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天下长河》马上就要迎来大结局了,靳辅和陈潢因淤田案被贬为老百姓,押解京城问罪。陈潢不愿靳辅受牵连,以一己之身揽下所有罪名,被关在狱神庙,等候发落,期间受尽各种屈辱,遭徐干学动用死刑打的皮开肉绽,粗看是加害,实则是保护。
剧中的陈天一原本是一个穷书生,进京赶考的途中与靳辅相遇,两人一见如故,因对治水有独到见解,得靳辅引荐,被皇帝重用。但迫于无功名,皇帝无法给他官职,只能让在靳辅的名下,待将来有了成绩再给他个官职,以此说服百官,给白丁加官。
治水长达9年有余,终于略微见效。皇帝南巡期间,途径之处皆是安澜,兴奋之下给陈潢了一个佥事道衔的官职,但接下来又面临一连串的问题,陈潢要钱继续开挖中河,但皇帝却要征讨葛尔丹。兴修水利,又兴战事,户部再也拿不出钱了,皇帝在两难之下决定先停止治水,待打败葛尔丹就可以解决银钱的问题了,可是陈潢却不依不饶始终坚持自己的主张,最后在皇帝下达旨意后公然抗旨不遵。
一直视靳辅陈潢为眼中钉的索额图一派,这个时候向他们发难了。徐干学让自己的门生郭琇弹劾靳辅陈潢“屯田扰民,结党营私”被皇帝采纳,将其押解京城,陈潢关至御神庙,而靳辅则可以一家团聚。
那为什么要说徐干学对陈潢用刑不是加害,而是保护呢?
首先,徐干学这个人就是一个怂包,别看现在春风得意,不过是想借机往上爬
孝庄驾崩,皇帝在灵柩前守候了两个多月,不理朝政,大臣也拿他没辙,最后还是徐干学出主意让索额图带人去灵堂将皇帝抬出来的。
徐干学刚刚考上探花的时候,皇帝对他还是很看重的,奈何派给他几个差事都没办理好,甚至还在当钦差的期间,为难靳辅,偏向两江总督阿席熙,公然与河道为敌,最后还是高士奇出面将事情处理好的,而他就此被皇帝罚去翰林院读书。
读书10多年,终于从中悟出了道理,也明白了很多事。皇帝已不再是康熙15年期间的皇帝了,他建功无数,但凡他想做到就必须做成。孝庄离世,代表着皇帝正式登上顶峰,心态自然与以前不同了。徐干学正是看重了这一点,想通过索额图的关系往上爬,但同时也知道皇帝的真实意图。
其次,做样子给索额图看,以此麻痹索党,助皇帝肃清党争
徐干学让时任江南道御史的郭琇弹劾靳辅陈潢以及明珠结党营私是皇帝的意思,可他也明白,这不是皇帝的本意。索额图一心要扳倒明珠,而关键就在陈潢身上,只要他愿意承认与明珠有勾结,就保管他高官厚禄。
可陈潢是个倔脾气,如果不将他关起来,那么将会捅出更大的篓子,只有将他关押起来才是上上之策。索额图要结果,徐干学也不能不做,因此做做样子,将陈潢狠狠的打了几顿,以便不落索额图话柄。
他尽力争取刑部尚书这个官位,就足可以证明他心里早有了算计。皇帝不想靳辅陈潢死,他唯有的办法就是将这个机会紧紧的拽着手中。陈潢和他是几十年的兄弟,脾气品性他都了解,只有将他们的案子压在自己的手上才能保住他们的性命。如果他们落到索额图的手上,其下场必然相当凄惨。
最后,徐干学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怂,他也是个重情义的人
曾经一起进京赶考时,曾说过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可如今三兄弟的境遇各不相同,难保今日的他不是明日的自己。皇帝把他们当枪使,一旦毫无价值的时候就被舍弃。陈潢不听话,犯了大忌,可说到底罪不至死。一旦机会来了,还是有机会翻盘的。
因此,一再提醒陈潢,让他跟皇帝服个软,兴许这个事情就过去了。可是陈潢看淡了一切以及帝王的无情,并不愿意继续活下来为皇帝效力了,最后病死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