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男子坐船去做生意,半路帮助两乞丐,因此躲过灾难

2025年05月11日13:52:07 历史 1991

民间故事:男子坐船去做生意,半路帮助两乞丐,因此躲过灾难

古时候,在江南的一个小镇里,生活着一个名叫李云的年轻男子。他长相普通,但心地善良,头脑灵活,常年在外奔波,做些小买卖来维持生计。李云虽不是大富大贵之人,但在乡里乡亲中却有着极好的口碑,大家都说他是个实诚人,做起事来也是风风火火,不拖泥带水。

这一日,李云收拾好行囊,准备乘船前往邻县采购些货物。他早早地来到了渡口,只见江面上雾气蒙蒙,几艘渡船在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中的扁舟。李云暗自赞叹了一番,便踏上了即将开船的渡船。

因为起得早,船上并没有多少乘客,只有几个行色匆匆的商人和几位背着包袱的乡亲。李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打算趁着旅途好好休息一番。

船缓缓离岸,江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李云正昏昏欲睡之际,忽然听到船头传来一阵喧哗声。他好奇地探出头去查看,只见两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正被船夫驱赶着。

“求求你了,大哥,让我们上船吧,我们愿意给船钱。”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乞丐哀求道。

船夫面露难色,摇头道:“不是我不让你们上,只是这船上有贵人,你们这般模样,怕是会冲撞了贵人。”

李云见状,心中不忍,便站起身来对船夫说道:“船家,行个方便吧,都是苦命人。这两个兄弟的船钱我替他们出了。”

故事:男子坐船去做生意,半路帮助两乞丐,因此躲过灾难 - 天天要闻

船夫见李云愿意出头,便也不再坚持,挥了挥手让两个乞丐上了船。两个乞丐千恩万谢地来到李云面前,年纪稍大的那个乞丐还从怀中摸出一块破旧的玉佩,递给李云说:“恩公,我身上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有这块祖传的玉佩,虽然不值几个钱,但还请恩公收下,他日若有机会,定当涌泉相报。”

李云推辞不过,只好收下了玉佩。他见两个乞丐身上脏兮兮的,便邀请他们到自己身边坐下,还分了一些干粮和水给他们。两个乞丐感激涕零,连连道谢。

船行至江心时,忽然风起云涌,天色瞬间暗了下来。江面上波涛汹涌,渡船在风浪中摇摆不定。乘客们惊慌失措,船夫也紧张地掌着舵,生怕船只翻沉。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在天空中响起:“李云听令,速将船上那两个乞丐赶下船去,否则全船人性命难保!”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纷纷看向李云和那两个乞丐。李云心中明白,这是遇到了江中的神灵了。他站起身来,对众人说道:“各位莫慌,此事因我而起,就由我来了结吧。”

说着,他走到两个乞丐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说道:“两位兄弟,对不住了,是我连累了你们。”

两个乞丐相视一笑,年纪稍大的那个乞丐说道:“恩公何出此言?我们本就是贱命一条,能得恩公相救已是万幸。今日之事既然因我们而起,那我们就此别过吧。”

故事:男子坐船去做生意,半路帮助两乞丐,因此躲过灾难 - 天天要闻

说完,两个乞丐站起身来就要往船头走去。李云心中不忍,正欲上前阻拦,却见那两个乞丐身影一闪即逝,化作两道青烟消失在了江风中。

与此同时,江面上的风浪也瞬间平息了下来。天空放晴,阳光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仿佛刚才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

船夫和乘客们都惊呆了片刻才回过神来纷纷向李云道谢:“李兄弟真是好福气啊能够遇到这样的神仙人物相助。”

李云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因为那两个乞丐的贫穷和肮脏而嫌弃他们反而伸出援手帮助了他们没想到因此躲过了一场大劫。

经历了这次奇遇后李云更加坚信了“善有善报”的道理。他继续着自己的生意之路每遇到需要帮助的人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他的名声也渐渐地传了开来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和他做生意交朋友。

几年后李云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善良不仅生意越做越大还娶了一个贤惠美丽的妻子生下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他常常对儿子说起自己当年的那次奇遇教导儿子要心存善念多行善事。

岁月流转,李云的儿子李浩也长成了一个英俊潇洒、聪明能干的青年。他继承了父亲的善良和勤劳,常常帮助乡亲们解决困难,赢得了大家的喜爱和尊敬。

故事:男子坐船去做生意,半路帮助两乞丐,因此躲过灾难 - 天天要闻

有一日,李浩决定像父亲当年一样,外出闯荡,增长见识。他带上了家传的玉佩,踏上了前往远方的旅程。

在途中,李浩遇到了一个落魄的书生,衣衫褴褛,满面愁容。李浩见状心生怜悯,便上前询问缘由。原来这书生名叫张文,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求学,只得四处流浪,希望能找到一条生路。

李浩听后,不禁想起了父亲当年的善举,便决定帮助张文。他拿出一些银两,为张文置办了衣物和干粮,还介绍他去了一个远方的亲戚家,希望他能在那里找到一份差事,安身立命。

张文感激涕零,连连道谢,并承诺将来若有出头之日,定当报答李浩的恩情。两人依依惜别,各自踏上了自己的道路。

几年后,李浩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商。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依然保持着善良和谦逊的品质。他常常资助穷苦学子,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实现梦想。

这一日,李浩正在家中品茶,忽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喧闹声。他出门一看,只见一个气宇轩昂的中年男子正被一群家丁簇拥着走进院子。

李浩仔细一看,不禁惊讶地叫道:“张文兄,多年不见,你竟如此风光了!”

故事:男子坐船去做生意,半路帮助两乞丐,因此躲过灾难 - 天天要闻

原来,这中年男子正是当年李浩帮助过的书生张文。如今他已金榜题名,官至一方父母官,此次回乡便是来祭祖省亲的。

张文见到李浩也十分高兴,他拉着李浩的手说道:“浩弟,若非当年你出手相助,我张文今日岂能有此成就?你的恩情我铭记在心,今日特来报答。”

说着,他从怀中摸出一块晶莹剔透的玉佩,递给李浩说:“这是我从宫中得来的宝物,特来送给贤弟,以表谢意。”

李浩见状连忙推辞道:“文兄太客气了,当年我只是举手之劳,何足挂齿?这玉佩如此珍贵,我怎能收下?”

张文却坚持要送,他说:“浩弟若不收下,便是看不起我张文了。这玉佩虽然珍贵,但比起你的恩情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两人推让了一番,最后李浩只好收下了玉佩。他感慨万分,想起了父亲当年帮助乞丐躲过灾难的故事,心中不禁暗叹:“善有善报,此言不虚啊!”

从此以后,李浩更加坚信了善良的力量。他不仅自己行善积德,还教导子孙后代要继承家族的优良传统,多做善事,多行善举。而那块家传的玉佩也成为了他们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宝物和信仰的象征。

故事:男子坐船去做生意,半路帮助两乞丐,因此躲过灾难 - 天天要闻

李浩收下张文送的玉佩后,心中既感慨又欢喜。他深知这不仅仅是一块价值连城的玉佩,更是张文对他善行的认可与回报。他将玉佩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打算日后传给自己的子孙,作为家族善行的见证。

时光荏苒,李浩的善举在乡间传为佳话,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然而,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善良的品质,不忘初心,时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有一年,家乡遭遇了大旱,庄稼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困苦。李浩看到这一切,心中十分不忍。他拿出自己的积蓄,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和布匹,分发给乡亲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在李浩的帮助下,乡亲们度过了艰难的时刻。他们纷纷感激李浩的善举,称他为“活菩萨”。李浩却笑着说:“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大家不必如此感激。”

这一年,家乡又遭遇了水患。洪水肆虐,房屋被冲毁,田地被淹没。李浩再次挺身而出,他组织乡亲们修筑堤坝,疏浚河道,防止洪水再次泛滥。在他的带领下,乡亲们团结一心,共同抵御水患。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洪水终于退去,家园得以重建。乡亲们对李浩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纷纷表示要永远铭记李浩的恩情。

李浩的善行不仅赢得了乡亲们的尊敬和爱戴,也让他自己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和安慰。他深知,善良是一种力量,它能够温暖人心,化解灾难,带来希望和光明。

故事:男子坐船去做生意,半路帮助两乞丐,因此躲过灾难 - 天天要闻

岁月流转,李浩渐渐老去。在他临终前,他将那块家传的玉佩交给了自己的孙子,并语重心长地叮嘱道:“孩子,你要记住,善良是我们家族的传家宝。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要保持一颗善良的心,多行善事,多积善德。这样,我们家族才能世代兴旺,传承不绝。”

孙子含泪接过玉佩,郑重地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爷爷对他的期望和嘱托,也是家族善行的传承和延续。

在李浩的教导和影响下,他的子孙后代都继承了家族的优良传统,保持着善良和谦逊的品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善良的力量和价值,让家族善行的故事代代相传,永载史册。

而那块家传的玉佩也成为了家族善行的象征和信仰的寄托。每当家族中有重要时刻或遇到困难时,大家都会拿出玉佩来祈求平安和吉祥。玉佩仿佛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够保佑家族兴旺发达,子孙后代繁荣昌盛。

在李浩的善行和家族的传承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也变得更加善良和团结。他们相互帮助,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创造了一个和谐美好的家园。

而李云当年帮助乞丐躲过灾难的故事也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得更加久远和深刻。它成为了人们心中的一个美好传说,激励着人们保持善良和正直的品质,用自己的行动去创造更多的美好和幸福。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 天天要闻

玄武门之变: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灵犀一墨提到唐史,我们就不得不提下“玄武门之变”,因为此次之后唐代真正进入了它的典盛一期,一位杰出政治家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用自己的雄才大略,为盛唐的到来做好了最坚实的铺垫。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 天天要闻

罗白桦:蒋介石贵池阅兵见闻

引子#本文摘自《贵池文史资料》第三辑(1987年11月),罗白桦口述(原注:政协办公室整理未经本人审阅),原标题《蒋介石贵池阅兵简介》图文无关,仅作示意正文1927年,蒋介石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嗣后,又收买了汪精卫,致宁、汉政府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 天天要闻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女子闯红灯撞车受伤被交警定全责/苏联时代航天器坠落印度洋

⊙胖东来怕影响居民出行承包周边小区物业费?多方回应近日,一则关于胖东来超市为解决客流引发的交通拥堵问题,主动承担周边小区物业费的消息在网络引发关注。5月11日下午,经大河报《看见》记者多方核实,该传闻系不实信息。详情(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殷海涛)▼⊙河南存在重旱,西南部等地特旱中央气象台发布气象干旱黄...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 天天要闻

解放战争中,华野名将死于三个农民之手,粟裕怒发冲冠

1948年2月的一个寒夜,福建宁德大窝村的山路上,一根木棍猛然砸向一名中年男子的后脑。他踉跄倒地,三名黑影扑上,棍棒如雨点般落下。这名倒在血泊中的男子,既非国民党高官,也非日军将领,而是华东野战军第一师政委、闽东革命领袖阮英平。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 天天要闻

人民领袖|母亲的爱

上世纪80年代初,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工作时,就住在县委大院的办公室里。办公室是老房子,有些潮湿,他常把褥子拿出来晒太阳。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 天天要闻

有个滨州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参加“母亲节•母亲河,接来老妈,顺着黄河滨州“活动,头一站是邹平码头梯子坝。在那,我们发现:当地有个农民,曾登上天安门参加国庆观礼!此人,叫马振西,是个治黄模范。1952年,他被毛主席接见,受邀登上天安门。他是邹平市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