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对母亲一直难以释怀,互相伤害,她们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2022年10月22日23:57:21 历史 1808

血浓于水,在所有母亲心中,女儿是老天赐予的最珍贵的礼物,值得用一生乃至生命去呵护与疼爱。在一切女儿眼里,母亲是世上最伟大最值得尊崇和孝敬的人。母女情纯洁如水,宝贵如钻,任何人在自己的生命区间,都会想方设法让母女情散发出温暖而璀璨的本色。

然而,并非所有母女情都得到了善始善终的结果,才女张爱玲(1920年——1995年)跟母亲黄逸梵(1896年——1957年)之间的母女情就像一段孽缘,没有相亲相爱,只有老死不相往来的伤害,令人唏嘘不已。

张爱玲跟母亲之间究竟有什么恩恩怨怨?我们一起从那段历史里找寻答案。

张爱玲对母亲一直难以释怀,互相伤害,她们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 天天要闻

黄逸芃原名黄素琼,祖籍湖南长沙,出生在南京一个门庭显赫的大家族,其祖父黄翼升是清末长江七省的水师提督。李鸿章当年创建淮军后开赴上海,黄翼升曾做过李鸿章的副手。

1915年,黄逸芃嫁给了跟他同龄的张志沂(1896年——1953年),也就是张爱玲的父亲。黄逸芃虽然缠着小脚,思想却很开化,对“五四新潮”非常推崇,所以,她有幸成为中国当年第一批留学欧洲的学生,还拜师学过油画,跟徐悲鸿蒋碧薇等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张家在上海滩也是名门望族,张志沂的外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鸿章,父亲则是晚清名臣张佩纶

张爱玲对母亲一直难以释怀,互相伤害,她们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 天天要闻

表面上看,黄家跟张家联姻,张志沂与黄逸芃结合,完全称得上是门当户对。只不过,黄逸芃的出身问题成为张志沂心里一个无法解开的梗,给两人不幸的婚姻埋下了许多隐患,也对张爱玲性格的形成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黄逸芃的父亲叫黄宗炎,他跟原配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子嗣,29岁时,在家人的安排下娶了一名小妾,待小妾怀孕后,他才赴广西上任。几个月后,黄宗炎不幸染上瘴气,还没有等着黄逸芃出生就撒手人寰,年仅30岁。几年后,小妾也因病死亡,黄逸芃彻底成为孤儿。

黄逸芃因为是小妾所生,导致张志沂一直看不起她,常常无端生事。同样,黄逸芃也看不起张志沂。相互不对眼的两人组建成家庭,可想而知,家庭生活经常是鸡犬不宁、乌烟瘴气。

张爱玲对母亲一直难以释怀,互相伤害,她们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 天天要闻

张志沂身上有太多恶习,“吃喝嫖赌抽”一应俱全,还多次向黄逸芃提出纳小妾的想法。黄逸芃毕竟是经过新思想熏陶的新式女性,对丈夫身上的这些缺点难以容忍,两人的矛盾愈演愈烈,直到张爱玲出生后也没有改观。

最终,在1924年,黄逸梵再也无法忍受丈夫的恶习,以净身出户、放弃贵族血统的方式逃离了张家。在张爱玲10岁时,两人协议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黄逸芃后来去了英国伦敦生活。

张爱玲自小生活在这种缺乏温暖和爱的家庭,没有快乐的童年,以至于养成了自私、冷漠、偏执的性格,连她后来在书中也说,她的这些性格都是拜母亲所赐。

张爱玲对母亲一直难以释怀,互相伤害,她们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 天天要闻

自父母离婚后,张家人经常给幼小的张爱玲在耳畔灌输:是母亲黄逸芃不顾母女情而抛弃了整个家庭,导致她没有得到应有的母爱,没有完整的家庭。

张爱玲对这句话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后来在母亲弥留之际她也没有原谅母亲,对母亲的刻薄和无情完全是刻在骨子里的。

张志沂虽然接受过新式教育,骨子里却是一个“重男轻女”的人,在他眼里,张爱玲迟早要嫁为人妇,儿子张子静(小张爱玲一岁)才是给张家传宗接代的人,因此,张志沂对儿子千般宠爱,若是张爱玲跟弟弟犯了同样的错误,她总要背锅、受罚。

张爱玲对母亲一直难以释怀,互相伤害,她们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 天天要闻

逐渐懂事后,父亲屡教不改的恶习让张爱玲很厌恶,也很自卑。自卑是因为关于父亲的风言风语在街坊邻居甚至学校里经常流传,张爱玲由此成为人们嘲笑和讽刺的对象。

终于在12岁的某一天,张爱玲再也无法忍受父亲的恶习,从家里逃离出来,跑到母亲的公寓,几乎是哀求着母亲把她收留下来一起生活。

黄逸芃对张爱玲说:你还是回到你父亲那里吧,将来你从张家可以继承到许多遗产,还能保持“贵族血统”,我现在什么也没有,如果你跟了我,会吃苦的。

这句话本来是一位母亲对女儿最诚挚的忠告,而张爱玲没有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认为母亲嫌她是一个累赘。

张爱玲对母亲一直难以释怀,互相伤害,她们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 天天要闻

父亲靠不住,母亲又不要她,这对还没有成年的张爱玲来说,打击太大了,她即刻决定要趁早出名,趁早让自己的经济独立起来,才不会看任何人的眼色。

张爱玲是从1932年开始写作的,她走上写作之路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她没有什么朋友,时常感到很孤独,却有很多话想说,写作可以让自己跟自己对话。二是她想赚取一些稿费来补贴生活。

1943年3月,张爱玲发表了4万字的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此小说让她一炮走红,从此戴上了“上海滩才女”的桂冠,很快跻身到全国著名作家的行列。

1944年5月某天,年仅24岁的张爱玲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这句话是她此时期内心真实想法的自然流露。

张爱玲对母亲一直难以释怀,互相伤害,她们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 天天要闻

成名后的张爱玲,也许是忙于写作和应酬,也许是被家人寒了心,在20多年内几乎没有跟三个亲人联系过,完全为自己而活。

直到1957年秋,黄逸梵病重,感觉到自己命不久矣,给远在北美的张爱玲写了一封信,希望能见上女儿最后一面,以了心愿。

张爱玲做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举动,她象征性地给母亲寄去了100美元。

这100美元是羞辱母亲?还是她尽最后的孝心?一直是一个谜。

如果结合张爱玲当时的生活状况,这个举动的含义很有可能是第二种。当时的张爱玲生活非常艰辛,为了给丈夫赖雅治病花光了所有积蓄,已经她拿不出多余的路费到英国送别母亲。

张爱玲对母亲一直难以释怀,互相伤害,她们之间究竟有何恩怨? - 天天要闻

无依无靠的黄逸梵收到女儿张爱玲寄来的100美元后,心里一下子释然了,认为自己没有对女儿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女儿这样对待她她完全能理解,母女连心,她不怪女儿。

黄逸芃整理好自己的所有遗产,装满一只大箱子,包括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寄给了远在美国的张爱玲,算是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舐犊之情。

这笔遗产如同及时雨,让张爱玲度过了在美国最艰难的几年。

通过梳理张爱玲跟母亲之间的点点滴滴,可以看出,两人之间没有什么恩怨,张母黄逸芃完全称得上是一位好母亲。张爱玲对母亲的误解太深了,才一直想当然地认为母亲很“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什么是胜利? - 天天要闻

什么是胜利?

战争的最终目标当然是取得胜利。 人们总是期望看到胜利的场景:扛着红旗,将旗帜插到对方阵地上,欢呼雀跃,国与国开战,谁都希望胜利。 但是,近年来的三场战争却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新的现象....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 天天要闻

古代生活太苦了,穿越女想办法回现代,不料差点丢了小命!

剧名《我的神使大人》04。穿越女偷偷钻进一口大水缸里,她准备从这水缸里穿越回去。因为前几天她就是从这水缸来到古代的,好不容易再找到这口大缸,穿越女高兴坏了,毕竟在古代的每一天都太难熬了。晚上和一大堆太监住在一起,没有风扇,没有蚊香,呼噜声此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 天天要闻

地震频发 日本吐噶喇列岛第二批岛民撤离避难

当地时间7月6日傍晚,第二批从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疏散撤离的当地居民已乘坐轮渡抵达鹿儿岛市的港口。本次疏散撤离的人员为恶石岛的31名居民和小宝岛的15名居民,合计46人。当地目前采取自愿疏散撤离的原则。截至6日,恶石岛尚有23名居民,小宝岛尚有41名居民。如今后仍有居民希望离开,当地政府将考虑进行第三批疏散撤...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 天天要闻

阿根廷交流团走进武昌红巷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7月6日讯7月5日,20多名来自阿根廷的大学生、大学教授、政府官员等外宾走进红巷,参观中共五大旧址、农讲所和毛泽东旧居。据了解,他们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5年国际暑期学校成员,在武汉开启为期两周的学术文化交流之旅。阿根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 天天要闻

95岁抗战老兵登上山东舰后热泪盈眶:“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强大后盾”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母舰山东舰、导弹驱逐舰延安舰、湛江舰及导弹护卫舰运城舰组成的航母编队于7月3日上午抵达香港特别行政区开启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这是山东舰首次赴港也是继辽宁舰后中国海军航空母舰第二次访港巨舰破浪而来、气势磅礴“航母热”燃爆香江线上发放参观票全部约满7月5日下午两位东江纵队港九大队的老战士...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 天天要闻

日本“末世预言”落空,5600亿损失却成了真 日当局:吐噶喇列岛地震或长期化

7月4日开始,“日本末世预言”“日本将发生毁灭性地震”的消息,逐渐霸榜社交媒体平台。该网传内容引发大量关注。7月5日凌晨4时,日本全国紧急地震速报的视频直播一度吸引了近25万人蹲点观看。如今,预言时间点已过,“毁灭性大地震”没有应验,仅日本鹿儿岛县吐噶喇列岛附近海域5日发生5.4级地震。经确认,岛上未有人员伤...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 天天要闻

“80后”正厅史麒麟,兼任县委书记

来源:石阡党建、政事儿贵州铜仁市“石阡党建”微信公众号7月6日消息,近日,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走访看望慰问部分老干部。上述信息显示,铜仁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史麒麟,已兼任石阡县委书记。史麒麟(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史麒麟,男,布依族,1980年11月生,研究生学历,法学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