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国若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国债!

2025年06月17日19:34:13 历史 1916

前些时日,一名美国参议员在国会公开叫嚣,要求中国偿还所谓清朝时期遗留的巨额债务,并以不承认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威胁。

中国官方严正驳斥,称其为历史妄言,而全球的目光不仅聚焦于这场荒诞的债务争议,也投向了中美关系的裂痕与各自的财政困境。

美国参议员约翰·霍克在国会发表了一场充满挑衅意味的演讲。他手持一张清朝时期的债券复印件,宣称中国欠美国及其公民高达1.6万亿美元的“历史债务”。

他进一步警告,若中国拒绝偿还,美国可能不再承认中国持有的约8000亿美元美国国债。这一言论如同一枚重磅炸弹,迅速引爆全球媒体的关注。

美国:中国若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国债! - 天天要闻

美国国内媒体反应不一。一些保守派报纸,如《纽约邮报》,以“中国欠债到期”为题大肆渲染,试图将历史债务与当前中美关系挂钩。福克斯新闻则趁势推出讨论节目,嘉宾们围绕这些百年债券的法律效力展开激烈争辩。

然而,更具权威性的《华尔街日报》却指出,这种主张更多是政治姿态,缺乏现实依据,难以付诸实践。分析人士认为,霍克此举意在迎合国内某些反华情绪,而非真正推动政策落地。

中国方面反应迅速且强硬。外交部发言人在记者会上明确表示,清朝债务源于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早已宣布无效,斥责美国此举为“无稽之谈”。这一立场赢得国内广泛支持。社交媒体上,网友纷纷用幽默与愤怒回击,有人调侃:“美国这是想让大清复辟来还债吗?”更有评论直指美国自身债务问题,质疑其道德制高点的可信度。

美国:中国若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国债! - 天天要闻

国际社会则忧心忡忡。彭博社分析指出,美国若真以此为借口挑战国债信誉,可能动摇全球金融体系的根基。

毕竟,美国国债一直是国际投资者眼中的“避险资产”,任何违约暗示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欧洲国家在私下场合表达了对美国此举的不满,认为当下应共同应对经济挑战,而非翻开早已尘封的历史账本。发展中国家则担心,这或为大国赖账树立危险先例。

白宫很快试图平息风波。新闻秘书公开澄清,霍克的言论仅代表个人意见,不反映政府立场,美国仍将履行债务义务。

然而,市场已有所波动,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小幅攀升,显示出投资者对美国信誉的些许疑虑。这场风波虽看似荒唐,却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美国内部的政治撕裂与外部关系的紧张。

要理解这场争议的荒谬之处,需先梳理清朝债务的来龙去脉。这些债务大多源于19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强加于风雨飘摇的清政府。

1858年的《天津条约》迫使中国开放更多港口,允许外国人在华享有治外法权;1901年的《辛丑条约》则更为苛刻,要求中国支付4.5亿两白银的赔款,折合当时约3.33亿美元,分39年还清,年息4%。这些条约不仅是经济掠夺的工具,也是列强对华霸凌的象征。

清政府在内外压力下不堪重负,财政几近崩溃,最终于1911年覆灭。中华民国继承了部分债务,并在艰难中支付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基于“恶债”原则——即未经人民同意、未惠及人民的债务对新政权无约束力——明确宣布不承认任何不平等条约及其债务。

1952年,中国政府正式通知外国债权人这一立场,未受到国际社会实质性挑战。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中华民国在联合国取得合法席位,国际社会逐渐默认其态度。1979年中美建交的联合公报也未提及历史债务,进一步确认了双方的现实共识。

历史上,个别债权人曾试图追讨清朝债务。1980年代,美国一些公民手持清朝债券诉诸法院,但因主权豁免及债务的非法性被驳回。

2010年,美国债券持有人基金会曾游说政府向中国施压,但美国国务院始终将其视为私人事务,不予介入。即便按通胀调整,《辛丑条约》的4.5亿两白银在今天也不过数十亿美元,远不及霍克宣称的1.6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显然是夸大其词,缺乏史实支撑。

清朝债务的某些部分甚至已被减免或用于公益。例如,美国曾将《辛丑条约》部分赔款转为教育基金,支持中国学生赴美留学,如著名的“庚款留美”计划。这段历史早已画上句号,美国如今重提旧账,既无法律依据,也违背国际惯例,只能被视为政治操弄的工具。

美国:中国若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国债! - 天天要闻

讽刺的是,在指责中国不还“旧债”的同时,美国自身的财政危机正日益加剧。截至2025年5月,美国国债总额已超过35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高达140%以上。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2024财年的利息支出达到1.2万亿美元,占联邦预算的五分之一,且这一数字还在攀升。

2017年的《减税与就业法案》大幅削减税收,而军费和社会保障开支却持续膨胀,导致预算赤字年年扩大。

2024年,美国再次因债务上限问题陷入僵局。两党在国会针锋相对,共和党主张削减开支,民主党则要求加税。临近违约期限,全球市场屏息以待,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飙升至4.8%,创下15年来新高。

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警告,若不及时提高债务上限,后果将是“金融灾难”。最终,双方达成临时协议,但这只是饮鸩止渴,问题根源未除。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多次敲响警钟。2025年1月的《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预测,若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债务占GDP比例将在2030年突破150%,威胁全球经济稳定。

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之一,中国持有的约8000亿美元国债使其对美国财政政策格外敏感。中国曾多次呼吁美国采取负责任的经济管理,避免将风险外溢至全球。

若美国真如霍克所言,拒绝承认对华债务,后果将不堪设想。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选择性违约将摧毁美国国债作为全球最安全资产的地位,导致借贷成本激增、美元贬值,甚至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霍克的提议看似耸人听闻,却无异于一场危险的赌博,折射出美国在财政困境下的某种绝望。

这场债务争议不仅关乎中美双方的恩怨,更牵动着全球金融秩序的神经。美国国债一直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石,其信誉直接影响全球投资者的信心。然而,近年来,美国债务问题频频引发担忧。

从2011年的债务上限危机,到2023年的评级机构下调警告,美国的财政健康度已多次被打上问号。2025年的这场风波不过是又一次警钟。

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角色愈发重要。截至2025年,中国不仅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者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金融政策对世界的影响不容小觑。

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以务实的态度处理现代债务,从未违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信任。相比之下,美国试图用清朝旧账施压,反而暴露了自身信誉的脆弱。

美国:中国若不偿还清朝的债务,美国也不承认欠华的几千亿国债! - 天天要闻

发展中国家对此尤为敏感。许多国家背负着沉重的外债,若大国以历史债务为由开脱责任,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全球债务体系失衡。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合作与信任,而非挑衅与分裂。这场风波提醒人们,金融秩序的稳定来之不易,任何短视的举动都可能付出高昂代价。

2025年5月的这场债务风波,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搅动着中美关系与全球经济的平静水面。清朝的屈辱早已成为历史,新中国用七十余年的奋斗证明了自己的担当与尊严。

而美国,这位曾经的“经济灯塔”,如今却在债务的重压下步履蹒跚,试图用过时的旧账转移矛盾。

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不平等的条约无法长久,信用的崩塌代价沉重。无论是清朝在列强压迫下的无奈屈服,还是今日美国在财政困境中的挣扎,都指向一个真相:经济与外交的博弈,终究需要理性与责任来支撑。

清朝旧债的阴影早已散去,但美国若执意挑起无谓争端,可能自毁其苦心经营的信誉。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 天天要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从“红色堡垒”到“幸福山乡”——晋察冀根据地首府阜平振兴观察

地处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阜平县,是我党我军历史上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是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晋察冀边区对坚持华北敌后抗战和全国持久抗战起了“坚强堡垒”的作用。阜平传承发扬太行精神,汲取前行动力,为振兴注入动能。如今,土坯房升级为生态民宿群,荒山变身现代化果园,红...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展今起面向公众开放

今天(8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珍贵展品首次展出增设多种形式展陈区域主题展览全景式展现了中国人民14年艰苦抗战的光辉历程。有哪些展品首次展出?馆内新增了哪些展览区域?来跟随记者一起探访。总台...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 天天要闻

古代的宫女出宫后,为何大多都不能生育?

你知道吗?古代宫女进宫时,大多是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可等她们走出宫门,十个里有九个都生不了孩子。这宫墙里到底藏着什么,毁了她们当妈的可能?先说说宫女想出宫,有多难。明朝以前,全看运气。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的目的是什么?加了衔以后又有哪些好处? - 天天要闻

总督加兵部尚书衔的目的是什么?加了衔以后又有哪些好处?

清代的官制中,加衔是一种十分普遍的做法,而且有很多都属于例行性加衔,比如内阁学士例加礼部侍郎,总督例加兵部尚书、巡抚例加兵部侍郎,等等。那么,加衔的目地是什么?官员有了加衔会带来哪些好处。御史就以认知度最高的总督为例,具体来讲一讲有关方面的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