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战争(十四)

2022年10月11日16:06:40 历史 1221

宁锦之战无疑是大明朝自1618年以来,对后金战争中战果最为丰硕的一战。此战后金军死伤总人数超过万人,首级都被明军割掉上千个用来邀功请赏。袁崇焕高度评价宁锦之战的重要意义:十年来,尽天下之兵未敢与东虏战,今始一刀一枪拼命,不知有夷之凶狠、彪悍。应该来说宁锦之战意义重大,这场战役致使刚刚登基的皇太极惨遭大败,八旗精锐损失惨重,同时后金军第二次折戟在宁远城下,用连战连败形容八旗此时的境遇都不为过。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另一方面,宁锦之战最大的功臣非辽东巡抚——袁崇焕莫属。袁崇焕坚持守为主、攻为辅的战略指导思想,稳扎稳打,充分展现了一位统帅的战略定力。袁崇焕的表现大大迥异于之前任何一位明廷的辽东军政长官。张鹤鸣熊廷弼王化贞高第等人没有一个如袁崇焕这般的军政手腕和应对复杂局面的战略魄力。袁崇焕坚持凭借坚城利炮摧垮八旗部队的锐气,面对袁崇焕的新战术战法,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到目前为止尚未找到有效的办法进行反制。经历宁远之战的皇太极在指挥攻城作战时依旧采用传统的围三缺一,蚁附攻城这种老套路,自然无法有效应对新局面。

可以说,仅从军事层面来考量,宁锦之战后的明清双方,局面正在逐渐向明朝有利的方向滑落。

然而,明清战争本身比较的不仅仅是双方的军事能力,更要比较双方的政治基础。天启七年,气焰嚣张的魏忠贤及其党羽见宁锦之战大获全胜,遂试图完全霸占宁锦之战的成果。魏忠贤身为司礼监秉笔、提督东厂太监,北京城它连半只脚都没有迈出去过,熹宗皇帝却认为他调度有方,当居首功。其麾下党羽数百人,狗屁军功都没有,照样凭借宁锦之战升官加爵。魏忠贤一月之内获封太子太保、荫补都督同知、左都御史、世袭锦衣卫指挥佥事,进太子太师,赠九千岁,几乎到了无可加封的地步。然而袁崇焕因为始终无法被阉党所纳,立下赫赫战功,却获封甚少(只官衔升一级,赏银30两),时人评价道:置身危疆六载与兹,老母妻子委为孤注,劳苦功高,却封赏甚少。

袁崇焕其人也不是刚正不阿的官员,他见魏忠贤权势滔天,权力几乎无以复加,也试图讨好魏忠贤及其党羽,甚至为其修筑生祠,试图得到这位厂臣九千岁的欢心。然而阉党并不喜欢这位辽东巡抚,弹劾他一不敢救援锦州城,置阖城将士于不顾;二私下与东虏议和,不顾朝廷与皇帝的信任,有通敌卖国的嫌疑。在魏忠贤的指使下,御史弹劾奏章铺天盖地。天启七年七月一日,袁崇焕被罢免本兼各职,遣回原籍不用。熹宗皇帝在圣旨中专门指出:念袁卿在宁锦的功劳,其余罪责不予追究。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魏忠贤及其党羽在宁锦大捷的功劳簿上狂欢,致使前线将士寒心不已,对于辽东的军事建设起到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袁崇焕刚刚去职,朝廷内部又开始讨论锦州城的意义与价值。因为锦州城当时并未完工,战后锦州城要继续修筑直至完工。由于户部拨付款项不小,各级官员纷纷提出质疑之声。蓟辽总督阎鸣泰身为辽东军政的一把手,上奏朝廷不应该继续修筑锦州城,称此城战略意义不大,修筑城池费工费时费财,毫无必要。阎鸣泰身为二品大员,其军事基本常识已经匮乏到几乎白痴一般的水平。

锦州城扼守辽西走廊的东侧,辽西走廊的出口就被锦州死死地看住。只要固守住锦州城,八旗的铁骑就注定无法顺利通过辽西走廊。锦州和宁远互为犄角,相互依仗。如此以来,明军的战略态势将极为稳固,假以时日继续发展,未尝不可进行反击收复广宁乃至沈阳。当然,阎鸣泰糊涂,不代表大家都是糊涂蛋子。兵部侍郎霍维华就反对放弃锦州的提议,并且强调锦州城绝对不可以放弃,修筑到一半的锦州城都可以抵御东虏的数万虎狼之师,更何况修筑完工以后呢?熹宗皇帝最终允准了霍维华的提议,命令不仅继续修筑锦州城,还要加固塔山堡。塔山位于锦州和宁远之间,明廷试图继续加强宁锦之间的联系。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然而,政治风云突变。天启七年八月,熹宗皇帝朱由校突然卧病不起,并且情况急剧恶化。一六二七年的八月二十二日,明熹宗朱由校驾崩于乾清宫,终年二十三岁。由于年轻还没有儿子,其五弟信王朱由检即位为皇帝,是为崇祯帝。崇祯帝甫一登基,就开始着手处理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魏忠贤。同年十月,魏忠贤被免去所有职务,发配中都凤阳府守陵。最后在路上自尽而死,阉党随即遭到崇祯帝的大规模清算,明廷高层发生了剧烈的政治动荡。

魏忠贤的党羽繁杂而众多,他在天启朝权倾天下,只手遮天。原内阁首辅顾秉谦、兵部尚书崔呈秀、蓟辽总督阎鸣泰、吏部尚书魏广微、刑部尚书潘汝桢、兵部侍郎霍维华、工部尚书徐大化、户部尚书郭允厚、河道总督刘志选、锦衣卫指挥使候国兴、都督同知崔应元、山东巡抚李精白、左都御史梁梦环、都督府左都督田尔耕、丰城侯李承祚等等。其麾下党羽几乎全是高官显宦,半个朝廷都是魏忠贤提拔上来的,魏忠贤的权势可见一斑。时任内阁首辅朱国桢更是被阉党彻底架空,完全是一个傀儡。崇祯帝忌惮于阉党的势力,要求把阉党全部罢免解决干净。

可是,这样会带来巨大的问题。由于这些官员几乎全是朝廷大员,相当部分掌握着六部的实权和日常工作运转。崇祯帝要求将这些官员全部下狱论罪,这将导致明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运转会受到极大影响。同时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在于:三年前的党争,魏忠贤已经把以东林党为首的朝廷官员清洗了一遍,如今崇祯帝又把阉党给清洗了一遍。可大明朝又能经历几场这般剧烈的政治动荡呢?朝堂上凡是有识之士以及经验丰富、年富力强的官员都被两次政治危机给横扫一空。那留给崇祯皇帝的大臣们,还能辅佐皇帝治理好这个国家吗?

天启七年底,东林党向崇祯帝举荐袁崇焕。崇祯帝也对这位传奇将领很感兴趣。他屡次派遣钦差使者前往袁崇焕的家乡宣布朝廷废除其之前被认定的所有罪责,并希望袁崇焕可以重新前往辽东,为大明继续效力。在广东老家的袁崇焕听说新任皇帝要再次任用自己,遂告别妻儿老小,赶赴北京。崇祯元年七月,崇祯帝在紫禁城的平台召见了袁崇焕。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这位新继任的皇帝对于辽东局势非常的关注,他首先询问袁崇焕:女真部落侵扰我大明边境已有数十年,以至于国土沦陷,民不聊生。爱卿万里赴召,忠勇可嘉,所有平辽方略,可据实奏来。袁崇焕对于平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和方略,赋闲在家也一直在筹划之中。面对崇祯帝的询问,他胸有成竹地向皇帝表述自己的稳扎稳打、步步推进的战略,层层推进,步步为营压缩女真部落的生存空间,逐步收复失地,光复辽东。

崇祯帝被袁崇焕的描述吸引住了,这位十八岁的皇帝认为眼前的人是可以为大明王朝解决辽东困局的天纵之才。于是焦急不可的皇帝询问袁崇焕多久可以平定辽东,袁崇焕回答只需五年即可平定辽东。崇祯帝非常高兴,当场通过了对袁崇焕的考核,准许就任。朝廷随后任命袁崇焕为蓟辽督师、登莱巡抚、加兵部尚书衔兼任右副都御史。从此之后,袁崇焕终于成为明朝辽东地方最高军政长官。辽东地区包括登州府莱州府天津卫以及东江军在内的所有明朝地方武装力量,均属于袁崇焕管辖。

兵科给事中许誉卿受皇帝派遣,特来继续问询袁崇焕具体收复辽东的策略。许大人问袁崇焕何以有勇气笃定五年可平辽呢?袁崇焕告诉许大人,自己只是见皇帝比较激动又比较辛苦,想让皇帝开心放心罢了。许誉卿大吃一惊,警告袁崇焕这是欺君之罪。袁崇焕意识到问题很严重,遂上五年平辽之策。 ——《明史 · 袁崇焕传》

抵达宁远就任之后,袁崇焕提出以辽人守辽土,大肆招募辽东流民及从沦陷区逃出来的老百姓。袁崇焕认为这些人对于八旗是有刻骨铭心的仇恨,用这些人守御辽东,必然忠心可笃。其次建立防御体系:首先合并宁远、锦州二镇,梳理指挥层级和指挥关系;其次裁撤老弱兵员,清查兵力实际数量;再次分练兵马,确立编制体制,大规模开始整训部队;最后就是修筑大量堡垒,加强宁锦防线。同时袁崇焕认为,朝廷国库空虚,辽东必须尽最大可能自给自足,他在建立防线之余大肆屯田,将老弱兵卒以及流民逃民全部集中起来屯田,保证辽东的粮草补给供应。

明清战争(十四) - 天天要闻

在多想举措共同实施之下,崇祯元年底,袁崇焕就编练了十一万大军,并且建立了精锐的辽东铁骑部队——关宁铁骑,明军的战斗意志和作战能力都明显上升了一个高度。

同时袁崇焕试图拉拢蒙古各部归拢明朝,希望通过蒙古部落的侧翼威胁,来给后金增加压力。然而崇祯元年因为朝廷下令停止对蒙古各部的赏赐,导致明蒙关系破裂。皇太极发挥自己纵横捭阖的政治手段,已经拉拢到了科尔沁部落向其投靠,林丹汗所率领的蒙古本部对明朝的关系也十分紧张。袁崇焕多次努力,试图缓和明蒙关系,但是效果不佳。崇祯帝在处理对蒙关系上显得过于武断和想当然,导致双方关系迅速恶化,致使蒙古军队入侵大同,使本就严峻的明朝北方安全环境雪上加霜。袁崇焕遂通过售卖粮食拉拢蒙古诸部,同时给予一些金银铁器、面料布匹予以供应以缓和双方矛盾,然而这个举措成为了袁崇焕被定罪的一大关键因素。

同时,袁崇焕认为东江镇孤悬海外,听调不听宣。

东江镇即当年辽东巡抚王化贞麾下将领毛文龙所建立的一个军镇。天启二年毛文龙被后金军赶出镇江城(今辽宁丹东)之后,遂占据皮岛(今朝鲜平安北道 椵岛)为根据地。然后将周围岛屿悉数占领,建立了一个拥有军民数万人的军镇。《明史》对东江镇的评价十分鄙夷,认为此镇消耗明廷粮秣无数,但无任何实际作用。但实事求是地说,毛文龙组建的这支部队对于后金汗国的后方安全具有严重威胁,皇太极屡次想要歼灭毛文龙便是明证。1628年,莽古尔泰和岳托奉命领2万兵马攻打东江镇,结果却吃了个大败仗。随即萨尔浒城也被明军给偷袭了,此事令皇太极头疼不已。

但是袁崇焕似乎认为东江镇乃无用之地,且认为毛文龙与后金方面暗通款曲、不甚忠心。遂试图削减东江镇,逼迫毛文龙放弃东江镇及皮岛各处,撤回至宁锦防线。但是毛文龙并不同意,多次恳请袁督师给予粮草及军资补给。并且上书朝廷甚至弹劾蓟辽方面有人贪污东江镇官兵的军饷(此事在明末实属正常)。此事令袁崇焕颇为愤怒,但亦无可奈何。

从多方面而言,袁崇焕领导之下的辽东部队官兵士气逐渐回升起来,部队开始有胆量与八旗精锐面对面进行血战,部队从上到下逐渐认为八旗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军队如果在精神上可以恢复过来,那胜利则是必然会到来的。然而,明清双方的战争看的不仅仅是军事建设,更重要还有政治环境。。。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打虎!李春良被查 - 天天要闻

打虎!李春良被查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5月13日消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李春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李春良(资料图)公开简历显示,李春良,男,汉族,1963年2月出生,河北霸州人,198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他历任中组部地方干部局干部,中组部...
华侨后代跨国来深寻亲  厚厚族谱里找到亲人 - 天天要闻

华侨后代跨国来深寻亲 厚厚族谱里找到亲人

南都讯 记者张小玲 通讯员聂贵花 近日,来自马来西亚的廖汉威、英国伦敦的陈润明及其侄女--来自奥地利的陈万玲,三位身处不同国度的观澜华侨后代,怀揣着对故土的思念与寻亲的渴望,踏上了回国寻亲之路,其中陈万玲仅持有一张1962年拍摄的奶奶照片。在观澜侨联的努力下,他们找到了血脉相连的亲人,也见证了观澜侨联创新打...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 - 天天要闻

外交部:敦促日方同一切美化侵略历史的行为彻底切割

5月13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就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日前涉及历史问题相关言论提问。林剑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二战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给中国和亚洲受害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战后重返国际社会的重要前提,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
史上最牛岳父,3个女婿、2个外孙也是皇帝,曾孙是千古一帝 - 天天要闻

史上最牛岳父,3个女婿、2个外孙也是皇帝,曾孙是千古一帝

在北魏至隋唐的王朝更迭史上,有位鲜卑贵族用家族血脉编织出一张覆盖三个朝代的权力网络。他本人官至西魏八柱国,却以更特殊的方式在史册留下印记,三个女儿先后成为皇后,两个外孙开创盛世王朝,连曾孙都缔造了被后世称颂的治世。他就是被称为“史上最强岳父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 天天要闻

日本广岛大学发现疑似未爆弹

据日本广岛县警方消息,当地时间13日上午,警方接到报警称,在广岛市南区的广岛大学霞校区一处拆迁工地,地下发现了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警方已在现场确认到疑似为未爆弹的物体,并在现场周边设置了限制区域。据警方消息,该物体长约90厘米,直径约25厘米。相关方面正在确认该物体是否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据了解,广岛大学霞...
揭秘:司马师将权力传给司马昭背后的政治考量 - 天天要闻

揭秘:司马师将权力传给司马昭背后的政治考量

司马师将权力传给弟弟司马昭而非养子司马攸,是多重历史因素交织的结果,既涉及司马家族的权力逻辑,也与三国后期的政治生态密切相关。这一选择不仅深刻影响了西晋的建立,也反映了乱世中权臣家族的生存智慧。
窑洞钟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 天天要闻

窑洞钟声: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

1945年8月,延安杨家岭窑洞“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主席的著名论断,犹言在耳。中国人民的韧性已经耗得,二进白宫的美大总统特朗普,癫狂焦虑,抓耳挠腮,不惜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战,2025年4月2日,公然发动世界贸易大战,一时间,世界200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