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气到了排山坳(一)

2022年10月09日22:10:10 历史 1114

(乡村年代传奇小说)

运气这个东西,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你说它是封建迷信糟粕也好,还是认为它毫无科学的可信度也罢!但有一点就由不得相不相信,它始终存在于我们每个人一生中的每时每刻。毕竟大家都知道鸟都有择木而栖之本性,更何况拥有高思维能力的我们的人。

客观地讲千万年来,居所对于人,一直都是相当重要的存在。当然这里所说的居所并非现在理解的仅仅是一个房子那么简单。历史上所说的居所,不但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养的地方,而且极大多数都是整个一个姓氏家族共同求生并且努力发展繁衍生息后代的地方。我们都知道人随时都有千千万之众,就是所属的家族境遇也有万千之别。其中特别是一些长期处于社会底层的家族成员,他们长期依靠居住几不管地区,求得更多生存资源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息风险和成本,繁衍了一代又一代后人。

比如历史上有史姓人家,其家族谱书记载:史宗浩公之后人第四十二世祖必达公在元朝至正间由四明(今宁波)迁移福建莆田;四十四世祖也就是大约仅五十年后其后开公(法开公)又由福建莆田再迁居广东长乐双头大岭。好在这次广东长乐定居繁衍生息后我的时间达到了十二代,差不多三百年左右的时间,然后才由五十六世祖文凰公及文芳公带领族人由广东长乐再迁四川富顺。可惜此时已清朝未年的四川富顺也不太适应这一大家子人的生存需要。于是再二十多年后文凰公及文芳公及其家人不得已分道扬镳各自求谋生路。其中文凰公及其家人再迁四川犍为县定居繁衍生息后代至今。而文芳公及其家人则迁蜀中永泸荣三界地排山坳定居。

运气到了排山坳(一) - 天天要闻

说起这个三界地,蜀中历史上有一奇异志载:巴蜀地有阴山,其西南尾有排山坳,其排山也向西南俯视长江。而其众山脚,也是理所当然的没入长江边的山水中。那江水边,巴蜀历史文化在这里沉积成就了“泸州过河小市(小事)”,巴蜀人向来乐于助人的地域民俗风尚。而正是这种博大共生的地域民俗风尚,才使排山坳这个历史上至今一直都是三界交界的地方,迎来了一波又一波向前发展的良机。

而且历史上有地域建置以来,最先这里的三界交界地,可是比现在大太多了。秦汉及以前,包括这里很广阔的地方,都是几乎无人烟,更谈不上实际上有王朝管控的地方,直到隋唐时,这方圆过百里才成了合泸普三州的管辖交界地。但因这三州本身管辖地就地域辽阔,何况这三界地,三州府衙更是相互推诿,久而久之事实就成了长期无任何管控的地方了。

其实这样的地方也给某些一时因各种原因蒙难的人创造了生存良机,而且历史事实不但证明如此,而且还证明了这样的生存良机,使这些人的生活,令一代又一代世俗人的不断向往。相传唐时朝廷有官被贬蜀中普州任职,他以为此地偏僻肯定穷,所以赴任前其哀声叹气情绪十分低落,此时有前来送行的好友道普州地乃极佳之地也,其地不但许多方面富足,而且其南有海棠堰:天下海棠无香无实,而那里的海棠是有香有实的。

当然仅有这里人有如此闲情雅致还远不能证明当时这三界之地的人们有多么富足。但后来唐王朝在此三界地新置昌辖新立的元静大三县,可是这个昌及元静大三县的始立并不顺利,因为它立马遭遇到了不但这个三界地内人的强烈反对,就是周边泸普合三州特别是泸州人的强烈反对,相传当地人很快组织起了强大的地方武装来对抗官府的始立,于是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里,这个昌及元静大三县的府衙,就经历了好几次兴废废兴和搬迁,不过最终官府还是与三界地的地方势力达成了和解,历史上这个三界地的昌事实上仅存在了不足二百年,但它承认合法存在的地方武装存在了五百余年之久,直到元未与蒙军征战时在长期争斗中才被逐渐消亡彻底不见了的。

元未这里是大夏王朝的地域,这里方圆过百里的宁静,表示着这方圆百里少有人烟,有的只是长期战争的创伤。本来大夏王朝是打算投巨资过百万金银在此重兴人气的。相传当时大夏王朝在此重兴人烟的金银已经到位准备开干时,朱元璋的大明军队就杀到了。虽然短暂的王朝很快亡了,但传朱元璋也是希望这块久经战争创伤的地方很快繁荣昌盛起来,于是朱元璋也就并没有将那些金银收缴走,于是明朝时这里凭借这些金银,以及来此填川移民的努力,这里又很快成了富甲一方的地方。而且相传明时这里不但富甲一方,而且地域文化也是十分兴盛的。

只是天道轮回,可惜明未清初这里由于多方面原因,方圆百里又成了几乎无什么人烟且随处见老虎虎患十分严重的地方。有史载这方圆百里户籍人口户四十二三人一百七十五余也。不过好在清廷在此延续并加大了填川移民兴业策略,没用几十年,这里很快又成了富甲一方地域文化双双都兴盛的地方。客观的讲,这里到了清朝未年,也就是前面说的文芳公及其家人,来此安家定居兴业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资源闲置等待他们去开发利用的了,那么他们一大家子的运气,到了这排山坳,接下来会怎么样?下回告诉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除了周总理,还有哪些名人出自于南开大学? - 天天要闻

除了周总理,还有哪些名人出自于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作为中国知名高等学府,培养了许多在政治、经济、科学、外交、数学、教育、历史等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杰出校友,像周恩来、杨振宁、梁启超、竺可桢等世纪名人,就出自于该校。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报》发刊词:建设人民的新沙市 - 天天要闻

1949 年9月18 日《沙市日报》发刊词:建设人民的新沙市

1949 年 9 月 18 日《沙市日报》发刊词:建设人民的新沙市沙市解放已两个月了。一段充满苦难与黑暗的旧沙市历史已然终结,一个自由且光明的人民新沙市历史正式开启。我们不会忘记,国民党匪帮在沙市横征暴敛,疯狂抢掠拆迁,致使沙市遭受严重破坏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 天天要闻

《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

5月8日哈耶克诞辰126周年纪念日1899年5月8日-1992年3月23日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七大核心观点一文整理·深度阅读第一,市场经济是人类迄今所能发现的最有效率且较为理想的一种资源配置体制。
黄裕生:天空下,每一个人的苦难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 天天要闻

黄裕生:天空下,每一个人的苦难都是所有人的不幸

黄裕生,哲学家,现任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1愚蠢的人在苦难降临自己头上之前,永远都认为那是不幸者自己的问题,而永远看不到苦难的制造者,甚至还站在制造苦难的人一边,对那些批评苦难的制造者的人冷嘲热讽,恶语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