自杀的消息。
海豚怎么会自杀呢?其实海豚的呼吸方式和普通鱼类不同,他们虽然生活在海底,但也需要经常浮上海面进行换气。之所以说彼得自杀,是因为彼得死于窒息,它放弃了呼吸,自主选择死亡。
(彼得自杀)
玛格丽特的离开无疑对彼得是致命打击,它从始至终都只是实验的工具,而温柔的玛格丽特是它生命里的光芒。既然它的爱人不见了,它也失去了活着的理由。
玛格丽特得知消息后尽管非常难过,但她却为彼得感到开心,不论是实验还是信任的人离开,这对于彼得都是痛苦的,而现在,彼得终于结束了痛苦,拥有了自由。
参考资料
“玛格丽特”和“彼得”的故事.央视网,20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