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2023年04月05日21:41:07 历史 1166

| 尼古拉的书房

编辑 | 尼古拉的书房

关于迁刑的含义,栗劲认为“流刑就是把罪犯押解到荒僻地方去的一种刑罚”,徐世虹等学者认为“流刑就是将受刑者强制遣送指定地区服役落户,不准擅自迁回原处的处罚”。
崔向东认为“‘迁’即把罪犯押解流放到指定的边远荒僻地区服刑
再如《龙岗秦简》记载:“敢行驰道中者,皆迁之,”注释解释为:“迁,将罪犯流放、迁徙到边远地区的刑罚”。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可见秦汉时期的迁刑就是把罪犯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刑罚。
有时不只迁徙罪犯,还包括罪犯的妻子、家属、宗族、宾客、邻里等。
一般将罪犯迁徙到北方、西北边郡或南方地区,被迁徙后不能擅自返回。
迁刑是秦汉刑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秦汉时期不断发展变化,此后逐渐演变为流刑并列于五刑之中,为后世流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1.“迁刑”的名称问题

秦汉时期的刑罚体系中,有对罪犯的流放之刑。
所谓流放,后世称为流刑,然而秦汉时期关于流放刑的刑名,存在很大争议。
有的学者将其称为“流刑”,认为流刑又包括迁、谪、逐等形式,如上文列举的张晋藩、栗劲等。
汉书》中多次出现“流放”一词,如“赞曰:仲舒下吏,夏侯囚执,眭孟诛戮,李寻流放,此学者之大戒也”。“贺良及党与皆伏诛流放”。“谗邪交乱,贞良被害,自古而然。故伯奇放流”。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沈家本认为“汉之迁徙,本不称流,其以流徙连称者,乃文法偶然用之耳”。
文献中对流放之刑的记载多用“迁”、“徙”二字,秦汉文献和简文中也无“流刑”这一说法。
可见秦汉时期流放之刑的刑名不应为“流刑”。关于秦时的流放刑,学者们多称“迁刑”
明朝学者董说著《七国考》,列举秦朝刑罚,刑名中有“迁”这一刑罚,清代学者孙楷著《秦会要》,在《刑法四》中列出“迁罪人”这一标题。马非百《秦法律志》一文在刑名中提到了“迁”。
李玉福在《秦汉制度史论》下篇《秦汉军事制度论》中将秦的流放刑称为“迁刑”。冨谷至著《秦汉刑罚制度研究》认为,根据秦简秦的刑罚中有迁刑。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可见大多学者对秦时流放刑的称谓还是比较统一的,一般都称“迁刑”。对于汉代流放刑的称谓,学者们却有很多说法。
如程树德在《九朝律考·汉律考》中的《刑名考》一文中提出“徙边”这一名称,即“徙边刑”。
作者在“徙边”这一标题下列举了陈汤蔡邕等因罪被迁徙到边地的事例。
大庭脩在《秦汉法制研究》中采用“徙迁刑”这一称谓。

还有很多学者称其为“迁、徙”,如张晋藩在《中国刑法史新论》中指出秦的迁刑近似后世的流刑,汉代刑法虽没有流刑,但有徙,或曰迁、流徙。
陈光中、沈国峰在《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一书中认为秦汉魏晋时期,流刑或称为“迁”,或称为“徙”。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中国古代法制丛钞》认为秦朝的刑名是“迁刑”,汉朝的刑名是“徙、迁”。
可见汉代流放刑的称谓有很大争议,这是因为史书在记载汉代流放刑时有时用“迁”,有时用“徙”,且《汉书》、《后汉书》中用“徙”字的时候更为频繁,因而学者们将汉代流放刑称为迁刑、徙刑、迁徙刑、徙迁刑等。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罚分考九》中的第一个标题为“迁”,并标注“亦曰徙”,在这一标题下列举了《史记》、《汉书》、《后汉书》里关于“迁”、“徙”的事件,如成蛟、嫪毐、吕不韦被迁的案例,指出这三人都是有罪而迁。
第二个标题为“徙”,列举了秦始皇二十八年、三十五年徙民于琅琊、丽邑、云阳的例子。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他认为秦汉徙民有两种情况,一是如秦时成蛟、嫪毐、吕不韦等,是有罪而被迁;二是如秦始皇二十八年、三十五年的徙民是为充实该地区,与因犯罪而被迁者不同
关于汉代徙民,作者列举了汉高祖景帝、武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时期徙民的事例,汉武帝或徙郡国豪强于茂陵,或徙民以实张掖、敦煌郡,或因灾害而徙民等。
沈家本认为徙民政策和因罪而迁是不同的,并且通过他的三个标题及所举出的案例可以看出他认为秦汉时期“因罪而迁”这一刑罚的刑名是“迁”,即第一个标题。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他标注“亦曰徙”是因为在《汉书》、《后汉书》中一般用“徙”来表示罪犯被流放,彭越“徙蜀青衣”、刘彭离“废徙上庸”等。
可见,“迁”和“徙”都可以表示对罪犯的流放。《汉书》、《后汉书》等文献在记载流放刑的案例时,“迁”和“徙”是同一个意思。
广川王刘海阳有罪,《汉书·诸侯王表》记载“废徙房陵”,而《汉书·宣帝纪》则记载“废迁房陵”,可见这里的“迁”和“徙”都是流放的意思。
《史记》中多用“迁”字,比如“夏,梁王彭越谋反,废迁蜀”。“济川王明坐杀太傅、中傅废迁房陵”。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汉书》中有时也用“迁”字,如“十一月,淮南王长谋反,废迁蜀严道,死雍”。《汉书·诸侯王表》中记载刘彭离废迁上庸。
从出土竹简来看,简文中皆用“迁”来表示流放之刑。如《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故大夫斩首者,迁(迁)”。
“吏自佐、史以上负从马、守书私卒,令市取钱焉,皆迁(迁)”。《龙岗秦简》记载:“敢行驰道中者,皆迁(迁)之”。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张家山汉墓竹简》记载:“司寇、迁及黥颜頯罪赎耐,…”《睡虎地秦墓竹简》、《龙岗秦简》和《张家山汉墓竹简》是秦汉时期的法律文书,都比较详尽地记录了秦汉时期的法律法规和法律制度。

他们都用“迁”表示流放,说明“迁”应为当时的法律术语,而《史记》、《汉书》、《后汉书》中或用“迁”,或用“徙”,应同“流放”一词一样,是文法偶然用之。
因此,在本文中我将把秦汉时期罪犯被流放到边远地区的刑罚称为“迁刑”。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迁刑起源于何时,学者们有不同观点。宋杰的《论秦汉刑罚中的迁徙》、崔向东的《论秦代的“迁”刑》等文章认为在原始社会末期,尧舜时期就已经有流放的事例。
关于尧舜时期的流放,《尚书》、《史记》等文献有所记载。尧舜时期“象以典刑,流宥五刑”。
《史记集解》马融曰:“流,放;宥,宽也。五刑,墨、劓、剕、宫、大辟”。《史记正义》引孔安国曰:“以流放之法宽五刑也”。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尚书•舜典》记载:“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流、放、窜、殛,都是流放的意思,很多学者因此认为尧舜时期已有流放。
有学者认为流刑起源于西周。李用兵著《中国古代法制史话》一书中认为,西周时沿用夏商时期的五刑,又增加流、赎、鞭、扑四种刑罚,因此流刑起于西周。
根据文献记载,殷商时太甲即位第三年后,暴虐百姓,不遵守先王制定的法令,伊尹将他流放到汤墓地附近的桐宫,“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尊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周成王年少时,周公辅政,管叔蔡叔和武庚叛乱,周公平定叛乱后,诛杀和管叔,流放蔡叔。
“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诛武庚、管叔,放蔡叔”。
西周中期,制定九刑,在墨、劓、剕、宫、大辟这五刑之外增加流、赎、鞭、扑四刑。
因而有学者认为流刑起源于西周。

还有学者认为流放之刑起于秦汉时期。如马新《论中国历史上的流放》一文认为中国历史上的流放应源于秦之迁徙制。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饶咬成《房陵流放地生成原因窥探》一文认为流放之刑到秦汉时代逐渐形成体系。文献记载尧舜时期的流放,是后人记载,无法考证。
日本学者滋贺秀三认为尧舜时期对共工欢兜三苗和鲧的流放是把他们驱逐出共同体之外,与后世流刑不同。
认为“后世的流刑,是统治天下的专制君主,把版图内人民中的犯罪者,强制遣送迁移到同一版图中的另一指定地点居住”。
薛菁在《论北朝的流刑制度》一文中也认为先秦时期的流放是将罪犯或政敌驱逐出国门,与后世流刑有本质区别。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按照这种观点,尧舜时期的流放,与后世流刑有很大不同。西周及春秋时期,都有关于使用流放之刑的记载,如楚国屈原被流放江南
但这一时期流放的使用并不普遍且适用对象多为犯罪的贵族。因此有学者认为流放之刑应起源于秦,笔者也赞同这种观点。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之后,迁刑确立,成为秦时独立的正式刑法惩罚罪犯的同时又具有徙民、恩赦的性质。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秦及汉初,迁刑是处罚程度较轻的刑种,轻于耐、黥及徒刑等。高祖将梁王彭越减死徙蜀后,这种对犯罪诸侯王减死徙边的做法为后世所沿用。
文帝废除肉刑后,死刑与徒刑之间缺乏过渡刑种,在这种情况下,迁刑被广泛使用,多用于减死一等或家属连坐。

东汉时减死一等、迁徙边郡更为普遍,且作为死刑的株连刑法被广泛应用,逐渐演变为仅次于死刑的重刑。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迁刑在秦汉时期逐渐形成体制,为后世流刑奠定基础。魏晋南朝时期流放刑仍被使用,但未被列入五刑。
北魏时期的刑罚体系中有死、流、徒、鞭、仗五刑,流刑正式列为五刑之一,地位仅次于死刑。
北魏连年征战,为补充兵员和劳动力,戍守北方边地,这一时期的流刑如同秦汉时期更加侧重于徙民实边,因而也没有明确规定迁徙地和刑期。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北周时根据罪犯的罪行轻重明确规定流放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千五百里、四千里、四千五百里不等。
隋朝正式确立五刑体系,笞、杖、徒、流、死,隋唐至明清一直沿用。

1911年1月清政府颁布《大清新刑律》废止了流刑,但这部法律并未真正实行。1912年北洋政府颁布《暂行新刑律》,至此,我国不再有流放刑。

深入探究秦汉时期广泛使用迁刑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①栗劲:《秦律通论》,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283页。
②张晋藩总主编、徐世虹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第二卷《战国、秦汉》,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63页。
③崔向东:《论秦代的“迁”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3卷第5期,2011年9月。
④中国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龙岗秦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2001年。
⑤[汉]班固:《汉书》卷75《李寻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3195页。
⑥[汉]班固:《汉书》卷26《天文志》,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312页。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 天天要闻

特朗普:中国突然改变主意,但不要紧,能让中国15分钟内同意交易

尽管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了全美民众的反对浪潮,但他依旧认为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在空军一号上,特朗普更是声称“原本Tik Tok的协议已经很接近达成了,但由于在关税政策中国突然改变了主意,但这并不要紧,自己能够在15分钟内让中国同意这笔交易,只要自己降税的话”。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对其他国家暂缓90天执行新关税,说明关税战就是儿戏

兄弟们,就在中国对美国加了 50% 的关税之后,特朗普再次对我们加了 21% 的关税,现在整体关税已经达到 125%。同时,特朗普暂停了对除中国之外其他所有国家的加征关税政策,而且要把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的税点降到 10%。这进一步证明我昨天视频里的分析完全正确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