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2025年05月05日10:53:35 历史 1035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妍妍

编辑|妍妍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前言·】——》

太行山深处,45万冤魂的哀嚎并非一个简单的传说,而是考古队在现场挖掘出的一段可怕历史。

遗址中的坑杀痕迹,揭开了古战场的血腥真相——白起,那个以屠戮闻名的将军,竟然因一场决战,背负了无法洗净的罪孽。

就在临终前,白起悔恨的最后一战,竟然成了他一生的枷锁!为什么一个古代名将,直至临终都无法释怀?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锋芒初露,对垒三载

战国时代,赵秦二国在太行山麓大眼瞪小眼,已然僵持三年。

当时的上党郡正是两国争夺的焦点,这里不仅地势险要,更是通往中原的咽喉要道。

赵国大将军廉颇稳扎稳打,不急不躁,采取"以逸待劳、避其锋芒"的防御策略,在丹河两岸构筑了一道道坚固的防御工事,仿佛稳操胜券。

他深知赵军远不如秦军强盛,唯有以守代攻,方能保全实力。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兵贵胜,不贵久",这是廉颇面对秦军猛攻时的信条,他宁愿被朝野上下猜疑,也要坚守这条底线。

秦国老谋深算,知道正面攻打难以奏效,于是派出诡计多端的范雎挑拨离间。

这位善于纵横捭阖的大臣深谙人心,暗中散布流言:"廉颇老矣,易与耳。赵括空谈,不足惧也。"

同时向各国散播谣言,称赵国害怕与秦军决战,准备献出上党以求和。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这些谣言传入赵王耳中,让性情急躁的他起了疑心,最终调换了统帅。

这一计,可谓一箭三雕:既动摇了赵国君臣,又迫使其改变战术,更为后来的全歼创造了条件。

新官上任三把火,猛将赵括耐不住性子,要速战速决。

这位从小熟读兵书、谈起兵法头头是道的年轻将领,自幼受父亲马服君赵奢的熏陶,对战争充满渴望。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然而正如其父临终前所说:"括徒能读父书传,不知合变者也。"

果然,赵括一到前线就急于表现,改变了廉颇的稳健防御为主动出击,放弃了坚固的防御阵地,主动向秦军发起进攻。

这一盘棋,下到了秦国心坎里。范雎的离间计成功了,他立刻向秦王建议,将武安君白起秘密调往前线。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白起临危受命,接过了兵符。其人杀伐果断,足智多谋,从不畏惧任何对手。

他曾在伊阙之战中斩首二十四万,攻破楚国郢都,被誉为"人屠"

面对赵括这位“纸上谈兵”的对手,白起冷笑道:"用兵如神乎?今日让你见识真正的兵法!"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坑杀阵亡,秦军取胜

白起心思缜密,早已布下天罗地网。他先是令部将佯装败退,引诱赵括出兵追击,使赵军脱离防御阵地。

随后,精锐骑兵从侧翼包抄,切断了赵军退路,将四十五万大军合围在长平腹地。这一招"围魏救赵"的变形版,堪称经典战例。

同时,白起派出奇兵断绝了赵军粮道,使其陷入绝境。这种"围城必阙"的战术,既保存了己方实力,又最大限度地削弱敌军战斗力。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猛兽最凶险,廉颇最难缠。若是廉颇在位,凭其老道经验,必不会中此圈套。

两军对峙四十六天,秦军步步紧逼,赵军日渐困顿。

山区的酷暑和寒夜交替,加速了赵军的崩溃。赵军斗志衰减,士卒们开始自相残杀,以人肉充饥。

诗云:"军阵千里,死尸枕藉",正是此景写照。赵括欲突围,亲率精锐冲阵,却遭秦军乱箭射杀,兵败身死。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四十五万将士含恨投降,白起下令坑杀,理由冠冕堂皇:"秦兵劳苦,无法守此众俘。且此等败卒,他日必为祸害。"

尸骨如山,血流成河。据史载,白起命人挖掘数十处深坑,将降卒分批活埋。

惨叫声彻夜不绝,连秦军都心生惧怕。唯有留下240名年轻士卒,让他们回国报信,以震慑列国。

秦军一战而胜,扬眉吐气。中原大战,秦占上风。此战后,东方六国再无力与秦争锋,秦统一之势已成定局。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病退不战,白起不得善终

秦赵一战,赵伤元气,将士多亡,几乎失去了与秦抗衡的能力。

整个赵国弥漫着悲伤和恐惧的气氛,妇女们哭倒在城门口,老人们望眼欲穿,等待儿子的归来。

然而秦国不知珍惜人才,战后秦昭王欲继续伐赵,而白起认为赵国虽弱,但国穷必定反击,不宜轻进。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他上书劝谏:"今胜一时,不可尽灭赵国。时机未到,强攻必伤元气。"

这番话触怒了急于建功的秦昭王,再加上范雎从中作梗,担心白起功高盖主,最终设计陷害。

秦昭王猜忌白起不肯再战,以"抗命不尊"之罪将其免职。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不久又派使者赐剑,白起明知此意,苦笑道:"我何罪于天,而至此哉?"随即自刎,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临终前,他感慨:"吾死后,诸侯必取我首级悬于国门!此生杀敌无数,今日亦死于政治之手。"

白起一世戎马,却落得英雄迟暮,不得善终。这种"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悲剧,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令人扼腕叹息。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长平故地,遗骸满目

1995年,考古学家在山西省高平市挖掘出战国时期遗址,证实了史书所载的长平之战并非虚构。

遗址中有大量人骨堆砌,发掘出的尸骨呈现不同年龄段,有老有少,说明确实是军民皆有。

通过DNA检测,这些遗骸来自不同地区,与史书记载的集结全国兵力吻合。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出土的武器冷兵器触目惊心:铜剑、戈矛、弩机残件,甚至还发现了当时的身份牌,上面刻有士卒姓名和籍贯,如同现代的军牌。

这些文物静静地诉说着两千多年前的惨烈厮杀。

长平故地,铁骨铮铮,壮士断腕。

当地村民世代相传,说每逢阴雨天,山谷中还能听到士卒的嘶喊和战马的嘶鸣。

历史永不忘记这场浩劫,正如乐毅所言:"白起之伐赵,是天下之害也。"这场战争改变了战国格局,也改写了数百万人的命运。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长平之战,是一场用生命换来的胜利。

它告诉我们,统帅能力对战争至关重要,一念之差便是万人丧生;战略战术的微小改变,都能引发战局的天翻地覆。

战争没有赢家,只有更多的遗憾和伤痛。即便是胜利者,也难逃悲剧收场。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结语·】——》

长平之战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

四十五万将士的尸骨早已化为尘土,但那场改变命运的厮杀,值得我们反复回味,深思战争的真谛。

战事无情,和平可贵。我们要以史为鉴,珍惜当下和平的生活,共创美好未来。

45万冤魂夜哭太行 :考古队挖出坑杀铁证,白起被赐死前最后悔一战 - 天天要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

1.《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资治通鉴·卷三》 3.高平市长平古战场遗址考古报告 4.《战国策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 天天要闻

那顶象征着梦想的草帽:照亮了整个三国的天空!

文‬/胡铁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县城外的芦苇荡泛起金浪。四十七岁的刘备站在城楼上,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阵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脚边的蒲草,在粗粝的指间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顽皮的笑意。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18︱《广西学生军》:“广西的政治基础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本文介绍《广西学生军》一书,借以反映抗战初期桂系军队组织发起的第二届广西学生军的情况...
朱学勤忆胡适 - 天天要闻

朱学勤忆胡适

【原题】朱学勤:胡适,始终以一种从容的态度批评着那个时代,不过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转自当代文学批评作者朱学勤 节选 | 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转载 | 《被遗忘与被批评的》胡适的一生是坚持自由主义的一生。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 天天要闻

TVB传奇人物居然是上海人!生在崇明,长在青浦...一张嘴就是标准上海话

说到歌手汪明荃相信很多朋友都认识在香港娱乐圈摸爬滚打近六十年汪明荃早已成为粤语流行音乐代表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影视歌三栖艺人但是你知道吗?她可是地地道道上海人!5月3日汪明荃在上海交通银行前滩31演艺中心举办《DIVA演唱会》上海站一张嘴就是地道上海话这是78岁的她首次回到家乡上海举办个人演唱会“我准备多首上海...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 天天要闻

朱中美(1990年生),被公开悬赏

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近日,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发布最新执行悬赏公告: 1、被执行人:朱中美,女,1990年01月19日出生,汉族,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村汪岗村民组150号,公民身份号码34011119900119 ****。 2、执...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 天天要闻

中国男人变抢手货,边境通婚一大把,外国女人为何不顾一切?

国内男同胞光棍遍地,在国外,中国男人却是抢手货。边境地带中外通婚的更是一抓一大把,那么问题来了,中国男人有什么优势,竟能让外国女人不顾一切嫁到中国呢?为什么中国男人在国内不吃香呢?一、社会地位太低说是外国女人疯抢中国汉子。但实际上,这里的“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见到朱中美(1990年出生),举报有奖!

安徽省滁州市南谯区人民法院近日发布执行悬赏公告:为切实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和法律的权威,促进社会信用机制的建立,经申请执行人的申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执行中财产调查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二条之规定,特发布悬赏公告如下: 1、被执行人:...